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感恩卡和偏旁字典的卡片,来自孩子们使用过的湿水彩或绘画纸,这些纸用过一面,反面还可以再次利用。这样做既环保又美观。
每周三下午是园艺、食育课,有时2节课都上园艺,有时2节课都上食育,比如中秋节做月饼。有时园艺 和食育各一节课。园艺课在王老师的安排下,孩子们为校园建设出力。我们班的孩子喜欢用手推车把草或泥土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上坡的路,我看到他 们使出全身的力气推着小车,脸蛋红红的、汗水直往下流,心里却是无比的开心。我找到王老师,这样的力气活请多留一些给我们班的孩子。
这学期英语课由新来的春华老师上,刚开学她需要熟悉孩子,每周三节的英语课就变成主辅课。直到九月下旬最后的四次英语课,她才开始教学。春华老师教过十几年的小学英语,经验丰富,发音纯正,上课形式活泼多样,她的英语课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嫦娥奔月
围绕中秋节,我再次讲了吴刚伐桂的故事,这是一年级讲的故事,我发现孩子们忘记了,就讲了2遍,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吴刚真的还在月亮上吗?”“月亮上没有吃的,他怎么活?”
我第三次讲金光洞兔儿爷的故事,还用偶戏演了老北京兔儿爷的传说,这是我第一次为孩子们演偶戏!我们第三次画兔儿爷了。有的孩子说:“我最喜欢画兔儿爷了!”
这次兔儿爷的耳朵也是孩子们自己画的。孩子们年龄增长,按理画起兔儿爷更快了,可是他们对细节的关注也增加了,我们花了将近2个半小时才结束。兔儿爷的眼睛、鼻子、嘴巴越来越清晰,身上也出现了装饰条纹。
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为孩子们演了皮影《嫦娥奔月》,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演皮影。暑假我遇到安徽的马派皮影传人马飞,说起他的经历让人感慨,上个世纪70年代,到处有人请他家去演皮影,靠皮影可以养活一大家人。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渐渐的没有人需要皮影了,马飞的妈妈伤心之下,把祖传的4箱皮影烧掉了3箱。
华德福教育反对年幼的孩子观看电视,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演偶戏。皮影的作用和偶戏相当,而且皮影是中国人的传统艺术形式,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好些家长反映,孩子对皮影印象最深刻。有个幼儿园的孩子甚至在家里搭起了皮影幕布,画皮影人物。
很久以前我就对汉画像情有独钟,我按照汉画像里的月亮和蟾蜍、嫦娥奔月,临摹后给孩子们看。这是他们画的月亮和蟾蜍:
在中国的传统里,月亮里画蟾蜍,太阳里画三足乌。我对孩子们说:“为什么古代人把蟾蜍和月亮联系在一起,把三足乌和太阳联系起来,我还不知道。”孩子们说:“蟾蜍晚上出来,小鸟是白天出来的。”也许真的就是这样,蟾蜍是阴性的,和月亮相关,而鸟类是阳性的,和太阳有关。
也有一种观点说蟾蜍是嫦娥变的,美丽的嫦娥变成难看的蟾蜍,我没有告诉孩子。
我非常喜欢月亮周围的云雾缭绕的线条,孩子们尽情发挥,各有自己的创意。孩子们画的嫦娥奔月:
美术老师小繁花参照汉画像带孩子们画的月亮:
小繁花老师还带孩子们用湿水彩画了月亮。
晨圈里我们加入了中秋童谣的内容,课堂上我们学了和月亮有关的两首诗,并要求孩子们背下来:
清夜
作者(英国) 布莱克
月亮像一朵鲜花,
开在天庭高高的枝丫,
乐陶陶,静悄悄,
坐对着清夜微笑。
水城威尼斯
作者:姜尼•罗大里
水面上一座古桥,一个月亮在古桥上挂。
水面下一座古桥, 一个月亮挂在古桥下。
天上一眨一眨的是星星, 水下是星星一眨一眨。
你说哪一座古桥是真? 你说哪一座古桥是假?
