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配圖為世界神話地圖
撰文:2015年2月14日 首發:彩蝶計劃博客
夜不能寐,坐起,打開電腦,敲擊鍵盤——來說說「講故事」吧。
與故事一起工作,就是我的工作。「講故事」的工作似乎也干過不少,但算不上講得好,於是腦海里心裏面總惦記著如何講好故事。
有人說,需要按年齡來給孩子選擇故事。以前,我還常常拿此類文章來讀來參考,而現在,我越來越不這麼覺得了,尤其是對於中國傳統故事。
故事和講故事其實是兩回事,我覺得。所以,按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給孩子講故事倒是更符合實際一些。
同一個故事,面對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講法,至於如何講?我想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吧。
而且,「講」應該也不是重點,「聽」才是重點,「聽」是「講」的基礎。聽什麼呢?聽孩子,聽孩子在說什麼、做什麼,聽孩子想告訴你什麼,聽孩子的意識狀態。放下種種念頭去聽清楚了,可能你就更清晰孩子需要你怎樣給他講故事。
以前,我的頭腦里是這樣的:這樣的年齡應該講這樣的故事,那樣的年齡應該講那樣的故事,這個故事應該適合這個年齡,那個故事應該適合那個年齡……諸多念頭,諸多判斷,諸多評價,就是看不見、聽不見孩子。忘記了這點,而陷入理論和教條中。至今想來不免自責,然而又感慶幸,慶幸自己做了這份探索性強的工作。
這幾年,自己到底看了多少故事,不知道。故事看多了,就知道屬於「童話故事」的那一類,來來去去就那幾個框架的故事而已,只不過有的敘述得詳細完整一些,有的敘述得簡單一些,有的講得詞句閃光,有的講得平淡如水,有的精簡清晰,有的繁複拖沓,有的動人心弦,有的意圖直白,有的是這個民族的色彩,有的是那個民族的色彩……這些,似乎全賴於講述人的「精神」狀態。這個「精神」狀態包含了他獲得的傳承、個人情感、價值取向、地域文化等等。這樣看來,講故事關鍵就在於講的這個人了,其次才是內容。而且,聲音傳達的比內容本身還多,甚至更準確。舉個簡單的例子,某次,一個孩子從一個阿姨微信的聲音中就知道那個阿姨生病了,儘管那位阿姨並沒說自己生病了。
然後,就說到言語聲音的品質、精神品質。有沒有留意過自己言語聲音的品質,有沒有留意過自己周圍言語聲音的品質。如果稍加留意一點,你就會發現言語聲音品質帶來的一些影響。如果再敏感一點,你可能就會發現它的力量了。有次,我在地鐵上遇到一個青年人,他從上地鐵開始就一直在電話里罵人,一直罵到下車,足足罵了一個多小時。對於我這樣的成人來說,這一路強加過來的言語聲音,無異於吃了一次老鼠藥。而前不久參加的言說治療學習中,聽到老師詩歌的吟誦,隨著那聲音,似乎到達了一個久遠的所在,然後安定在那裡。這是我做為成年人的體驗,那麼對於年幼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呢?
那麼,講故事呢,是故事起作用,還是具有高精神品質的言語聲音帶出來的故事起作用?
仔細留意,現代城市生活中,言語、聲音的環境其實很不理想的,但有意識的處於其中和無意識的處於其中,差別還是很大的。我自己是有意識的避開嘈雜泛濫的語言信息的,各種手機網路平台我也會加以選擇,微信朋友圈裡不知屏蔽了多少人,然後,去看更有品質的書刊雜誌,和聽更有品質的音樂,再然後就對那些鋪天蓋地的免費信息保持距離了。現在的情況下,先只能這麼做吧,保證輸入自己的內容的品質,終究是有助於自己言語聲音的品質的吧。這麼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似乎發現自己的生活品質也有了不同。
然後再回到講故事,不同言語聲音講的故事品質也該不同吧,講故事其實也是喚起我們自己對言語聲音品質的關注。
前不久有幸能聽到一位歌者的吟唱,雖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從聲音里我一下就能十分地肯定這位歌者心地純凈,十分值得信任。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關注聲音後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
以上純屬分享,再與故事工作上一段時間之後,想法可能又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