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会要求你去同化于任何,而会帮你看到、看出你的“被禁锢”。如果你看不到你的“被禁锢”,即便你以为你是自由的,你仍被禁锢着,你仍不是自由的。然而,“自由”却是人最大的真实!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5年9月23日
“美丽”如果只依靠自己,就只能在瞬间;“美丽”必须依靠“真实”,才能恒久。
“美丽”通常只是一种状态、一种现象,“美丽”无法持续自己——“美丽”需要“比较(性)”,否则烘托、帮衬不出自己;如同光亮需要黑暗,美丽也需要丑陋,否则突显不出“美丽”的价值。所以,“美丽”与“丑陋”其实就是一体。
“美丽”要的是剎那间的怦然心动、一种乍然惊艳,“美丽”当中必须带着撼动与惊奇,否则无法完成“美丽”(在感动上)的强度。“美丽”需要时序安排与铺陈,事物总选择“美丽”于一瞬——无论含苞或盛放——“美丽”是属于生命性、也属于感受性的,“美丽”必须存在于变动里,等待发掘、发现。
“美丽”如果需要刻意(维护或保持),那么那种“美丽”已不再是“美丽”,因为那种“美丽”无法面对失去。但能面对失去,才能真正不失去:因为可以失去,你反而不再在意失不失去,你对失去与否有了开放性;所以失去不再能够威胁到你,你因此反而能够拥有、不再失去。当你不受威胁,你就能是你该是的样子,不再因为外在而过度顺应、妥协自己。
真正的“美丽”无法被审度。“审美”这个词也是被过度强调度量衡的科学信念所害。“美”从来不需要被“审”视、“审”度: “美”需要的是你的专注凝视、专心感受;当你“审”着一样事物,你其实看着两样以上的事物,否则你无法去“审”——你对你看着的对象并不专心,也因为你的投入不够专心,你与事物的关系也无法美丽起来。
专心也是一种纯粹;事物只要纯粹,都有着一份自性的美丽。所以,往往不是事物无法美丽,而是你的心境、头脑、感受无法美丽。是你糟蹋了被你亲近的(事物的)美丽,美丽的毁坏者是你。
“美丽”其实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无时无刻,“美丽”在你的心境里。
一般定义下的“美丽”,某程度可以虚假、造作,但也因此,“美丽”可以被鄙薄、可以(人为性地)耐久。但真正的“美丽”禁不起时间考验,因为“美丽”必须要有面对之后凋零的勇气。
凋零也是“美丽”的一部分,凋零让“美丽”得以灿亮、得以耀眼。凋零是现象上的变态,也是生命中的流程;但也因为这种流变尊重着生命、臣服于生命,所以当中也带着可待发掘的美丽。
老年人能够美在他的真实里:如果他自信、清新、智慧、优雅,他会把自己活成一种单纯、庄严与美丽。
死亡也可以“美丽”,如果死亡为的是“(灵魂上的)释放”。蝴蝶可以死得很美,美到完全不留尸骸、毫无恋栈;这样的死亡,是一种完全信任、完全交付的回归。蝴蝶就是我们灵性的本质,就是我们灵魂上的真实。当一切在“真实”的状态,想不美都无法不美,因为你美在你的个性里、你的独特里。你美,是因为再也没有谁可以成为你、可以是你;这样的你,会是宇宙最珍惜的——你,无可取代;你,独一无二!
花朵会依照自己的时令开放,花朵努力开出它内在的太阳。花朵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朵从不在乎谁会欣赏它、谁会靠近它,它只是努力地成为它自己,把它的梦在世间实现。这是花朵的“真实”,花朵也因这份“真实”而“美丽”,即使被风雨蹂躏、摧折——花朵知道自己的命运、努力自己于这样的命运;所以,每朵花一旦开过,就了无遗憾。
人的“真实”也在于:你是否可以在你的每一刻都昂首挺立、了无遗憾? 人,之所以可以直立,也是因为“直立”才是人应该采取的姿态、才是人面对世界的态度。所以优律思美中,看不见匍匐、倒卧……,“站立”,正是活着的人应对世界的姿态。
“美丽”从来不需要附加上意见与判断;“美丽”是一种感动与了悟,是一种当下、一种即刻。当你需要进入意见与判断时,你已经不在当下了,你活在心智上的过去。
真正的教育,不会要求你去同化于任何,而会帮你看到、看出你的“被禁锢”。如果你看不到你的“被禁锢”,即便你以为你是自由的,你仍被禁锢着,你仍不是自由的。然而,“自由”却是人最大的真实!
