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请看着孩子的眼睛 三年教学实践后再次反思读经

经典有着无可动摇的权威感,不是强迫或控制,首先是基于一种信念的力量。“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自我教育的一生,修道的一生。

看多了自由散漫、自我中心,虽聪明、阅读量丰富却连基本的“洒扫应对进退”意识都没有的孩子们(包括一些极具才华,却到三十岁依然任性焦躁,以为世界就应围绕他们转的各样“孩子”们),我这几年在揣摩“权威感”这一命题。权威感对7—14岁的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华德福教育创始人斯坦纳在《灵性科学入门》中特别强调,7—14岁的孩子需要一个有天生权威感的老师,如果这种权威感不是来自控制,而是自然而然的,孩子就能在学会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行事之前,懂得依照信念行事。他甚至说,选老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天生权威感”。

观察身边的同事,完全印证了斯坦纳的话。有的老师无论多善良有爱心,工作勤奋努力,但因为缺乏“天生权威感”,班级混乱,孩子们各自行事如散沙。孩子不仅需要天生权威感的老师,充满力量、具有权威感的课程内容,也正是这个时期孩子所需要的。对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传统经典作品是更有天生权威感的“教材”了吧?

每天诵读传统经典,三年下来,我有了一个确信:所谓华德福教育的本土化,在中国文化的学习方面,9岁后诵读大量传统经典即可。即便仅把语文作为工具——识字,锻炼理解力,记忆力,启动想象力,也没有比传统经典更好的教材了。从人智学角度来考察,增加了我的信心。

华德福教育需要本土化,我认为人智学只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观察方法,这个方法引导我们认识人的本质,重新认识本土文化。所以,本土化才是核心。若教育最终是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天命,那么他有一个阶段是很难逾越的——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绕过这个阶段,很难认识自己,更无从谈起实现自己的“天命”,最终成为他自己,迈向自由之旅。

认识本民族文化,有什么教材能比传统经典作品更有智慧更全面?人智学认为7-14岁的孩子应大量训练记忆力,在人的一生中,这是记忆力最好的阶段,不加训练就永远错失了。这个阶段也是对语言感受力最强的年龄,最好能学习两门以上的外语,音乐艺术的学习也异常重要。音乐中声音的震动,正应和着这一时期孩子情感的律动。因此,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自古以来的诵读法完全相宜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其传统经典的内容来说,其无可比拟的“权威感”正是这个年龄心魂所需要的。正是在这个权威感的引领之下,孩子的心魂才会被正气感召,有安全感,才会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自由。

我的观察是:9岁后中国文化方面的学习应大量背诵传统经典,能同时学习太极、古琴、书法、国画,更好不过。

身体健康与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呈现出来。

对9岁或7岁前的孩子,为什么我还是将身体健康和“洒扫应对进退”的习惯养成作为核心呢?

这源于对我女儿及同学的观察。我女儿是剖腹产,5岁前,虽没得过大病,也很少吃药,但不断感冒发烧、情绪低落或暴躁,不时有不易入睡或睡眠质量不高的现象。敏感的她4岁前基本没力量加入大孩子的游戏,玩秋千也是等大孩子都走了后独自玩。再加上那时我自己也在学习调节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时常不免急躁,这大约也带给孩子一些不安定感。

在女儿3到4岁那年,她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在我身边旁听我教授6年级哥哥姐姐们背诵《诗经周颂》,偶尔我也会在家里诵唱,所以女儿也会几首,后来能随口说出“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时有过些许惊喜,但女儿的身体健康占据了我几乎整个视野。

放下教育念头,我听到的“内心召唤”是为女儿每天睡前按摩,尤其是5到6岁,基本上天天为女儿做全身按摩。我没系统学过按摩,只是带着爱和耐心去做。女儿逐渐养成了每天8点半上床,9点入睡的习惯。初期还会拖拉,后期基本上听完故事后几分钟就入睡了。5岁之后几乎没生过病,一点咳嗽自己就好了,情绪越来越稳定,心情明朗,气量也大起来,6岁后成了幼儿园老师的小帮手,懂得照顾小弟弟小妹妹,成为一些小孩子心目中最喜欢的姐姐。这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后是不是可以开始读经典了?不一定。我和先生每周六和朋友们一起读传统经典,孩子就在院子里玩着,耳濡目染,明了经典作品是好东西,不然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为什么每周读得那么神采飞扬?女儿在幼儿园也唱一些唐诗,爸爸也试图领她读一点,但她和爸爸在一起的游戏的兴趣,多过对诗词韵律的兴趣。

反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呈现出来。我外甥10岁,在做家务方面为妹妹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无论在他自己家还是我们家,饭后的碗筷是哥哥洗刷。哥哥的这个习惯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形成,现在是自动愉快地去做。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