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收到陳老師的投遞文,得知施泰納的又一本作品被翻譯和出版(我特別找了全書目錄附在文後,可作了解),大家也可以借著本文,管中窺豹,了解到整本書的意涵。發布本文時,距離華德福百年倒計時還有71天——感謝每一位認真努力的人,一點一滴的踐行著教育本身。
文/魯道夫•施泰納
中譯/陳脩平
今日,特別在教育里,人們反覆強調我們不應該只傳授知識給孩童,人們說我們應該也要教導小孩工作的能力,也就是發展他們的意志。此處,當代人的善意顯露無遺。當人們說著學校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也要培養工作能力,學校要發展孩童的潛能,人們在這之中真是充滿善意的。但是徒具善意並不足夠。我們還需要照亮這股善意,以真實的洞察去光照它。然而,只是說著我們要開創「實現潛能的學校」,不要只是「傳授知識的學校」,這樣並不足以找到清晰的洞察。
我所指的這種深刻識見,其核心在於我們要越來越從本能式的認知發展到充滿意識的認知。我們必須不只出於本能地去影響學生的意志,教師不只是出於本能地去影響學生。重要的是讓概念、理念、想像由教師流向孩童。然而,這樣的概念必須不只是在思考中的觀念,而是可以啟動意志的概念,可以滿足整個人的人性需求之概念。我們一點也不擔心人們常說著只需要發展意志、或只需要發展情感。我們在意的是人們可以努力去發展出能力,以得到進入意志之中的、有能力點燃內在意志之火的洞見和概念。這是為了療愈現代人的心智所需要的,也就是在第二個社會教育領域裡恰當地運用意志。
第一個社會教育領域是我們最近開創的華德福學校,這個領域包含著初等教育、國小階段的部份。初等教育應該讓現在和未來的人們學會真正的社會性思考(social thinking)。我們會看到這其實是一個靈性科學的問題,關於進入超感官世界之路徑的問題。
另一個社會教育的面向是讓人們由生命中學習。若把生命視為固定的、僵硬的外物,我們就不能好好過這一生。只有當我們把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年都當作持續發展的學習來源,才能把自己正確地置放在生命領域裡。無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多久,若在上學期間,我們學會了如何從生命中學習,我們就得到了上學的最大益處。若我們找到自己與他人的恰當關係,那麼,每一位我們遇見的人都成了自我持續發展的學習來源。透過他們是怎樣的人、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給予我們的每一件事都會變成學習。時時刻刻、日日月月,我們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之中經驗到自己,就好像我們在環境里經驗的事物一樣,都變成了持續發展的養分。對每一個健康的人來說,生命本身就是一所學校。
然而,如果是在學校學習或是從生命中學習,如果社會教育的作為沒有得到靈性科學的滋養和強化,它們仍然無法符合社會目前和近期未來的需要。
今日,人們認為應該把孩童當作「個人」去教導。現代教育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基本思維,我不想多談現代教育的細節,我只要講一件事。我想提出的是,現代教育中包含某種標準,教學者都清楚知道那個標準。老師都要依著那個標準去教。這些標準里也充滿著善意,人們進行大量的思考去形塑這樣的教育。然而,現在和近期未來需要的是活的教育。我們需要的是充滿生命力的教學,那是由超感官認知對人類的理解中得到的,要取代抽象的、設定標準的教學。
對人類的超感官覺察並不忽略由感知覺察而來的理解,而是完全把後者納入。從感知層面去覺察人類,所得到的認識包含解剖、生理等,都把人視作一種抽象物。超感官覺察則加入了靈—心元素,同時也把感官覺察所得到的認知融入進來。這個方法觀察的是整個人,並強調觀察整個人的發展、變化。因此,運用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專註在理解成長中的人,當父母親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上時,大約是六、七歲的年紀。在孩童之中透過模仿已經發展出來的成果,在入學的這個階段里需要權威的支持。
只有當我們可以這樣去觀察人類時,才能看到在人之中的真正存有。在人的本質中,我們觀察到變化,看到在人之中開展著的事物。若各位夠敏銳,以正確的方式去注意,若各位不是成為教師,而是就是教師的話,就會看到六、七歲年紀的人想要發展的是什麼,透過最深的生命力去喚醒意識,注意到這個最奧秘的人類之謎,不需要教學的標準,成長中的人時時刻刻都在告訴你這件事,他們把自己呈現在你的心眼之前。
在此,真正的社會教育改革需要考量的事情出現了,這樣的社會改革必須成為現代的綜合初等學校教育之基礎。我必須說,新老師是否學會了一般在教育學裡傳授的那些東西或特殊方法,那一點也不重要。對未來的教師的來說,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教師培育,他們能夠觀看、研究成長中的人。重要的是他們取得了能力,讓他們能夠透徹、真實地認識人類。重要的是,教師在面對每一位孩子時、在每一刻里,都能夠重新形成、再次形塑他的教育任務。
