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忘年之交——浅谈老人与孩子灵魂交会的时空

提到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时,尤其不能被忽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老人家的存在……0~7岁的孩子,当他们和老爷爷老奶奶在一起时,他们能够接收到老人家灵魂深处的热量,相反的,老人家们反而能借由和孩子的互动中,感染到孩子们强壮的生命力。

编者注:本文是语谦2014年应《一厘米人智学季刊》之约撰写的文章,近五千字的篇幅围绕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话题展开——老人与孩子,这生命的两端,灵魂交会的基础以及互相的支持之处。全文多处击中我心,故而强烈推荐大家品读。

北海道爱努民族自古而来总是代代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话:

普降临至这地球大地的小婴儿们,记忆里带着的是神的语言,所以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人类的语言,那声声呐喊的哭声,诉说地其实就是神的话语,三岁前的孩子都还不曾忘记神的语言,那些‘依依啊啊’表示着孩子和神的连结,母亲呀!请多听听孩子们从天带来的语言吧!别太快叫孩子们忘掉神的语言。人类总有一天还会再度记起神的语言,当我们有一天背驼了、皱纹深沉了,眼再也看不清、耳再也不灵敏,我们就会慢慢地忘掉人类的语言,当我们ロ齿不清时,孩子们呀!请别厌恶我再也无法清楚地表达,因为,那是为了我们将要开始再度想起神的语言呐。

提到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时,尤其不能被忽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老人家的存在。我还记得小时候在乡下,附近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位出生三个多月的小婴孩,但是我每次去他们家玩时,总看见那户人家的老奶奶远远的望着可爱的小孙女,却不能走近前抱抱小婴孩,我问我的阿嬷:“为什么他们不让那位老奶奶抱抱小婴孩?”阿嬷回答我:“因为老人家太老太老了,他们担心那位老人家会把小婴孩身上的能量都吸走呀!”小时候的我因阿嬷的这一席话,从那时候开始我都刻意地想要和老人家保持一些距离,心里也不禁想:“阿嬷,你是不是也偷偷的在吸我的能量?”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的阿嬷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另一半她没有告诉我,那就是“0~7岁的孩子,当他们和老爷爷老奶奶在一起时,他们能够接收到老人家灵魂深处的热量,相反的,老人家们反而能借由和孩子的互动中,感染到孩子们强壮的生命力。”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星芒体与乙太体的互动关系,老人们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不断地重复一件事,尤其对于自己生命史上的经历及回忆,更是不厌其详的反覆诉说,这种反覆的规律,对于七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言语情境”的环境制造。

然而,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对老人家的话语感兴趣?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觉得老人家碍手碍脚?又是何时开始我们在谈论教育时,忘了劳苦功高的老人们的存在?

变老是一件神圣的事

依据施泰纳的论述,以灵魂和肉体的角度来看的话,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简单来说,太古人类的灵魂会随着肉体的老化,而将灵魂从物质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有的人都会在四十岁左右开始体验到灵性的觉醒,灵魂的自由,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四十而不惑”。迈入五十岁后,太古的人类得以随心所欲地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却又能不反“道”,并正式步入“见灵者”的人生。换言之,古时候的人类灵魂和肉体是在一种密切的结合中成长,人类自身该如何生存于这物质界,所有的要素都是由身体先去经验后,灵魂遵循这体验而获得能量,由上而下再度实践在肉体上的结果,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内部的石灰质部份也日渐增多,骨骼、血管及身体其他器官也慢慢走向硬化,而灵魂则得以在这些肉体的变化中得到新的滋养,因此,古时的人们,三十有三十的样子,五十岁有五十岁该有的笃定。而这样的老人的存在则是太古时期年轻人所崇拜的对象。

那时不会有人说:“我可不想变老呀!”反倒是觉得“变老是一件神圣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岁渐长,那就表示越来越能够拥有“见灵”的能力,而能够成一位有见灵能力的老人,那就意味着肉体和灵魂都能够经验到目前为止所没经验过的人生,就像一直只能玩玩具车、玩具模型的小孩子,带着羡慕及尊敬的眼神望着开着真正的车子的大人般的心情,古时候的年轻人对于老人家的存在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崇敬及模仿,时时期待著有一天从自己的内在能够涌出如老人般的灵感与睿智。

