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學習的斑斕世界——華德福教學手冊》,植物板塊

關於特定植物的學習,我們就有這樣一個例子:

高風亮節的挺拔君子——竹子教學

目標:讓孩子認識這種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植物,認識其特徵,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課時:3節

教學活動:收集與生活相關的竹製品;簡單製作竹製品;感受學校的竹林並推薦參觀亞洲最大竹林公園——成都望江公園;利用國畫課學習畫竹

材料準備:湘妃竹或西南竹王的故事(參楊憲益《竹的故事》)

繪畫草稿本、彩色鉛筆、繪畫夾子等

教學過程:

第一天。從學校的竹林談起,帶領孩子參觀,並給20分鐘繪畫;回到教室介紹竹子,讓孩子談竹子與我們生活的關係,之後過渡到竹的特徵(竹可以長很高,竹節,竹里是空的,竹節有較強的硬度等),討論的內容老師寫在黑板上,讓孩子記下來,回家後讓他們整理,也可讓他們在父母的指導下找有關竹的詩歌或故事。

第二天。回顧昨天的內容,繼續討論竹與人的關係,以及為什麼有這樣一種關係。讓孩子把昨天畫的內容整理到主課本上,過程中老師修改孩子們的昨天整理的文字內容。分享收集的詩歌之類,講故事。談談竹的直立品質。回家繼續增添文字內容

第三天。把文字內容老師幫助修改後寫到主課本上,在手工老師或竹藝師傅指導下製作簡單的竹製品。最簡單的就是為自己,家長或同學製作一雙竹筷。

說明:竹子是成都農村司空見慣的植物,與生活密切相關。它是種子被包裹的被子植物中的單子葉植物竹亞科,通俗地說,與樹區別的話,是長高不變粗的植物。它外在特徵明顯,有一定科目代表性,學生熟悉並與他們生活有較密切關係,適於學生學習。選擇本地有代表性,特徵明顯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與本土藝術和手工藝聯繫,與詩歌文章關聯,也是老師要考慮的問題。

適當結合本地資源的參觀訪問是很有益的,課程中間或結束可以進行這樣的參訪。比如有一個班課程結束後,我帶孩子們去天下秀的峨眉山爬山。峨眉山本身就是植物之源之寶庫,它154平方公里的風景區範圍內,據資料現已知擁有高等植物3200種以上,約佔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十分之一,佔四川物種植物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為藥用植物,有數種對當前世界癌症治療有直接藥用價值。有珙桐、桫欏等著名植物。以及多種類的杜鵑。全山森林覆蓋率達91%。這樣一個本地的綠色寶庫,肯定不能放過。同時那裡有自然博物館,包括昆蟲展覽,昆蟲在植物世界中也是很重要的媒介。行前資料的收集很重要,行中的介紹和實踐活動的設計也很重要,之後要有總結。如果在行程中能有一些專家或熟稔本地相關知識的人更好。

後來我們去遊學峨眉山,參觀峨眉山的自然博物館。大的步驟和內容都不錯,在最後這個相關專家或相關人士上有個孩子奶奶答應來,結果沒有成行,而我自己在專業認識植物上能力遠不足,使出行打了折扣。也算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吧。

大家可以通過這些例子看到,植物教學是華德福教育的整體性,藝術性,與生活聯繫方面是如何進行學習的。並且,五年級的植物學習和一年級的自然散步,二年級的自然故事,三年級的本地農耕,四年級的本地地理,六年級的礦物,乃至高中的生物學,生命科學學習都是貫穿的。我們就是要在過程中讓相關學科,能夠抒發其特點的科目都參與進來,進行全方位學習。 通過這樣的學習,也讓孩子認識到外在世界之中有著因果的關係,為他們下一步智性理性的發展通過感知和想像打基礎。如英國華德福教師科瓦奇在《植物》一書中所談到的,「給予知識的同時,必須要滿足他們的情感、想像力及孩子懂得的詩意。只提供單調的知識,會使他們的幻想、想像力和創造力枯萎,死亡!」。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