對真正的教師來說,教學必須是活的,在每一刻都是新的。教師的心中保存著作為記憶的事物,都會掠奪教師的原創性。對成長中人類天性的新洞察使得教學發生變化,變成活生生的,這些必須取代教學準則。我們甚至可以(激進一點地)說,最好的教學是教師持續地忘記,而在他面前的孩子則持續地促使他觀察、探看成長中人類的生命力。當一位教師對世界的奧秘和謎團具備廣泛的興趣,帶著這樣的態度,教師的內在就會出現一股力量,使他能把自己的一部份注入孩子的存有之中。
教師的內在本質要如何能變成像我前面所描述的那樣完全地活躍著、醒覺著呢?當然不是透過由科學所發展出來的思維,只有當教師的意志被一種新科學點燃時才有可能,那樣的新科學是由與人類本質相連結的力量中提取出來的。教師若吸收了靈性科學對人類之超感官本質的認識,若他於內在充份地活出這樣的認識,他以生命承載著這樣一種由人類力量發展出來的科學,而孩子也正是透過同樣的這些人類力量進行學習的,這樣的老師就能把知識化為有生命的內在之火,運用在教學中。這種教學藝術的基礎是超感官認知,這一股力量也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使得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那股相同力量。
各位想一想吧。當超感官認知掌握著、指引著教師要帶給孩子的內容時,教學藝術的泉源與孩子內在發展著的事物多麼靠近啊!我們不必再尋找什麼新的抽象觀念,也不需要聰明的教學法則,人們稱呼那些為社會教育效能的東西。我們要尋求的是讓生命取代死亡,讓具體取代抽象。
內容摘自《華德福學校的精神》
出版者
三元生活實踐社
成立於2018年初,致力於深化人智學靈性科學的學習和實踐。主要業務包含人智學書籍出版、BD農場經營與BD農法推廣、人智學讀書會與課程辦理,並在公司業務的內部運作、對外活動的組織安排中力求體現三元社會生活的精神。
譯者
陳脩平
終生學習者。任職外商公司多年後加入慈心華德福高中及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現為專職翻譯、人智學研究者、三元生活實踐社創始股東。喜愛哲學、藝術、旅行,傾心三元社會理想,關懷並實踐人智學靈性科學在個人成長和社群生活上的指導。
圖書訂購
請洽詢易耕事業有限公司
- 網址:www.yigeng.com.tw
- E-mail:044555@gmail.com
- TEL: +88639590903
魯道夫‧施泰納演講集02:華德福學校的精神:目錄
華文版推薦序
英譯者序
導讀
寫在前三篇演講之前
第一講:華德福學校的宗旨 1919.8.24於斯圖加特
學校獨立於政治和經濟。教育的藝術提供方法把學科內容應用於發展和強化心魂。從出生前和死亡後的觀點看待思考、情感、意志。為了教師與學生之內在關係,教育應該有完全的自由。以克雷茲施馬爾(Kretzschmar)為例說明這種追求。
第二講:華德福學校的精神 1919.8.31於斯圖加特
基於人智學對人類的認識所發展出來的教育指導原則。舉例說明兒童發展階段及教材形式。教師必須引導孩童由生命中學習。
第三講:給華德福學校家長的演講 1919.8.31於斯圖加特
創辦這所學校所根據的指導原則。綜合學校(unified school)的本質。對人類本質的重新認識是教育學的基礎——它創造出對人類的愛。教育的目標——讓人自由和獨立。家長的關切和理解支持華德福學校的成功。
第四講:超感官認知與社會教育生活 1919.9.23於斯圖加特
靈性科學在探究超感官世界時所運用的能力。轉化人類發展的力量成為觀象、靈感、直覺(Imagination, Inspiration, Intuition)。科學式的思考及其對社會性思維的影響。教育幫助讓人從生命中學習。把生命帶入教育。更多具象、較少抽象。
第五講:社會教育在靈性科學中的重要性 1919.11.25於巴塞爾
現代的智識生活無法對社會產生正面的變革影響。教育與人類發展力量攜手合作而不是相互扞格。轉化人類發展的力量成為觀象、靈感、直覺。靈性科學超越傳統科學。
第六講:靈性科學與教育 1919.11.27於巴塞爾
科學方法的限制。孩童是模仿者。孩童對真正權威的全心信賴。全人教育。在孩童之中發展著的判斷能力。靈性科學的目標是補充現存文化,而不是取代之。
斯圖加特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目標 1920.2 / 刊載於<社會的未來>(The Social Futur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華文版特別收錄
- 莫特先生在獨立華德福學校創校開學典禮的致辭 1919.9.7 於斯圖加特
- 施泰納博士在獨立華德福學校創校開學典禮的致辭 1919.9.7 於斯圖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