施泰纳告诉我们,一位未完整地受到正确的教育方式所薰陶的人,三十岁之后,这个人将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灵魂的步调,现代年轻人大约在十几岁后,在物质体的肉体都还没完全成熟时,灵魂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脱离肉体独立,然后灵魂和肉体就不断地在内外之间纠结、格斗。例如: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还是忍不住吸了,知道喝太多酒会伤害到身体,结果也还是喝多了,明明就清楚所做所将会危害到自己身体的健康,但就是忍不住拒绝不了,这就是灵魂已完全不想依附肉体的显要证据。

现在年轻人在十几岁左右开始灵魂就想要挣脱肉体独立,因此十几岁后、二十岁左右的我们,常常会无由地陷入一种孤独的境界中。然后到了三十五岁左右,身体的老化物质开始沉淀,件随而来的则是生命的活动力开始下降,肉体唯一传达给灵魂的资讯就是身体的衰弱,经验、知识和所有的技术都只是维持我们活着的牢笼而已,本来灵魂该件随着肉体的老化而同步进行的成长,却在这样的状态下停止了,灵魂从今而后开始隐藏在我们的无意识里,我们再也无法同步地感受肉体与灵魂的成长。

施泰纳说,要将这种被隐藏起的成长过程再度地显化出来、让每一个人再度地意识到自己灵魂的成长,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要怎么做才能让每一个人的意识再度清晰呢?施泰纳给了一个答案:“唯有从孩子的教育开始着手才有可能”。

二十岁初期灵魂就不断地想要脱离肉体独立的我们,渐渐地也无法感受到内在自我必然的变化。于是,我们开始从别处寻求这样的自我肯定,不知不觉我们开始以唯物的角度来判论事物的定律,我们开始漠视内在灵魂的必然成长,唯物论者为迷失灵魂的我们提供了另一条“自由的道路”,而这条唯物论者的自由凭藉的就是“知性”的存在。所有的事件、所有的话语遵循的就是“眼见为凭”,世界的定论就只有“知识”是唯一——“如果那颗被禁止的树所结的果子被吃掉之后,所有的论证、批评全都是基于‘知识’而来的话,那么我们内在的进化或是内心的体验,在这些论证或是批评的观点里将完全消失得一无殆尽”(施泰纳1922年10月12日的演讲)。

因此,所有的观点,假设都是从论证、批评这些知性的角度而来的话,那么如果有一位老人,他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研究,经由岁月及经验的贯通最后所得到的研究论证,是不是一位十八岁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少年,也能轻易的批评、反驳这位花了一生研究的老人家的论证呢?因为知性就是唯物,它完完全全就是一条路而已,十八岁或是八十岁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因此二十岁左右就感受不到自己灵魂存在的年轻人,就像歌德所着《浮士德》里的中学生,该学的都全学完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可以惊讶的事了一般,对我来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现实世界身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类生长周期的人智学观点

在人智学的论述里,人的组成共分为四个大部分,分别是物质体(肉体)、乙太体、星芒体及自我,施泰纳提到,人的一生七年一周期,这七年周期和人的四个本质部分是有很微妙的相对应关系存在的。简单的分类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成长过程如下图表达:

  • ① 0~7岁 / 肉体的发展期
  • ② 7~14岁 / 乙太体的发展期
  • ③ 14~21岁 / 星芒体的发展期
  • ④ 21~28岁 / 自我的发展期
  • ⑤ 28~35岁 / 星芒体依据自我的发展而意识化时期
  • ⑥ 35~42岁 / 乙太体依据自我的发展而意识化时期
  • ⑦ 42~49岁 / 肉体依据自我的发展而意识化时期
  • ⑧ 50岁以后 / 见灵能力发展时期

从这样人类七周期的成长过程来看的话,二十岁左右就是完完全全“自我”成长的时期(参阅④),个人内在自我的发展,件随而来的通常是深切的孤独及不被了解的寂寞,但同时,这时期和同年纪的朋友却也是最能够深入交往的时期。而③和⑤,前者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后者则是大部分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让星芒体慢慢地独立。相对于外在的改变,这两个时期的人们,都在不同的阶段依据自己的意识发展,让个人的内在体验更丰富,因此这两个时期的人碰在一起,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成为“用感情交往”的朋友,亦师亦友通常出现的也是③和⑤阶段的师生关系。同样的,②和⑥也因为彼此乙太体的发展及意识化,而相互之间会有非常佳的共乘效果。①和⑦前者是专心一志地努力让肉体完整的发展,后者则是有意识地开始从肉体的衰弱中延伸出对物质体的洞见及睿智。而后⑧的阶段,本来到了50岁之后的人们,对于①至⑦阶段的每个人都能一视同仁的看待交往。然而,同时,特别是对于刚从眼睛看不到的灵性世界而来的同阶段朋友,也就是①才出生在地球还未满七年的小朋友,及⑧以后即将步入到灵性世界的老朋友们来说,不管是幼儿还是老人,彼此之间都是非常特别的存在。

