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孩子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我就很想帮到他们,但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焦虑着急。我想了很多“办法”去帮助孩子提升艺术感,今年也特别增开了一些专科,希望能增加孩子艺术工作的时间,但效果甚微,有时候还感觉到孩子们对这些艺术活动的抗拒,他们似乎并不乐在其中。
作者:伍丹
撰文:2016年3月20日
三月学校的内训,主题是“艺术化的教育”。
这个问题,困惑着我很长时间。在我自己的教育历程中,“艺术”都是“边角料”,等到接触和学习华德福教育,才感觉心里早就死去的一部分在慢慢活过来。但是过程是很辛苦的,那些没有被自然而然滋养的部分往往也不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无论是在我个人的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而这种刻意而为之,首先就让我感觉太用力,反倒缺失了艺术感,成为了某种头脑导向的“目的”。
恰恰今年我中途接的第一个班级,孩子们大多从公立学校而来,偏重头脑,艺术感却被困住了。提笔画画,他们往往就开始勾勒,而三年级已经清醒的意识又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创作诸多批判,产生抗拒。我感到他们似乎不太能沉下心进入艺术的体验,头脑太快介入,挡在了他们和体验之间。
看到这些孩子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我就很想帮到他们,但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焦虑着急。我想了很多“办法”去帮助孩子提升艺术感,今年也特别增开了一些专科,希望能增加孩子艺术工作的时间,但效果甚微,有时候还感觉到孩子们对这些艺术活动的抗拒,他们似乎并不乐在其中。
所以这次内训,我就很想请老师告诉我一个方法,来应对这种教学中艺术感缺失的问题,但老师却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打开了我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当我把孩子自由创作的简笔画作为“案例”带给老师时,老师看着其中的一条船,饶有兴致地说,若是他,便会和这个孩子聊聊这艘船,因为他自己曾经也画过船,还乘过自己爷爷的船呢!他一边说一边还很入戏地假装从兜里掏出一张纸,要来现场画给孩子看。而他所要呈现给孩子看的,其实是一种非线条勾勒的船,但却没有任何“指导”成分,就连要去调整孩子画法的意图都只是非常轻微地被他放在意识中,而不急于在一两节课堂上去达成。诚然,简笔画会让孩子的绘画缺乏流动而被禁锢在一个个概念中,但即便如此,孩子在他的自由创作中,仍然就很真心地给老师呈现了他的一个故事(哪怕是乱涂乱画,这本身也反映了孩子当下的一个经历,是他的故事)。孩子有故事,老师也有故事。在故事和故事中,孩子和老师作为两个人,相遇。有了这样心魂的沟通和联接,孩子才可能自然而然地向老师所呈现的艺术形式产生兴趣,才会在他的自由中愿意去了解和学习,否则,就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要求”,孩子又如何能感觉到在艺术中被释放于“自由”呢?在老师的这些话语中,我感到满满都是对孩子的兴趣和理解、是很开放包容的姿态。突然之间,我心中很是愧疚,孩子们之前若干次被我评价为“艺术感不够”的创造中,有多少故事他们真心向我呈现,却没有被我看见?
似乎,对于孩子,甚至对于我自己艺术感不够的苛责,都是因为我错放了目标。“艺术”、“艺术感”本身就不应该作为一个目标而存在于教学中。那它们在我们努力践行的教育中不断被提及,又是为了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回味和老师谈话后心中留存的温热的感觉,一次次去体会老师所展现的他和孩子的关系,和我平时在这点上的努力姿态(gesture),有何不同?
慢慢地,一些东西就从内心如此浮现:
开放而充满兴趣地去“看”孩子,
理解和爱就可能在“看到”中自然产生;
此时艺术之感由心而出,
在爱的温热中
缓缓从一颗心流淌出来,
触到生活本身,
也触到另一颗心,
去联接、去滋润……
我在心里一次次品尝这份还不太成型、不太清晰的领悟,觉得它本身还会在之后的尝试中不断生长。我很想看看,由此出发,会展开什么新的可能,会和什么样的“美”,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