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國社會,孩子必須面對親人的高度折損、離喪、分別…等人世間的苦楚經驗;而在現代社會中,孩子必須面對的卻是「不輸在起跑點上」的沉重壓力。童年是否真的消逝了?
編者注:就在《用生命,為孩子做對的小小事——專訪慈心華德福學校創辦人張純淑老師》同一期的《人籟》雜誌上,還有一篇文章值得推薦——《歷史中的童顏》,透過歷史的比較,來追蹤屬於孩子的童年。文章後兩段呈現的是台灣社會的情況,但大陸卻比之更甚。
文章配圖:清代金廷標《戲嬰圖軸》,生動地描繪幼童嬉戲打鬧,天真可愛的場景。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文章源:《人籟》第007期 作者:王一樵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草叢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這是張艾嘉唱的《童年》,歌詞裡面有許多令人動容的場景和細節:池塘、榕樹、操場、鞦韆、福利社,使人不禁循著歌聲掉進時光的漩渦,重溫起兒時舊夢來。然而,不同時代的人們,擁有著不同的童年座標:也許是諸葛四郎和魔鬼黨,也許是無敵鐵金剛和科學小飛俠,亦或是庫洛魔法牌和哈利波特。即使童年時光早已遠揚,這屬於時光的魔法,卻在我們心底悄悄種下了痕迹。
兒童–縮小版的大人
法國年鑒學派的阿利葉(Philippe Aries),是第一個對童年有系統研究的的心態史學者,其討論西方童年史的專書《童年的世紀》( T h eCenturies of Childhood),從西洋古典文獻的整理與兒童服飾的研究中,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誕生在歐洲近代之前的兒童們,不太可能像我們一樣,滿溢溫馨之情的去回顧童年。由於前近代的社會充滿各種危險和疾病,因此大人和小孩的死亡率都很高。在死神頻繁的眷顧下,父母對兒女付出情感往往是徒勞無功,因此兒童並不被特別的照顧和教養,隨之而來的是冷淡無情的親子關係,兒童就像「縮小版的大人」一樣被對待。這從中古時期的孩子與大人的服飾並沒有差別可以推斷出來。也就是說,「童年」其實是在社會富裕之後才出現的一種人生階段,當死亡率下降、社會條件改善,父母才願意、也才有餘力花心思去照顧教養孩子,並且培養親密穩定的感情。總而言之,阿利葉認為「童年」這個概念是西方近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而在中國攸遠的歷史中,「童年」又呈現著什麼樣的面貌呢?中國童年史的重要研究者熊秉真教授,在《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一書中,透過了許多承載過往記憶的文字和圖像,讓這一群早已湮沒在歷史之間,「口不能言,筆不能書」的稚弱生命成為歷史主角。
熊教授在書中自述:從大學時代,就對童年有一種特別的好奇和嚮往。因為「童年是人生的開始和起源,而歷史總是一門追溯起源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