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也觀察到,孩子所謂的「理智」一旦被喚醒,就很難再回到自由玩耍充滿創造力、勇於嘗試的狀態了。
作者:吳文冰老師
我對讀經的認識歷程:
我是讀著翻譯體、文藝腔作品長大的。18歲伊始才算有點正經地讀過幾篇古代散文,背過幾十首古詩,才發現《紅樓夢》,讀出了幾分陶醉。23歲決心成為兒童文學作家。在朝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中,我開始逐步厭惡我文字中的翻譯體、文藝腔。是在那時轉入審視古文化語言特點的。當我背誦《大學》時,連夜驚嘆於自己多年來心胸視野格局是如此之脆薄可哀,悔恨自己枉費了這麼多年的青春。就在這時候聽到了王財貴先生在北師大的講座。對王財貴先生講的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他大約是說十四、五歲還沒有讀過經典,這人就算完了,來不及了。我當時是十二分地贊同此觀點,因為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就是我這種人,書倒是翻了一堆,文字卻面目可憎。
讀到湯川秀樹的傳記,說其得諾獎的物理學新發現,靈感來自少年時期父親逼迫他念誦中國的《道德經》、《孟子》。這下我更加確信,我們的教育應該回到古典文化。我覺得自己算是廢了,心思沮喪。
但人生還是要掙扎著過下去的。病急亂求醫,什麼宗教、心理學、靈修亂翻一氣,混亂中撞見人智學。讓我意外的是人智學讓我對人類和世界重新開始有了信心。但我當時並沒有把人智學啟迪下的教育學視角用來觀察讀經教育。
外甥出生了,我把王財貴整套理論灌輸給我妹。我妹購買了廣州多聞公司開發的一整套讀經材料。我那兩歲多的外甥看著配有動畫片的《千字文》、《弟子規》、《道德經》,很快就能背誦大部分內容。3歲的時候,《千字文》上那麼複雜的文字,他已經認識大半。3歲半他就對加減乘除算術題感興趣,去書店都會自己選擇數學練習冊。另一方面卻是幾乎不愛吃飯,不會與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愛運動,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對抗的方式以沉默為主。很晚也不睡覺。4歲進入華德福幼兒園,停掉了電視,同時也停掉了讀經材料,就那麼整天玩泥巴,玩到7歲,身體總算開始結實了,胃口有所改善,臉上有了很多笑容。但對色彩的感覺一直很模糊,對手腳的意識弱。語言多過於行動本身。
隨著對人智學啟迪下的華德福教育理念認識的加深,隨著對孩子生命特質認識的增多,我才開始反思兒童讀經的問題。
我對孩子生命特質的認識歷程:
伴隨上面一系列的問題,我開始逐步認識孩子的生命特質。感謝這個時候我的女兒出生了,她每天的陪伴使得我對生命成長本質有了切身的體認。
介紹幾個畫面。
玩沙子。孩子們可以拿著一塊木片、一把勺子、一點水,玩一整年,玩出幾十上百種玩法。其中的創造力令任何一個成年人驚嘆。前幾天我去接女兒,發現她在收集最細末的沙,以當作撒在蛋糕上的糖或者巧克力。她是這樣找到這些極其細小粉末的:先捧一把沙子放在一塊平整的木片上,把沙子在木片上攤開,然後把沙子倒掉,極細的粉末就會粘在木板上,然後用手輕輕把這些粉末抹攏成一小搓,收集到一個專門的碗里。等到收集得差不多了,就撒到做好的蛋糕上。這個珍貴的蛋糕就可以出售給老師或同學了。整個流程動作嫻熟,一蹲一起,一攤一倒一攏,有韻有致如舞蹈。完全不說話,樂在其中,百做不厭倦。即使是兩三個孩子一起合作,也是悄無聲息地默契進行。孩子們每天的玩法都有一點變化,彷彿在做世界上最偉大的探險,專註、投入、熱情。彷彿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他們就在世界的中心做著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工作。每次看著孩子們玩沙子,我腦袋裡就會冒出老子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孩子們本身就在「道」之中。
盪鞦韆。孩子們能玩出幾十種玩法。一人、兩人、三人、四人,或跪或躺或趴或站,或旋轉或前後盪,或兩個鞦韆連在一起,或拿條繩連接兩鞦韆。所有這些玩到嫻熟的技法,全部都是 「試錯」試出來的,勇敢地嘗試,一試再試,直到找到其中的訣竅,熟悉其中的節奏。
同時我也觀察到,孩子所謂的「理智」一旦被喚醒,就很難再回到自由玩耍充滿創造力、勇於嘗試的狀態了。這樣的孩子的表現一般會是這樣:看到別人玩,第一步是下評判,這個不好,那個錯了;第二步緊接著要求加入遊戲。若被允許,在玩的過程中會不停地說,語言遠遠多於手腳的工作。第三步,其他孩子被他的語言惹煩了,放棄遊戲不和他玩。之後的狀況會變成這樣的:大部分孩子下次會拒絕這個孩子加入自己組建的遊戲。進一步向主班老師了解,會發現這個孩子融入集體遊戲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挑戰的過程。這些孩子一般是在家裡被教了很多「知識」,懂得很多「道理」。這些孩子一般也很少在遊戲中發出喜悅之極的歡笑聲。
孩子在換牙之前,最明顯的成長特徵是身體快速增長,身體內的各種器官包括大腦在逐漸健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有個特別要提出來的顯著特點:他們是完全敞開地接納他所遇見的一切。在某種程度上,他會和那個被給予的東西融合為一體。因此人們會發現,越小的孩子,你給他的東西他越能學得又快又牢,甚至成為他的特點。基於這個現象,有些讀經專家認為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開口,乘機給孩子「經典這個好東西」,使之一生都能伴隨這個孩子,以備將來之用。作為一個母親,我對此非常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