月中有株婆娑树
中国有两大节日是全家人要团圆的,一是春节,一是中秋节。一所学校逐渐孕育出家庭的温暖感,在中秋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准备才能体现出节日的意义?
全校老师花了2个下午,六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和讨论,我们分享了有关月亮和中秋节的童谣、歌曲、故事。专门邀请丽军老师围绕 “月亮在中国诗词中的含义”,谈谈中国人心目中月亮的意象。有学者说过人类早期“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太阳崇拜”,中国原始时期也有太阳崇拜,为什么渐渐的月亮崇拜占据主导?“中国艺术精神追求的不是写实的洞微烛影毛发毕现的日神阿波罗精神,而是写意式的绰约迷离明净朦胧的月神精神。月亮升起与寂寥的夜空,用晶莹玲珑的光亮,铺奇布彩,化神秘为希冀,这同太阳的炽烈显现无遗的热烈风格相比,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要求。”(选自《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判》 傅道彬 第52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月亮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清凉、柔和、亲切、舒服、被动……太阳给我们什么感觉?强烈、温暖、热烈、主动、火热、咄咄逼人……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比较接近月亮 ——阴性、阴柔;西方文化比较接近太阳——阳性、阳刚。从整个人类来看,阴阳两种力量也许都需要,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才能有完整的一天,阴和阳的相互制约、 平衡、取长补短,才算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节日,如果没有了祭祀,犹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只剩下吃喝玩乐的感官享受。这次我们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仪式祭拜月亮的,供桌上摆着供品、两只红蜡 烛、香炉等,主祭人员穿的是传统的祭祀服装。但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心,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外在的形式。在家长会上,我们一再强调祭拜月亮一是表达对天地的感 恩,二是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在祭祀的过程,希望家长配合保持安静,不能安静的孩子,及时带离现场。“静”和“敬”发音一样,缺少了安静肃穆的气氛就没有敬畏感了。
9月25日下午四点半,大家围成一个圆,以中秋的歌曲和童谣开始了中秋节的庆典活动。学校安排了猜谜、皮影戏、集市、游戏等内容,六点半至7点1刻是冷餐会时间,七点半开始拜月仪式。我们没有使用灯光,在明亮的月光下,进行拜月仪式。虽然个别幼儿发出了声音,但整个过程还是保持了安静。蜡烛和香由于放久了有些潮湿,祭祀人员花了很长时间才点着。拜月的最后一项是每个班级拜月,我是第一次向月亮行跪拜礼。
坎贝尔说:“神话与仪式根本不是为了控制自然,而是为了控制社会,让社会能与自然保持协调一致。仪式节庆的任务就是要让人在经历一些重大事件时(比如进入人生的不同阶段、投入战争和从战场归来),不会失去与自己生物性根基的接触,能始终保持与自然的协调一致。”
拜月结束后,孩子们每人提着一个小桔灯,在家长的陪伴下,沿着学校的山坡走月,走到学校门口时,老师给每家发一个供过月亮的月饼,月饼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我觉得最好吃的月饼是自己做的,不油腻、不太甜。
幼儿园赛丹老师唱的拜月歌,特别有民间唱腔的韵味,我们唱了一遍又一遍:
感谢天 感谢地,感谢爸爸和妈妈。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
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
我特别邀请赛丹老师到我们班来教孩子们,我问她为什么会唱得那么的富有感情?她说,要真正理解为什么感谢天地和父母?当你心中升起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对父母的感恩,就自然会把那份感情唱出来。
最早在中国古代没有中秋节,拜月时间是在秋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唐宋时期才出现以赏月为主的中秋节,到了明清时,中秋节成为民俗大节。由于中秋节和秋分比较接近,保留下来许多秋分的习俗。比如祭祀月亮的时令瓜果,既表达对月亮的献祭,也是劳动收获后的感谢。
华德福学校三年级有农耕版块,我们准备11月初去福建培田村一周,体验当地的农村生活。我曾经和老朋友邱建生的机构合作,在培田做过2次秋令营,当我开始带一年级的时候,就梦想有一天带着孩子们去那里。
在中秋节的集市上,班上的孩子和家长自己动手做食物和手工,为培田村的孩子和老人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