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请看着孩子的眼睛 三年教学实践后再次反思读经

“有朋友说,经典教育就是要涵养出一个“大”人,这是一个深情的期待。我也希望如此,人生在世就这么一趟,若不成就自己为一个大写的人,不是荒废么?但每天二十几双清澈眼睛的围绕,让我不敢这么狂妄地以自己的期待去规划这么一个宏大的项目,就像自己能雕琢出一群伟岸的人物群像一样。但反对读经的朋友,却往往没认真读过一部经典就下了论断。您目睹到一个孩子被经典中一句话点醒时的闪烁眼神了吗?”

本文原载:南方周末(2015年2月13日

传统经典是智慧的源头活水

在我带的这个小团体中,默默生长着的一股正气,来自对经典的阅读。

距离我写作《受不受得住——从人智学反思读经》那篇文章三年过去了。

在这三年里,我带着二十多个孩子每天清晨诵读经典,在文史课程中也涉及一些经典。在不求甚解的诵读中,日复一日,能观察到一股浑然整体的意志力、直觉感悟力在这个小小的团体中悄悄生长。身为成年人,我也体验到心魂被豁然洞开,仿佛与远古的智慧不时接通。

在春天特别躁动的时候,我需要格外使劲地站在比我高出一头的少年们面前,完全外扬地显露我对这些远古智慧的崇敬与深情。我也非常清楚,一半多以上的孩子是出于对我这份深情的同情,才跟随诵读的。对青少年,三五成群地聊聊天,或一股劲地抢球投篮,才是惬意的,诵读这些半通不通的文句一点都不酷。不过,日复一日地诵读,形成了一种习惯,就像一种仪式,某些力量也就出来了。

12到15岁是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据说孩子会有很多迷茫和挣扎,甚至个别会有极端言行,而我观察着这群孩子,调皮偷懒自然是有的,但始终被一笼智慧明灯指引着。几乎不需要什么班级规范,他们领悟到远比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更深远的为人之道,他们在日常中遇见的困惑基本上在经典中都能得到指引。

比如个别孩子嫌弃父母不够能干,不能像某位同学的父母那么有经济实力,只需要指引他看向《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一句话不多说,他就清醒过来。

比如一个孩子常常容易落入社交困惑焦虑中,只需要和他一起温习“困而知之”,让他看到这不过是大部分人的一种成长方式,就可以了。清明节的祭祀诗作,只需要一起背诵《周颂》,一句话不多言,孩子们自然知道以庄严肃穆和敬虔去缅怀和认真对待生与死的现实。此时,无论平时多么吊儿郎当的孩子都会展现出他们灵魂中那一份高贵的智慧。

在我带的这个小团体中,默默生长着的一股正气,来自对经典的阅读。我也不时感受到心魂被经典智慧之光照耀,身心在一股生机勃勃却又不躁动的气息中舒展净化。稍觉遗憾的是,这三年读经时间安排少了些,量太小。

以上仅仅是从班级整体习性的观察而言。每个独特的孩子向我展示了更丰富的面向。在诵读过程中,会发现一部分少年开始领悟其中的乐趣,少部分已能领会到只言片语里的智慧,并在日常中行出来。一些新加入的孩子,之前全然没读过,会很激动地分享“上善若水”一句让他如何激动万分,各种灵感纷至沓来,都来不及用笔记录下精彩纷呈的领悟。

有朋友说,经典教育就是要涵养出一个“大”人,这是一个深情的期待。我也希望如此,人生在世就这么一趟,若不成就自己为一个大写的人,不是荒废么?但每天二十几双清澈眼睛的围绕,让我不敢这么狂妄地以自己的期待去规划这么一个宏大的项目,就像自己能雕琢出一群伟岸的人物群像一样。但反对读经的朋友,却往往没认真读过一部经典就下了论断。您目睹到一个孩子被经典中一句话点醒时的闪烁眼神了吗?

作为中年人,这几年粗浅地阅读一些经典,深切地体会到经典是智慧的源头活水,让生命日日更新,也观察到经典是如何引领青少年的德性的。通过这些经典,宅心仁厚的孩子能涵养出一种对道的直觉。

为什么传统经典作品有力量

权威感对7—14岁的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查读过众多读本,无论西方翻译的文本,还是现代名家的名篇,对心魂的震撼力量都无法与这些经典作品相比。经典作为源头活水,是未来智慧开悟的种子。最近一年多,我一直在参加几个家庭的传统经典读书会。我把经典阅读比作心魂明灯,是日常生活狭隘教条的解毒剂。经典剔除了人性的情绪沉溺,把心魂直接导向精神的层次,照亮通往“天命”之路。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