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乖孩子」背後的力量 ——玄鳥書屋2018年春季學期教學札記一

孩子一天天呈現他的力量,每一天都讓人驚嘆,而那背後的力量顯現出來——家庭的和諧、接納、安於當下,信任老師和學堂,沒有催促,更沒有不切實際的盼望,一個恆定的家園,孩子的力量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生長。

作者:吳文冰
首發:玄鳥書屋故事(公眾號

——寫給相遇的孩子們

你,
來自時間之外的星辰
像一粒種子
像一則啟示

起風了
光芒孕育出的聲音
像笑顏印在了水面
像一枚珍寶

起風了
穿越春夏秋冬
凝望
像遠古的叮囑
像鳥的翅膀飛過水晶的夢

起風了
看看文字能否打敗時間
像你和我目光相遇
像萬物寂靜合一

吳文冰 2018-7-14

1

小男孩7歲,全年不遲到。每一天不急不躁,踏實地踏著步子,安靜地走過田野,走進小院子。如果埋頭掃地的老師們沒有看見他,他會走到面前,認真地問:「文冰老師,早上好!」

「這孩子太乖了,可以再野一點。」他的媽媽說。「每天早晨從不賴床,主動提醒媽媽,我們該出發了。」

朋友寧遠有一本書,書名叫做《真怕你太乖》。以前,多少也有這麼一個心態。「太乖,會不會太順從軟弱?」

很幸運,這些孩子有一個接納他們特質的家園。家人的彼此支持與相信沉澱為一股永不停歇流動的泉流滋養著他們。

「其實啊,不需要做太多。無論老師還是家人。」

聽故事的時候,長長睫毛下的雙眼透明開放,沒有一絲波浪,像兩灣空靈的湖水;繪畫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投入進去了,不抬頭,不東張西望,也從來不評判自己的畫是好還是不好,旁邊同學畫得再特別也不會影響到他。他就這樣畫呀畫,畫自己心中的圖畫。有時會高興地告訴老師他都畫了些什麼,在講一個什麼故事。然後,他說,「老師,我喜歡畫畫。」他是在畫了一學期多之後說的。

站在這個孩子身邊,心境純凈,沒有了諸多想要更精彩更有效果的妄想。他引領我回到當下——他喜歡主廚,認真的洗菜,切菜,洒掃,臉上是平和的喜悅。他和他的工作融為一體,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合一感。當下的每一分鐘都這麼真實。

後半學期開始較多練習字詞書寫,他寫得很慢,用筆很重,寫幾個字需要好長時間。一點點的耐心,一次寫幾個字,然後到了期末時,他說:「老師,我喜歡寫字。」每日在家裡興興頭頭抄寫唐詩或練習毛筆書法。

對冒犯他的小夥伴,他可以很有力量地說:「某某,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

洒掃時,他總是認真地完成,無論其他組的小夥伴如何馬虎,他總是認真。小夥伴給他的生日詩,甚至說他總是要把學習室掃得一塵不染。

在清晨吟誦朗讀時,很多時候沉入了發獃,他的發獃並非是無所事事,他似乎平靜地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偶爾有時候會喚醒一下他,他並不煩躁,會跟隨幾分鐘,然後又沉入到另一個世界去。其中的奧妙我至今還沒有探明白,或許他在蓄積某種力量,就像他的畫從以前畫面豐富凌亂,線條直而硬到現在的圓潤有氣勢,元氣充沛。有些力量在我們眼目看不見的地方生長。相比起熟讀經典這個教學目標來說,這個潛藏著的神秘力量更為珍貴。

有時不免急躁,忍不住懷疑我們的誦讀是不是太低效率的時候,這個孩子發獃的畫面總讓我平靜下來觀察和感受誦讀的真正目的。

孩子一天天呈現他的力量,每一天都讓人驚嘆,而那背後的力量顯現出來——家庭的和諧、接納、安於當下,信任老師和學堂,沒有催促,更沒有不切實際的盼望,一個恆定的家園,孩子的力量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生長。

