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中国社会,孩子必须面对亲人的高度折损、离丧、分别…等人世间的苦楚经验;而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必须面对的却是“不输在起跑点上”的沉重压力。童年是否真的消逝了?
编者注:就在《用生命,为孩子做对的小小事——专访慈心华德福学校创办人张纯淑老师》同一期的《人籁》杂志上,还有一篇文章值得推荐——《历史中的童颜》,透过历史的比较,来追踪属于孩子的童年。文章后两段呈现的是台湾社会的情况,但大陆却比之更甚。
文章配图:清代金廷标《戏婴图轴》,生动地描绘幼童嬉戏打闹,天真可爱的场景。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文章源:《人籁》第007期 作者:王一樵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是张艾嘉唱的《童年》,歌词里面有许多令人动容的场景和细节:池塘、榕树、操场、秋千、福利社,使人不禁循着歌声掉进时光的漩涡,重温起儿时旧梦来。然而,不同时代的人们,拥有着不同的童年座标:也许是诸葛四郎和魔鬼党,也许是无敌铁金刚和科学小飞侠,亦或是库洛魔法牌和哈利波特。即使童年时光早已远扬,这属于时光的魔法,却在我们心底悄悄种下了痕迹。
儿童–缩小版的大人
法国年鉴学派的阿利叶(Philippe Aries),是第一个对童年有系统研究的的心态史学者,其讨论西方童年史的专书《童年的世纪》( T h eCenturies of Childhood),从西洋古典文献的整理与儿童服饰的研究中,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诞生在欧洲近代之前的儿童们,不太可能像我们一样,满溢温馨之情的去回顾童年。由于前近代的社会充满各种危险和疾病,因此大人和小孩的死亡率都很高。在死神频繁的眷顾下,父母对儿女付出情感往往是徒劳无功,因此儿童并不被特别的照顾和教养,随之而来的是冷淡无情的亲子关系,儿童就像“缩小版的大人”一样被对待。这从中古时期的孩子与大人的服饰并没有差别可以推断出来。也就是说,“童年”其实是在社会富裕之后才出现的一种人生阶段,当死亡率下降、社会条件改善,父母才愿意、也才有余力花心思去照顾教养孩子,并且培养亲密稳定的感情。总而言之,阿利叶认为“童年”这个概念是西方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而在中国攸远的历史中,“童年”又呈现着什么样的面貌呢?中国童年史的重要研究者熊秉真教授,在《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一书中,透过了许多承载过往记忆的文字和图像,让这一群早已湮没在历史之间,“口不能言,笔不能书”的稚弱生命成为历史主角。
熊教授在书中自述:从大学时代,就对童年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和向往。因为“童年是人生的开始和起源,而历史总是一门追溯起源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