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用生命,為孩子做對的小小事——專訪慈心華德福學校創辦人張純淑老師

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生命與生命的對待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我們也要學習以完整的生命來看每個孩子,而不是只看他的分數、或某方面的表現。例如,我們會希望我們的老師,要能從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如說話、走路、吃飯、遊戲、畫圖…等,看出孩子的能力和狀況。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歷程,就像大自然中花草的生長一樣,每一個階段都要去經歷,要持續的陪伴帶引,無法跳過某一個階段,也不能被切割。例如,一個孩子數學不好,補數學;英文不好,補英文,這樣是行不通的。我們並不是說不能加強某一學科,而是:孩子的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而應該要照顧他的整體需求。

例如:我們曾有一個孩子,剛來校時不僅發展遲緩、營養不良、還有過動、暴力的傾向,在原來的學校里,同學討厭他,老師也對他十分頭痛,他寫字永遠比別人慢、比別人丑,可以想像他的生活是充滿著挫折、憤怒和失望的。但在我們學校,他不必與別人競爭,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會得到很大的讚美和鼓勵,他的自信心慢慢出來,漸漸地他食慾也隨著變好了,健康狀況也改善,這使他發育得更好,自然而然地,他的學習力也進步了。事實上,是他本有的生命力,帶著他一步步成長,我們只是給了他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而已。

我們太重視孩子的未來,卻失去了現在

整個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學校,身為大人的我們都是老師。所以,大人本身在處理每一件事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一個正向的環境,順著孩子本有的學習力,讓孩子健康地成長、發展他的潛能,應該是我們大人最重要的課題。並且,尊重不代表放任,有時我們曲解了「尊重」的意思,以為每件事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但卻反而造成孩子不知所措。因為孩子畢竟還小,沒有能力做許多的選擇。因此,正向的環境其實也包含了適當的規範。好的規範能使孩子安定,而能較專註地學習。很多孩子的問題,反映的其實是家庭和大人的問題。

例如,現在很多家長,當孩子一有問題就先怪罪別人,家長怪老師,老師怪家長,所有人彼此責怪卻不知反省,孩子看在眼裡,他們學習到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

很多大人都說,為了孩子的未來,不得不努力賺錢,所以沒辦法陪孩子,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我們太重視孩子的未來,反而失去了「現在」。但是,沒有了現在,孩子的未來在哪裡?我們社會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