我對孩子的媽媽說:「你們做得太好了,孩子自然而然會乖。」一點都不用擔心孩子太乖了,他只是沒有把力量發揮在野性張揚中,而是蓄積在內在的確定里,他不討好不討巧不張揚,在認真中感受快樂,不受環境影響,根據自己的確信選擇做還是不做。所有孩子跟著鑫鵬哥哥在蹦床上玩空翻,他淡定地選擇不玩,只跟著做體能準備活動。所有的攀爬他都做得投入快樂。一個孩子可以安然於自己的感受,即便整個群體搞得熱火朝天形成了巨大的裹挾力量也不會受影響。

「這孩子總是知道得體做事,看起來總是那麼乖,卻一點也不弱。」這樣的孩子放到整齊劃一的競爭環境中會如何呢?大約會認為是又慢又弱被嫌棄的吧?由心而發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節奏,他們的溫柔敏感與純凈的心靈世界緊密相連,這個相連的力量在某個時候會綻放出令人驚嘆的絢麗。

小鹿子/畫

2

11歲的男孩,從五月開始,一首一首的詩作呈現出來。在上學期,他是一個小時也寫不出幾句話的。經常一整天面前的紙頁上一片空白。這學期,一些東西開始流淌起來,雖然依然很慢。到了五月,那個深層的聯接開始顯現。原來啊,他的所有發獃是在更深層的地方在感受、探索。

月亮

在天空發出柔和的光

明與暗的交際處

有一絲美麗的光暈

星星跳起緩慢的舞

為月亮寧靜的歌曲伴奏

讀著這些詩作,會恍然大悟。一二年級時,在那個名校,他最後拒絕寫作業,拒絕在試卷上寫任何字,也拒絕為自己的行為做任何解釋,情緒容易崩潰。原來他的力量並不呈現在及時迅速完成作業或者任何與深層聯接無關的事物,他的成長在於與更深層的世界產生聯繫,探索它,領會他,然後他的臉上就洋溢著心曠神怡的笑容。而與心靈深層的聯接需要時間,需要空白。一個女孩說,在以前的學校,不懂他的發獃,我們老去搞他,把他惹得發瘋地追打我們。現在才明白,原來他的發獃也是在學習,更厲害的學習啊。

幸運的是他的母親溫柔接納了他的特質,調整自己,而不是試圖改變孩子,這份接納與耐心是孩子恆定的家園,僅僅大半年他就綻放了,讓小夥伴們看到了他的獨特學習方式。

他用心地做每一項工作,並享受其中,對他人公正熱情,臉上總是洋溢著喜悅。

另一個小姑娘說:「老師,你說人人都有缺點,我覺得某某就沒有缺點。」

這一刻,眼裡充滿了淚水,相信曾經的經歷,11歲的男孩已經跨越,現在的他已經是小夥伴眼中恰到好處完美無缺的人。

那個交白卷的男孩不是叛逆有個性,現在被認為完美無缺也不是太乖,不過是他的力量得到了合適的生長。

很「乖」的孩子,內在的善良溫柔如果有足夠的空間給他們慢慢生長,他們會是生活中善美的堅定底色,將來他們可能是人類最能保持常識不易被某種狂熱表象所迷惑的「良心」吧?

3

「這孩子真的好好呀。」

每個老師都這麼說。

特別敏感的小孩親昵地跟著他:「我們一起玩吧。」他們就玩起來,排成縱隊,走來走去。這麼簡單的遊戲,9歲的他似乎沒有覺得不妥。

他從來沒有對幾個特別孩子有不耐煩的時候,而是主動去到身邊,喜悅地看著他們,或者陪他們發獃傻笑。那場面真是暖心。或許他家有一個特別弟弟的緣故吧,他懂得這些特別孩子的可愛。在特別孩子的身邊,人會特別容易變得像一滴清泉。