重复故事对孩子的深深滋养

我在北海道很幸运地能够找到一间“亲师共同备课”的学校,每个月有一天是请村里的老人家来为全校96个孩子们上课,学校不插手老人家的备课内容,只做需要的辅助作业而已,每个月这些老人老师都是盛装笔挺地来到学校,神飞扬地注视着孩子们,我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次老人家的上课开始时,总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跑最快(孩子们可以自己选位置),每一个都想要挤到老人老师的身边,然后依序三丶四、五年级最后才是六年级坐在最后,这些老人老师们岁数都七十岁以上,每次的上课内容都是连我这见习的妈妈都听的入迷的故事。老人家和七岁前孩子的同感又更明显,七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家,他们的话语里都是实实在在的感情蕴含在其中,不像年轻人的批判、理论或只是知识的表达,相反地,老人们喜欢重现自己生命的体验,用比喻用大量想像般的假设来述说,就好像说的是梦里发生的事情一样,不管说多少次老人们都能在心里重现当时的影像,仿佛自己还活在那样的影像中,老人家和孩子们诉说的其实都是他们真实的感情。

年轻人对于总是重复说着同一件事的老人,通常的反应都是:“阿公,你已经说了两百多次了!”更有甚者可能立刻拔腿就溜走了。然而,对于幼儿我们都知道最重要的就是不断、不断重复的体验,为了让七岁前的孩子有直接感官的体验,生活中我们就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规律,例如:每个家庭都一定会有说故事给孩子听的经验,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要求重复念(或说)同一个故事的状况发生,有时候,甚至孩子们都已经背起来故事内容了,但他们还是要求要听同一个故事,而且每一次都能很认真的听,听完后也能心满意足的睡觉或是进行下一个工作,孩子们在这些重复又重复的故事影像里,体验到真真实实地感受,就好像真的跑到故事里玩了一遍般,这个部分和老人家在述说生命历程时有多么相像,因此,七岁前的孩子在聆听老人家说话时,他们能够沉浸在同一个影像(世界)中,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经验老人家的生命历程,这些对于孩子的乙太体是非常珍贵的滋养。

这样的过程对于老人家来说,对于老化的帮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断地沉浸在回忆影像中的老人,面对因为聆听而携手共同体验自己生命历程的孩子,那样的欢欣对老人家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滋养,回忆不再只是梦幻般,经由诉说及孩子感官的体验,老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命历程及回忆,每一份都能为周遭的人们连结起过去及未来,换句话说,这样的过程也正帮助着老人们找回古代老人所应有的睿智及见灵能力。

老人与儿童的自然交会

我很喜欢我们村里的公共澡堂,一进入脱衣间映入眼里的是,大大的架子上一端贴着「冥福」,下面会写出这一两天村子里逝世者的名字及法事日期等等,接邻着旁边则是贴着「御祝」,下面则列出村子里这几天出生小宝宝的名字及出生日期等等,村民们总会习惯性的先去看一下,然后互相聊一下才进去泡澡,在这里死和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当然老人与小孩更是理所当然的交会才是。以人智学基础架构而创的共同体里,老人院和幼儿园一定是比邻而建,最大的原因也莫过于此。

参考文献

  • 《炎の馬―アイヌ民話集》,萱野 茂著,すずさわ書店
  • 《精神科学の立場から見た子供の教育》,施泰纳着,新田 義之 (監修), 大西 そよ子 (翻訳),人智学出版社
  • 《神秘学概论》施泰纳着,高橋 巖翻译,ちくま学芸文庫
  • 《受胎、诞生、成长》施泰纳演讲稿,1915年2月2日 in Dornach
  • 《人间の内的本性死加5新生主人生》施泰纳演讲稿,1914年4月9日~14日 in Wien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