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故事

他覺得,很多中國人重視的是,你老師是誰?他有名嗎?他權威嗎?「NO,這些不重要。如果你很想知道一個事情,你要自己去找,不要只依靠一個老師。我跟人談話,訪問這個人,那個人,也要看書,我不會聽一個老師的。不管他是什麼人,他說的話,我都要用頭腦分析,說得對不對。」

「我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名,不是為了別人,我是為了我的興趣而學習漢字的。」

沒有初中學歷的中國女人安,「就沒有我的網站」

「我不是一個書蟲。」 斯睿德喜歡游泳、潛水,喜歡帆船、衝浪,一直感覺身體很棒。43歲那年,還參加了一次馬拉松長跑,但44歲時,卻差一點死掉。

在台灣,他突發心臟病。「坐著、躺著還可以,走路特別困難,非常難受,心臟好像被人抓緊。」

斯睿德決定回美國開刀。他前後動過四次心臟手術,做了三個支架,四個搭橋。活著出院以後,他做了人生又一重大選擇,並從此深陷其中。

這個決定就是:數字化《說文解字》,當時是1994年。有這個念頭則早在1990年。

還在台灣時,他就跟人說過這個想法。「懂電腦的人,對古代漢字完全沒有興趣;學古代漢字的人,都不懂電腦。我說要《說文解字》數字化,他們說這個不可能!」

「我沒有博士學位,大學教授不相信我,我要自己做。」斯睿德本科學的計算機,碩士學的物理。他計劃把《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和《甲骨文編》四本工具書里的古漢字,統統掃進電腦里,建立一個古漢字資料庫。

「我要做這個網站的目的,是讓我更了解漢字,讓別人更了解漢字。學習漢字,更方便。」

幸虧他當時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矽谷做電腦工程師,攢的錢比較多,可以請人幫他做。「掃描漢字,是一份『苦工』,我需要一個有頭腦的『機器人』。他要會漢字,能做好事情,又不能跟我要太多的錢。這種人,很難找。」他還是在唐人街,找到了一個適合的人,他稱她「安」。

「安55歲,剛從中國移民到美國,1985年才第一次看到冰箱。安初中畢業,一句英語也不會說,找不到工作。我找到她,問她要不要做,她說好。」

雖然學歷低,但安聰明,很有頭腦,會看書。「開始,安看不懂《說文解字》,不會用,可過了一年,她變成看《說文解字》的行家了。」

他們住在各自的家裡,斯睿德給安配了電腦、掃描儀等,教她使用計算機和文字輸入法,安把掃好的字存到軟盤裡。斯睿德則利用業餘時間編寫程序。

「有的人有頭腦,但不願意做這麼枯燥的苦工,但安天天做,而且,我能付的錢並不多。」安看斯睿德把時間和錢都投到網站上,就提醒說:你做這個,永遠都不會賺到錢!但他回應,「對我來說,這個是我想要做的事,賺錢不是最重要的。」

整整7年,安把四本工具書里的近10萬個漢字字形,全掃進電腦里。「沒有安,就沒有我的網站!」對這位勤勤懇懇的中國大媽,斯睿德一直心存感激,至今還保持聯繫。

「在那七八年里,我拚命地做網站。到2002年,終於成功了。」他把建成的資料庫,第一次放到互聯網上,供網友免費查詢使用。他給網站起名叫:漢字字源網。每一個字形,有一個編碼。每一個漢字,佔一個頁面,共有6500多頁。

訪問量一直不溫不火,平均一天1.5萬左右。「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都有,來的人,是對甲骨文、古漢字有興趣的,是專業的人。」

網站快建成時,斯睿德在矽谷的高薪工作就沒了。他去田納西,做了河道管理員。工作之餘,繼續做網站。57歲時,他失業了。

人越來越窮,最困難時,斯睿德連每年租伺服器的47美元,都掏不出來。「我需要錢!」他在網站上,實實在在地寫道:「請捐款,這樣我就可以在線上保持提供和及時更新這些資料。這些資料是我免費提供的,而且沒有廣告干擾。(謝謝你)」

「網上捐款,一年只有50美元左右。」

失業的斯睿德獨居在田納西鄉下。早年在台灣時,他曾與一個也叫三毛的台灣妹子結婚。看他們當年留下的照片,甜蜜而開心,倆人都只有二十來歲。三毛一家三代人,全部移民到美國後,他們就分手了。

「當時分開時,我很難過。」斯睿德第二個太太也是台灣人,「她對我做的事情,完全沒有興趣。不要亂花錢,錢要留住。她管我,我不聽,我們分開了。」

斯睿德住的村子,叫諾克斯維爾,非常僻靜,常常散步兩三個小時,都碰不見一個人。這會兒,距創建漢字字源網都快20年了,但他還是默默無聞。斯睿德說自己並不期盼什麼,在十來平米的廉租房裡,他每天與漢字為伴。

殊不知,此時他的命運,即將發生重大變化:就像是一個寶,他最終還是被中國的網友,給淘了出來。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