他就像一滴清泉。

他喜歡學習。他也聰明,一看就懂。他有信心,卻從不張揚。

「這孩子方方面面都好啊。」老師們感嘆。

「我想開始創作一篇小說,想一個九歲男孩的視角來看整個世界,那個男孩就是夕,他總是能平靜地看待周圍,溫暖,公正,大方,友愛。」最大的姐姐說。

鑫鵬哥哥說:「最有力量的人是懂得剋制自己的習性,恰當去表達的人,保持自己的個性,同時能尊重對方。」

一個孩子的「乖」,是父母有智慧的愛,在尊重的前提下引領,不遺餘力地尋找和營造更適合的環境。

這個讓人感到貼心溫暖的乖,不代表軟弱,反而是內心清明,看得懂自己當下處境,恰如其分的表達。明事理從來就與年齡無關。

像捧著珍寶一般,日日祈禱不要讓自己的陋習與稟性沾染壞了他們的乖。

4

睿睿走到臘梅樹叢下,溫柔地靠近哥哥:「小宇哥哥,起來。老師,再見。」意思是老師,你可以離開了,我想讓哥哥陪。

哥哥放下手中的筆,站起來,睿睿牽著哥哥的手走到屋檐下的長凳坐下。一邊坐著小宇哥哥,一邊坐著JUERGEN老師。灑滿陽光的院落里,睿睿坐在中間,怡然自得,心滿意足。

這是我見過的,最坦然暖心的表白——「看啊,我的左右坐著我最愛的人。」

我們忍不住笑起來,笑得眼角有了淚水。

人們說,睿睿是一個自閉症譜系的孩子。他看得見那些水晶般心靈。到三歲時,她的媽媽甚至想過,會不會一輩子都聽不到他喊一聲「媽媽」。

14歲的哥哥從小就知道體貼人,不給人增加麻煩。他甚至從來都沒有評判過人,抱怨過別人的問題。14歲,已經知道自己的興趣,有力量投入去做,從持續的學習中領會到自己對學習本身的興趣超過了對某個科目的興趣。他不玩電子遊戲(有耐心配著更小的夥伴們玩波特曼運動遊戲),不用手機,喜歡去書店,圖書館,吃簡單的飯菜,對錶弟吃剩下的點心也不介意,吃飽了絕對不會因為好吃而吃多,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太乖了?在個性張揚的同齡人群中是不是顯得太柔弱了?只有和他朝夕相處,才會感受到那股悄然生長的力量。思考在往深度走,卻並不以叛逆批判的樣貌展現出來。他不會被熱鬧的成功學影響,他有著自己內心的原則,知道該堅持什麼。在沒有競爭和過分催促的環境里,沒有把力量消耗在對抗上,他得以保持自己的樣子慢慢成長,那個安靜柔軟的男孩逐漸成為周圍人的榜樣。逐漸長出自己的風格,給這個世界貢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力量。

當人們在談論教育的時候,總會說教育就是要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些乖孩子讓我看到一個事實:孩子本來就是他自己,如果成人世界不催促不打擾不灌輸各種念頭,只需提供一個接納信任的環境,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他自己。所謂教育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了。做得太多並非是孩子真的需要,更可能是源於成年人的不安全感。下學期將砍掉那些源於安全感的課。

5

這些「乖」孩子,他們像土壤一樣沉默地承載著一個團體的營養供給,除非是被極度漠視或深受屈辱,他們都會安於自己的本分命運,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自得其樂。

讓人如沐春風,這就是乖孩子的力量。

讓人步履緩慢下來傾聽來自地底的聲音,這就是乖孩子的力量。

給予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大自然,這些乖孩子會是最接近自己本來樣子的人,也是最接近真理(即愛)的人。

正是這些「乖」孩子帶來的領悟,引領了我,激發我渴望去探索如何讓這純凈的生命與這個世間的文明相遇?學會去傾聽,成為研究者。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