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我所認識的線畫與形線畫

形線畫能帶領孩子經驗活動底層的特質,這會協助孩子發展並活化內在對「形式」的理解能力。孩子藉由接觸自然界、藝術、人工製品來練習「形式上的表達」,這種簡潔、化約的過程,讓孩子與世界的關係更豐富而真實——如何在繁複的形制中找尋到最根本的特質。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5年3月10日

形線畫與一般繪畫不同:「形式」其實是事物的終結,是過程與事物最後的導向,是死亡;一般對事物的觀察局限於事物本身呈現的確定性,是完成了的版本,會礦化人類對世間的醒覺,讓意識停留在表面與固化層次。但是形線(「以線為形」或「以線象形」)的過程之中,對事物的感覺與觀察復活了——繪畫重新賦予了形象「生命力」。

形線畫能帶領孩子經驗活動底層的特質,這會協助孩子發展並活化內在對「形式」的理解能力。孩子藉由接觸自然界、藝術、人工製品來練習「形式上的表達」,這種簡潔、化約的過程,讓孩子與世界的關係更豐富而真實——如何在繁複的形制中找尋到最根本的特質。要看到物質的本性,不能單看物質當時的狀態(點),更要看到物質在實相空間的軸線中如何位移,也就是要學習看到物質隱性的規律。

形線畫 2D 平面維度的特性讓觀察者必須學會壓縮物質在空間中的立體感: 這是一種「放下」的訓練——必須放下物相的外貌、分歧、質地,就只著眼於它的「最中心」——軸心的更迭、位移只是外境的作用,如何在角力中平衡、回歸到自己(中心),形成自己內在一種周而復始的生命力,才是學習形線畫的真髓。外在是生滅的,只有「中心」是生命意義的當下狀態,當串連起所有的當下狀態,就可以看到生命樣態的流向與周期;然而「周期性」也讓孩子觀察到了一種生命上的限制: 知道任何事物都有軌跡與範圍,都有著重複性與單調性;唯有當軌跡不再,「點」才能擺脫坐標與方向性,它就只是存在著,與一切一起。所以形線畫從著外相開始,而以回歸到自我核心為結束。形線畫其實是練習「丟掉」的過程,最終課程本身也必須「丟掉」它自己;所以「形線」的意義遠比「象形」來得深刻。

形線畫最初的作用是喚醒孩子對形狀的感覺,也是進入「寫」與「讀」 的前置準備課程。孩子必須學習先熟悉並能導引身體上的動感(對稱、正向、反向、重複、強化等)如何適應所在的空間,教師得同時幫助孩子釋放「主導氣質(風火水土四相之一)對孩子動作及行為上的掌控」。另外,教師也必須知道那些形線元素分別作用於意志、情感、思想的哪一個面向。[補充說明: 練習對稱時,要讓孩子內在保持活躍,所以給出的圖像是「未完成」的狀態,讓孩子用想像力去完成、完整、完美整個圖像。]

直線需要很強的專註力來規劃它的向性與向量,此時是由思想導引著意志;而曲線是變化流動的,意志此時則改由情感導引著。單純的橫與直,就可以觀察到孩子內在的狀況: 垂直線由宇宙貫穿孩子頭頂、脊柱而下,根植入地,是孩子內在中軸線的反映;水平線是兩臂橫向伸展,代表對外界的觸碰,是個體的延伸。當這兩道主要軸線歪曲時,必須要求孩子用整個身體的力量去摹寫這兩條線,讓這種線條的記憶進入孩子的以太體,以進行物質體的重塑與校準。等到這兩條線的力量在孩子身上穩定之後,才開始其他線條變化的練習。

一至五年級的孩子以蜜蠟磚繪製形線畫,為的就是避免孩子太早陷入鉛筆工具的迷思里——不能讓腕力來單獨形成線條的樣貌,而是要用感官上的愉悅感來導引;如此一來,繪畫的力量與機制將由「身體邊緣」轉為由「存在的整體」去承擔——當教導孩子用整體(性)的「內在有機作用」去畫時,教師將發現孩子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畫出形線畫,包括用腳趾頭拿筆或蠟磚。萬一繪製的過程需要較細的線,可以利用蠟塊的稜角強調。鉛筆是拘謹、強調方向性與界線的畫具: 等到孩子十二歲時再進行製圖上的運用,可以避免孩子過度停留在「範圍」內。鉛筆的便利與乾淨如果太早交給孩子,會容易造成孩子的惰性,不願意費心使用其他麻煩的畫具,如水彩、粉彩等,造成繪畫的過程不能再真正滋養以太體,反而強化了物質化的速度。

剛開始的製圖最好由不規則的炭塊入手,幫助在具象之中保留不具象的能量和記憶。這樣的解構可以給予孩子釋放自己多餘能量的空間,讓成長不會變成太倉促、太不得不的事。

最初的幾年,先練習線條(直線與曲線)、角度、簡單的對稱 與節奏性的重複;隨著孩子成熟度提高,可以加上變形、倒轉、交錯、重迭與自由形變;而五年級的幾何製圖里更吸收了形線畫的元素,開始搭配相映著孩子感受力的陰影線;六年級孩子到了對因果關係敏感的年齡,會要求製圖中絕對的精準,除了徒手畫之外,也開始運用繪製幾何圖形的儀器,而同期的炭筆運用也會牽涉到明暗與投影,但主要訴求在孩子的感官上,不是那麼邏輯性的。七年級才會學習製圖上的透視原理 ,練習繪製彼此可以互相穿透的立體狀實體,並逐漸涉及測量幾何學等較嚴格的訓練;九年級以上,將從描繪、敘述性的幾何導向投影幾何學。

練習時,色彩的選擇很重要,教師可以利用補色去調和個別孩子內在的狀態(同一種圖形因孩子的狀況而要求以不同的色彩完成),而色彩也可以達到輔助收放圖形的視覺性效果。但對於較年幼的孩子,還是以色彩原有的調性配合孩子的個性來使用比較好。

<補充說明: 不用擔心找不到圖形,自然界中就有很多圖形了(比如: 葉片的形狀、 候鳥飛行的上下左右、蜈蚣運動時腳上形成的波浪狀、貝殼的弧度、球果的排列、向日葵的花心等等),優律思美的活動中也有……這些都是可以放進形線畫的元素,元素不用這麼拘泥。要看你跟孩子的狀況來發展出適合當時的形線圖象。>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