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人智學之前,我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我的感情。對我而言,它們是如此的主觀而捉摸不透,我無法把握。但慢慢的,我開始發現,不管是我過去所倚重的理 性,還是讓我不安的感情,都是可以升華的。我冰冷的理性思考可以獲得溫暖的生命力,從固化僵硬的思考升華為「活著」的思考(Living thinking)。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8月6日
昨天(閱讀)提到第一章末留著一個珍寶,值得專門寫一篇來好好「欣賞」:)
在第一章的最後,施泰納先生承接上文提到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會有的困惑:思考和感受的關係是什麼?
也許我們身邊都有兩種朋友。一種朋友跟隨著思考,感受的東西被歸為「主觀」而不予信任。一種朋友跟隨著感受,覺得自己心的導向才是最重要的參考。當然剩下的就在這兩極中間搖擺。但毫無疑問的,我們每個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思考、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也不會否認二者對我們的行事有著重要的影響。
但施泰納先生在此指出,思考和感受的關係並不是對立的,我們需要認識到二者內部的聯繫。
首先,他指出思考不能同「理性」「智力」畫上等號。他無意於把「理性」視為人性最高貴的部分。的確,這是我們和動物的區別,但人不是止步於此。如果繼續在此書中追隨他的思路,或者閱讀其他人智學的書籍,我們會慢慢開始看到理性之上的部分,或者說「理知心」之上的部分。
那麼像是愛、憐憫或者愛國主義,這些促發行為的感情,我們要作何理解呢?它們顯然不在動物的本能範疇內,也無法被理性完全解釋。我們不妨通過一個想像的練習來感受一下:請想像你是一個天外來客,來到地球的第一眼,你看到的是乞丐。揣摩一下這時候你的心境可能如何?我想,我自己可能會對此情此景充滿好奇,只有新鮮的感官印象,可能還想四處看看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此。或者想像一個小嬰兒,他爬向乞丐,可能還坐在旁邊咯咯地笑呢!對他而言,這不過是這新奇世界的又一個展現而已,不會因此聯繫到不幸和苦難,也無法升起我們所說的憐憫。但隨著我們成長經歷的豐富,以及思考能力的喚醒,我們慢慢地賦予了這一場景某種理解和意義,我們把苦難的概念和這個感官圖景聯繫了起來(通過思考!)。但這個思考是如此自然而然地產生,以至於我們很少去覺察。等到這一圖景再次出現的時候,我們往往只能覺察到由此意義激發的感情,而忽略了思考的過程。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說,之所以我們會升起憐憫心,是因為當前的某個和憐憫有關的圖景進入了我的意識,被我「思考」了?
「進入心的途徑,會經由大腦。」(摘自本章)
這絕對不是對感受進行冰冷的智性分析,而是客觀描述上面舉例說明的過程。而且這裡所談及的思考——通過思考為感官信息找到意義和理解——也絕不僅僅是理性分析過程。往後讀,這種思考是什麼,會更加清晰。
那再談談情,說說愛。
第一章末的這段話,大概是可以收錄進言情小說了:「人們說,愛讓我們對所愛之人的缺點視而不見。但也可以反過來說。愛,讓我們對所愛之人的優秀品質,睜開雙眼。千千萬萬的人對這些優秀品質視而不見,卻有那麼一個人,看到了。愛,就因此在靈魂中喚醒了。千萬人都未曾留意的圖景,唯獨這個人為之賦予了意義,留存在心裡。其他人沒有這份愛,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圖景。」(摘自本章)
現在,閉上眼睛,想想你所愛的人。父母、伴侶、孩子、摯友……你是不是看到了那麼些圖景,對方的一個小動作都給你帶來了內心的暖意?一個路過的人,看到同樣的舉動,會升起和我們一樣的感情嗎?
我們愛,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當我們看到了,我們的愛就醒了。
走在華德福教育之路上的朋友們,不知是否和我有類似的經歷。以前看到小朋友,我也會升起一種愛,覺得他們可愛、單純。但在學習了人的發展,特別是人和精神世界的關係後,再看到小朋友,原來的愛就完全被升華了。每個成人都會為孩子初次站立的那一刻歡呼,但如果我們知道這個直立,是孩子的自我在天地間的蘇醒和表達,那我們內心的敬意、感動將是前所未有的。一個新的認識,升華了我們的感情。
「每當愛不僅僅是赤裸裸的性慾本能之表現時,它就會取決於我們對所愛的人所形成的大腦圖景。這些大腦圖景越是接近精神本質(idealistic),愛得就越幸福(blessed)。」(摘自本章)英文中blessed是什麼意思呢?與神在一起。這是多麼巨大的喜悅、感恩和平靜啊。
在學習人智學之前,我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我的感情。對我而言,它們是如此的主觀而捉摸不透,我無法把握。但慢慢的,我開始發現,不管是我過去所倚重的理性,還是讓我不安的感情,都是可以升華的。我冰冷的理性思考可以獲得溫暖的生命力,從固化僵硬的思考升華為「活著」的思考(Living thinking)。我模糊又主觀的感情,也可以被意識之光照亮。當我把這些理解帶到我的生活時,我確實發現了我所擁有的圖景是如何影響了我對人、事、物的態度。但,我也可以同時改變、拓展那個圖景。就像施泰納先生所說的,見人之所未見,讓愛蘇醒。
最後也是一個小小的提醒,算是我自己走的一點彎路。對這段話的另一個理解誤區可能是以為我們要不停地「解讀」圖景。比如,我們看到孩子的一個舉動,就刻意去揣測和賦予意義。我個人理解這並不是施泰納先生所談到的思考。意義不是由我們強加上去的。我自己就經常體會到我無法消停的思考阻礙了我真正去「看到」。那我們可以做的,也許是把一個圖景溫柔地納入心裡,反覆體會、「品嘗」,而不急於找到解釋。慢慢的,一些事情也許會明朗起來,思考的光芒就作為恩賜被賦予我們了。
還想再說一次,這本書是用來實踐的。除了理順書里的思考脈絡,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把書中的話帶到生活中去試驗一下,看看自己如何讓一些圖景影響我們的感情,也看看我們可以如何去調整我們的圖景從而改變甚至升華感情。最難處的各種人事關係,也許恰好就是一個試驗場 😛
寫得太好了,期待有更多的分享。什麼時候能有中譯本出版啊,盼。。。。
我們看到孩子的一個舉動,就刻意去揣測和賦予意義。意義不是由我們強加上去的。我自己就經常體會到我無法消停的思考阻礙了我真正去「看到」。那我們可以做的,也許是把一個圖景溫柔地納入心裡,反覆體會、「品嘗」,而不急於找到解釋。慢慢的,一些事情也許會明朗起來,思考的光芒就作為恩賜被賦予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