当你真正爱着你所做的一切、你所是的一切,你才开始真正“人(性)”的生活。这种真实,会让你充满自发的、创造性的美丽。
不再争取什么、不再营造什么,不多不少,就是刚刚好的“美”。为“美丽”而“美丽”,这种“美丽”失去了“美丽”的意义: 必须“美丽”,也是因为你不美丽,“美丽”才必须成为你的努力、你的目标。然而,你是什么,你的世界就会是什么。你不美丽,你努力出的“美丽”也将无法“美丽”。“美丽”来自创造,而非来自旧有事物的堆砌与延续。
透过对“不美丽”的反感,我们可以了解“美丽”。一次次“美丽”、“不美丽”之间的冲突,会让我们对“美丽”有新的领悟与统整。
“美丽”如果只停留在形式,就会堕入死亡。“技巧”绝对不是“美丽”的必要条件;“技巧”也许可以让“美丽”带点世俗的熟成,但有时太讲究、拘泥于技巧,反而会让事物失去它原本的美丽。太执着于“技巧”,往往会让人无法看到技巧之外,环境与事物的关系: 你用着过去,去定义与局限你现在与未来的表达。如果将来得复制着过去,我们又何必浪费无穷无尽的将来? “未来”实际上提供出我们创造与发展上无限的可能性。
什么是真正的关系? 关系从来不在彼此的形象与被定义的角色里,关系在彼此的真实里;否则,彼此之间还是没有关系。“自私”无法让我们真正进入连结与关系;当我们只看到自己,关系就无法健康形成。
“真实”很吊诡: 当你无法对自己真实,你也将无法对别人真实;除非你能对自己真实,否则你对外在所谓的“真实”都是假的。“真实”必须是: 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你最深、最内在、最明白清楚的自己。“真实”就在你的内心。
除非你能发现到你(此时、此地、此刻)的“真实”;否则,你所有的努力,再怎么费劲,都不具意义。你的这一生,要的无非就是:发现你自己,找回你自己。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你无法“美丽”,而你不刻意追随别人以为的“美丽”,那么你对自己的接受就是一种“美”;当你刻意遵从别人以为的“美丽”,你的“美”即使能沉鱼落雁,也会流于肤浅,因为你失去了与你内在真实的连结(你的美丽与否,其实就是你“自我体”的作品),你否定着你自己(但过去再怎么不堪,那些惯性的你、过去的你、失误的你……都是你,你要的是去接受,不是否定)。
“真实”无法被头脑捕捉,无法被探究、定义、研讨——能被探究、定义、研讨的,都在抽象里,不够真实;因此而形成的定论,就是一种终止——“真实”只能(当下)存在。“真实”无法被捕捉,因此也无法被追求;必须追求“真实”,是因为现在的你已先否定掉了“真实”: 如果你已经在真实里,你又何必去追求? 如果你无法现在就在真实里,追寻再苦、再久,也不会让你进入真实;因为这样的你,完全绝缘于“真实”。
“美丽”需要内在的自由、自发,因此无法被框架——可以框架,就只是虚饰而已——“美丽”无法化约成定理、公式加以套用,“美丽”是一种生命性的过程,与对过程的感激与尊重。“美丽”接纳着、包容着“丑陋”为它的一部分;而接纳、包容中只有了解,没有对抗——当对抗消失,觉受才能纤细、灵敏。
“真实”没有对立面,“真实”不在“虚假”的背面。当对立消失,真实才能彰显。“真实”、“美丽”是一种动态,不曾静止,无法被复制,也无法被样板化;“真实”、“美丽”只能被创造、被发现,无法被模仿。
“真实”是对自己的信仰与实践,“美丽”是对生命的容受与纤敏。
“真实”不在论证中,“真实”不辩自明;“美丽”不在刻意中,“美丽”不发自生。
谢谢你,优雅美丽是天生的,不仅是大众眼里的美丽,而是在天父眼里,那个真诚,被爱与善充满的你,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这份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