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读书

《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第五章 对世界的认识(1/6)

配图:鲁道夫 ·施泰纳

编者注:基于适量阅读的原则(过量的内容不利于消化),我们将长的章节分为几个部分发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说明。本篇为第五章第一部分(更多内容请阅读《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专题页)。如果您愿意,请协助传播;如果您喜欢,可以点文后的赞赏链接,请译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别说明:《自由的哲学》中文连载所有内容均由译者授权发布,仅供学习,严禁转载。

专题《自由的哲学》中文版连载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叶工作室)

第五章 对世界的认识(1/6)

[501] 从前述的考量得出:通过调查我们的观察内容,我们不可能证明感知所得就是图景。这样的一个证明按理是经由如下事实得出:当感知过程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即与朴素实在主义者对我们个体心理及生理构造认定相符的方式——进行的话,那么我们就不是与事物本体,而是与事物之图景在打交道。若是前后一致地跟随朴素实在主义,得出了与其前提假设相悖的结果,那么这样的假设就必然无法被视作一个世界观的合理基础,也将因此而坍塌。无论如何,将前提假设摒弃而使其结果成立,是不被允许的。就如同批判唯心主义者是通过上述论证过程来主张“世界是我的图景”一样。(爱德华·冯·哈特曼在他的著作《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中,就这一论证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502] 批判唯心主义的正确性是一回事,而其论证过程的说服力则是另一回事。其正确性如何,我们将在后文来阐明,但其论证的说服力几乎为零。人们建造房屋,如果在建二楼时一楼坍塌的话,那么二楼也会随之倾塌。朴素实在主义与批判唯心主义的关系,就像是一楼与二楼的关系。

[503] 要是谁认为整个被感知的世界是图景化出来的,并且是未知事物作用于我灵魂而产生的,那么真正的认识问题自然就无关仅存于灵魂中的图景,而是关于那些处于我们意识彼岸、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事物。他会问:既然对我们的观察而言,后者没有直接的通路,那我们又能对此间接地获得多少认识呢?持这一观点的人,所关心的并非是他有意识的感知所得间的内在联系,而是那些他无法意识到的、从独立于他的存在而来的原因。以他的观点看来,一旦他将自己的感官从事物上移开,那么感知所得也会随之消失。由此看来,我们的意识就像是一面镜子。当镜面不再朝向特定事物的那一刻,它们在镜中的画面也会随之消失。那些看不到事物本身,而只看到它们镜像的人,就只能通过事物在镜像中的举止来推导,从而间接地了解事物的本性。现代自然科学就立足于这样的观点之上,它把感知所得作为最终手段,以获取存在其背后的物质过程的信息,并且认定只有它才是真实的。如果持批判唯心主义观点的哲学家还承认一个真正的存有的话,那么他的认识冲动则是经由间接地使用图景来抵达这一存有。他的兴趣跳过了主观的图景世界,转而寻求是什么产生了这些图景。

[504] 批判唯心主义者还可以更进一步说:我被封闭在我的图景世界,走不出去。当我想着,在我的图景后面还有一个事物存在,那么这样的想法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我的另一个图景而已。一个这样的唯心主义者,他要么完全否定事物本体的存在,要么就由此宣称:它对人类而言,毫无意义。也就是说,由于我们无法对它获得认识,那么它就几乎等于不存在。

[505] 对于这样一种批判唯心主义者,整个世界就好似一个梦境,在它面前,任何认知的努力已失去其意义。对他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偏见者——他们将自己的梦幻视作真实的事物;智者——他们看透了这一梦境世界的虚无,必然逐渐丧失进一步探究的渴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自身的个体存在也将变成纯粹的梦之幻像。这就像在睡眠中,我自身的梦中形象出现在我的梦境中,然后在我意识清醒时,我将对“我”{Ich}[i]的图景附加于我对外部世界的图景之上。我们意识中所拥有的就不再是我们真正的“我”,而仅仅是我们对“我”的图景。现在,谁要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或至少否定我们可对其获得认识,那么相应的,他也就不得不否定其自身个体的存在,或至少否定对自身个体存在之认识。于是,批判唯心主义者就得出如下结论:

[506]“所有的现实都变成了一个精彩的梦,不存在被梦着的那个生命,也不存在正在做梦的精神体,都在一个梦中,梦与其自身交织在一起。”(费希特,《人的使命》) [ii]

[507] 对于那些将直接生命作为梦境来认识的人,去揣测在这样的梦境背后是否有任何存在,或者他们是否将图景指向真实的事物,已经无关紧要了。对他而言,生命本身已失去了任何科学性的兴趣。然而,对于那些相信整个可被触及的一切都可在梦境中被穷尽的人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是毫无意义的;对另一些相信能从图景推导出事物之结论的人来说,科学便立足于对自在之物[iii]的探究。上述第一种世界观可被称为绝对幻像论,而第二种被其一贯的拥护者爱德华·冯·哈特曼称为先验实在论。

[508] 这两种观点与朴素实在主义有着共通之处:它们都试图通过对感知所得的研究,来找到在世界上的立足点。可是在这一范畴中,它们是无法找到这一坚实基础的。

(翻译:王欣 校对:伍丹)

◂ 未完待续 ▸

赞赏译者

扫码关注ChildLeaf公众号,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i] 关于“Ich”的翻译和对“我”这一概念的解释,见第二章(1/2)注释iv。

[ii] 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自康德之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Die Bestimmung des Menschen/《人的使命》著于1800。

[iii] Ding an sich(英 thing-in-itself),亦译“物自体”、“物自身”。表示自行存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与“现象界”相对。 (条目引自《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