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人智学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我的感情。对我而言,它们是如此的主观而捉摸不透,我无法把握。但慢慢的,我开始发现,不管是我过去所倚重的理 性,还是让我不安的感情,都是可以升华的。我冰冷的理性思考可以获得温暖的生命力,从固化僵硬的思考升华为“活着”的思考(Living thinking)。
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8月6日
昨天(阅读)提到第一章末留着一个珍宝,值得专门写一篇来好好“欣赏”:)
在第一章的最后,施泰纳先生承接上文提到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困惑:思考和感受的关系是什么?
也许我们身边都有两种朋友。一种朋友跟随着思考,感受的东西被归为“主观”而不予信任。一种朋友跟随着感受,觉得自己心的导向才是最重要的参考。当然剩下的就在这两极中间摇摆。但毫无疑问的,我们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思考、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也不会否认二者对我们的行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施泰纳先生在此指出,思考和感受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认识到二者内部的联系。
首先,他指出思考不能同“理性”“智力”画上等号。他无意于把“理性”视为人性最高贵的部分。的确,这是我们和动物的区别,但人不是止步于此。如果继续在此书中追随他的思路,或者阅读其他人智学的书籍,我们会慢慢开始看到理性之上的部分,或者说“理知心”之上的部分。
那么像是爱、怜悯或者爱国主义,这些促发行为的感情,我们要作何理解呢?它们显然不在动物的本能范畴内,也无法被理性完全解释。我们不妨通过一个想象的练习来感受一下:请想象你是一个天外来客,来到地球的第一眼,你看到的是乞丐。揣摩一下这时候你的心境可能如何?我想,我自己可能会对此情此景充满好奇,只有新鲜的感官印象,可能还想四处看看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此。或者想象一个小婴儿,他爬向乞丐,可能还坐在旁边咯咯地笑呢!对他而言,这不过是这新奇世界的又一个展现而已,不会因此联系到不幸和苦难,也无法升起我们所说的怜悯。但随着我们成长经历的丰富,以及思考能力的唤醒,我们慢慢地赋予了这一场景某种理解和意义,我们把苦难的概念和这个感官图景联系了起来(通过思考!)。但这个思考是如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以至于我们很少去觉察。等到这一图景再次出现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觉察到由此意义激发的感情,而忽略了思考的过程。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之所以我们会升起怜悯心,是因为当前的某个和怜悯有关的图景进入了我的意识,被我“思考”了?
“进入心的途径,会经由大脑。”(摘自本章)
这绝对不是对感受进行冰冷的智性分析,而是客观描述上面举例说明的过程。而且这里所谈及的思考——通过思考为感官信息找到意义和理解——也绝不仅仅是理性分析过程。往后读,这种思考是什么,会更加清晰。
那再谈谈情,说说爱。
第一章末的这段话,大概是可以收录进言情小说了:“人们说,爱让我们对所爱之人的缺点视而不见。但也可以反过来说。爱,让我们对所爱之人的优秀品质,睁开双眼。千千万万的人对这些优秀品质视而不见,却有那么一个人,看到了。爱,就因此在灵魂中唤醒了。千万人都未曾留意的图景,唯独这个人为之赋予了意义,留存在心里。其他人没有这份爱,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图景。”(摘自本章)
现在,闭上眼睛,想想你所爱的人。父母、伴侣、孩子、挚友……你是不是看到了那么些图景,对方的一个小动作都给你带来了内心的暖意?一个路过的人,看到同样的举动,会升起和我们一样的感情吗?
我们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当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爱就醒了。
走在华德福教育之路上的朋友们,不知是否和我有类似的经历。以前看到小朋友,我也会升起一种爱,觉得他们可爱、单纯。但在学习了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和精神世界的关系后,再看到小朋友,原来的爱就完全被升华了。每个成人都会为孩子初次站立的那一刻欢呼,但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直立,是孩子的自我在天地间的苏醒和表达,那我们内心的敬意、感动将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的认识,升华了我们的感情。
“每当爱不仅仅是赤裸裸的性欲本能之表现时,它就会取决于我们对所爱的人所形成的大脑图景。这些大脑图景越是接近精神本质(idealistic),爱得就越幸福(blessed)。”(摘自本章)英文中blessed是什么意思呢?与神在一起。这是多么巨大的喜悦、感恩和平静啊。
在学习人智学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我的感情。对我而言,它们是如此的主观而捉摸不透,我无法把握。但慢慢的,我开始发现,不管是我过去所倚重的理性,还是让我不安的感情,都是可以升华的。我冰冷的理性思考可以获得温暖的生命力,从固化僵硬的思考升华为“活着”的思考(Living thinking)。我模糊又主观的感情,也可以被意识之光照亮。当我把这些理解带到我的生活时,我确实发现了我所拥有的图景是如何影响了我对人、事、物的态度。但,我也可以同时改变、拓展那个图景。就像施泰纳先生所说的,见人之所未见,让爱苏醒。
最后也是一个小小的提醒,算是我自己走的一点弯路。对这段话的另一个理解误区可能是以为我们要不停地“解读”图景。比如,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个举动,就刻意去揣测和赋予意义。我个人理解这并不是施泰纳先生所谈到的思考。意义不是由我们强加上去的。我自己就经常体会到我无法消停的思考阻碍了我真正去“看到”。那我们可以做的,也许是把一个图景温柔地纳入心里,反复体会、“品尝”,而不急于找到解释。慢慢的,一些事情也许会明朗起来,思考的光芒就作为恩赐被赋予我们了。
还想再说一次,这本书是用来实践的。除了理顺书里的思考脉络,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书中的话带到生活中去试验一下,看看自己如何让一些图景影响我们的感情,也看看我们可以如何去调整我们的图景从而改变甚至升华感情。最难处的各种人事关系,也许恰好就是一个试验场 😛
写得太好了,期待有更多的分享。什么时候能有中译本出版啊,盼。。。。
我们看到孩子的一个举动,就刻意去揣测和赋予意义。意义不是由我们强加上去的。我自己就经常体会到我无法消停的思考阻碍了我真正去“看到”。那我们可以做的,也许是把一个图景温柔地纳入心里,反复体会、“品尝”,而不急于找到解释。慢慢的,一些事情也许会明朗起来,思考的光芒就作为恩赐被赋予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