觀點

如何呵護幼小生命的成長

編者注:本文是刊發在《中國教育報》(2009年1月15日版)上的一篇系列文章,共由四篇構成。四位作者從不同的視角去分享自己對華德福教育的感受,真實而鮮活。雖然已過去多年,華德福教育在中國的發展也已經今非其比,但是對於剛剛接觸華德福的家長來說,仍然值得一讀。

作者:胥茜、滕瑾、岳涓、吳蓓
原載:《中國教育報》(2009年1月15日版)

編者按:

1919 年,魯道夫·斯坦納在德國創辦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2004 年中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四川成都誕生,短短几年的時光相對於華德福教育已經走過的近90 年旅程,著實顯得年輕稚嫩。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會聽到這樣的討論:早讀書、早識字元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嗎?需要用什麼樣的教育來裝點孩子的童年?給孩子的生活強加一些節律是否必要?

一直以來,華德福教育試圖對諸如此類的問題作出圓滿的回答,實際的問題是,關心這些問題的人士是否從華德福在中國的表現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我與華德福不得不說的故事

本報記者 胥茜

第一次聽說華德福是在 2005 年。朋友從北京打來電話:「我要到成都採訪一所學校,叫華德福。」幾天後,懷孕3 個月的我隨她去採訪,第一次見識了傳說中的成都華德福學校,也是中國第一家華德福學校。

第一次接觸,留下好感

很偏遠的地段、很簡陋的校舍、很稀少的學生,但有幾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小學數學課,讓孩子跟著廚房工作人員去買菜,在一分一厘的討價還價中進行真實的計算。語文課上,創辦者黃曉星從國外回來的大女兒幾乎沒有安靜過,中英文夾雜地吵鬧於課堂,當堂授課教師李澤武一直輕鬆應對,笑容可掬。勞動課上,孩子們跑到學校後院的菜園子,邊勞動邊玩耍,當時正值春寒料峭,孩子們個個兒玩得小臉兒紅撲撲的。

還有一件事,我親眼看見一位母親送小孩到門口,母子倆纏綿告別,耗時約半小時。孩子輕輕啜泣,母親和顏相勸。這位母親來自沿海一座城市,她研究了成都華德福學校的所有資料後,當即辭去公職,離開家鄉,一個人帶著兒子到了成都,寄居在華德福學校內,全心全意陪護孩子的成長。

關於華德福教育,我是這樣理解的:一種提倡自然成長、自由學習的教育。他們認為:「幼兒期不應是一個匆匆而過的人生步驟,而是一個需要按照其自身規律被充分體驗的重要階段。」

他們要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真實地度過、自由地成長。

轉眼間,我的孩子要讀幼兒園了。腦子裡冒出來的第一選擇就是華德福學校。跟老公商討,還想邀他同去參觀學校,他的態度是:「不看也知道肯定是個好地方,但那是一個小眾的樂園。

如果孩子今後要走大眾道路的話,不去也罷,只要擁有一些教育理念就好了。」

第二次見面,加深好感

我怎能死心,2007 年底又一次去了華德福學校。一進去,發現地盤擴大了,還修了新房子。巧的是走到門口便遇上了上次語文課見過的李澤武。他帶我看了幼兒園,孩子們正午睡起來,趴在窗台上直叫「媽媽」,一個女人一個勁兒地答應著,一面又把剛烤好的蛋糕往盤裡裝。緊接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齊的小雨靴和小雨披,不用說,這是讓孩子們在雨天行走所需的裝備。那天,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還在修砌一間屋子,幾個男孩女孩身上、臉上都沾滿了泥,幹得熱火朝天。看見這些,我想到一個在華德福學校當志願者的女孩寫的文章:「秋天,與孩子們一起外出郊遊,撿樹葉點起火來烤東西吃。在自然的韻味中,孩子們認識了落葉,認識了秋天。」

告別了李澤武,隨後我又見了創辦者之一的張俐,和她交談後,我得到了以下信息:經過兩年多的經營,華德福學校變俏了,不是想讀就能讀,得排隊。華德福對孩子不挑剔,但挑剔家長,要跟家長面談,看是否有同樣的教育思路與理念。還有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學校只有一輛校車,早上不接,只負責下午送,但線路範圍很窄,張俐建議不是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坐校車。如果我要讓孩子來,早晨難免要負責送到學校,對於我們目前的情況,這無疑是個很嚴峻的問題。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