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多年前在台湾山林里健行遇到的小女孩。那天秋阳正好,就在我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小女孩,双手交叉在胸前摇摇晃晃地走着。小径上到处是隆起的树根和满布苔藓的石头,我担心小女孩会跌倒,于是提醒她用手扶着两旁的树干,帮助身体保持平衡。没想到小女孩噘嘴坚决地摇头说:“那很脏耶,我才不要碰!”小女孩的坚持让我十分讶异,无法理解她为何宁愿冒跌倒的风险,也不愿弄脏手。后来走到了山顶,我看到小女孩的妈妈用抗菌湿纸巾仔细地帮她一根根擦完手指后,才准她拿东西吃。我趁机跟妈妈聊女孩不愿伸手碰树的事,她听了笑着说:“是啊!我平常就告诉她不可以乱碰外面的东西,太脏了,万一生病怎么办?”
或许是教养观念不同,英国的父母不怕孩子弄脏自己,他们希望孩子可以从小大量接触外在环境,让身体找到与无所不在的细菌和平相处之道。这样的想法,允许孩子有更多自由自在活动身体的空间。
反观台湾,孩子的身体长时间困在教室桌椅之中;放学离开学校后,通常又进了安亲班继续坐着,能尽情活动身体的时间相当有限。再加上不少家长怕孩子会热、会流汗,干脆让孩子待在冷气房里,如此一来,不仅限缩了孩子的活动空间,也减少了他们的排汗量。
日本医学博士五味常明在《你流对汗了吗?》书中指出,现代人由于长期处于空调的环境,能正常排汗的人逐年减少。但人类是需靠排汗调节体温的恒温动物,无法顺利排汗的人体,会以减少代谢的方式降低热能产生,而代谢循环变差,身体容易跟着出毛病。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孩子能在户外活动流汗,才是对身体有益的事。
“动”身体,累积深刻经验
从事教职二十多年来,我发现活动中的孩子,很少不是开怀畅笑的。他们乐于探索使用身体的方式,也喜欢观察同侪如何“动”身体,并跟着模仿。孩子随时准备好要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想要跑得更快、翻得更利落、跳得更高更远。在不断的身体试验中,找到跌倒时比较不会痛的方法。就像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所说:“身体学会的,谁也拿不走。”
从小好动的我,曾受“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传统观念影响,压抑自己爱动的身体。直到念了大学,脱离升学压力的桎梏,才又有机会找回“动”身体的快乐。后来去英国进修,更从身边无数热爱运动的朋友身上,看到“动”身体的好处。我曾泳渡日月潭、骑单车环岛、上武岭、完成520K双塔(富贵角灯塔—鹅銮鼻灯塔)的挑战。在身体力行中,不断验证“四肢发达、头脑才灵活”的道理。我也发现,每每坐在计算机前肠枯思竭、脑袋一片空白时,站起来走一走、动一动,甚至出去跑跑跳跳、骑骑车,总能引来女神缪思恩赐源源不绝的灵感。
由于亲身的体会,我常跟家长分享一个想法,与其买那么多玩具给孩子,又或者送孩子去学各种才艺,不如从小培养他对运动的喜好,在各种跑跳活动喜悦中长大的孩子,身体里会留下深刻的记忆,长大后也更能保持运动的习惯,受益终生。
舞蹈家许芳宜,在接受《康健杂志》的访问时表示:“当我的身体快乐了,心智就健康,心智健康才能专注、创造、享受生命。”她也同样提到3C产品对于现代人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许多人用惯3C产品等‘无感’的工具,人也变得无感,结果对于身体的感受只在病痛时觉得‘痛’,对它太不公平了。”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它喜欢动的方式,所以许芳宜建议:“不喜欢跳舞,那就跑步、快走、游泳吧!好好享受流汗、毛细孔打开的感受,用力伸懒腰、把嘴巴张到最大,就可以感受到肌肉紧绷再放松的感觉。”
如同许芳宜所强调:“让身体快乐,是生命最好的投资。”让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活动身体,并进一步建立使用肢体的自信,是父母可以给孩子最棒的生命礼物。
自在玩耍,无价的学习
有“幼儿教育之父”之称的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知名的俄国发展心理学家维高斯基(Lev Vygotsky)也强调,游戏中的孩童总有超越原本年龄的表现,好像比自己高出了一个头。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说“我思故我在”,对孩童而言,则是“我玩故我在”。孩子玩的时候全神贯注,充满创意与想象,即使玩到筋疲力尽也乐此不疲。
不急着长大,保有“空白”时光
《英国:创造力的学习》一书,介绍了英国最大的华德福学校如何滋养学童的创造力。学校里一位老师提到:“这里的小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们不必赶着长大,他们被准许当个小孩,而且可以当很久。” 不论晴雨,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要出去玩,因为那是童年最重要的工作;而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计算机技能,华德福的学生却等到十三岁才开始学。
台湾的《商业周刊》记者团,曾实地走访丹麦小学,当地一位受访记者说:“丹麦的孩子,有作为孩子的自由, 他们被允许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 而不是从小就逼迫他们学习技巧。”
带着孩子旅居欧洲五年的作者沈佳慧,在《没有边界的教室》书里探讨了德国父母的教养思维。她指出,德国的孩子拥有许多“空白”时光,家长不送孩子上补习班学才艺,他们希望孩子从小就要练习做决定,学会安排自己的空白时间,如此“才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玩”才是德国孩子的主修,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
玩乐嬉闹,增进社交能力
从生物演化的观点来看,对存活无益的行为,通常会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遭到淘汰。但自然界却处处可见动物间的玩乐行为,甚至不同种类的动物也能玩在一起。长久以来,许多科学家认为,小猫小狗等幼畜看似嬉闹的追逐、闪躲、扑抓行为,其实是狩猎捕食的技能练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对此有了不同的解读。
医学博士史都华.布朗(Stuart Brown)于著作《就是要玩》(Play: How It Shapes the Brain, Opens the Imagination, and Invigorates the Soul )中,以猫为例指出,即使被禁止嬉戏打闹,也不会降低其日后的狩猎能力,真正受到影响的,是与同类互动的社交能力。错失玩乐过程的群居哺乳动物无法区辨敌友,不知如何理解同类间交流的信号,进而产生不是过于激进,就是过于退缩的行为表现。
布朗博士认为,动物的玩闹打斗能帮助牠们学到“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称EQ)──亦即“能意识到他人的情绪状况,并采取适当反应的能力”。这些观察结果,应该也可为人类教养孩童的观念带来一些启发。
游戏中,孩子勇敢做自己
对于人类的玩乐行为,有学者主张,人之所以玩,是为了消耗过多的精力;但也有学者认为,人是为了乐趣、放松而玩,而放松的身心状态,有助于激发创造的灵感。
对孩子而言,游戏除可发挥创意外,还具备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游戏中的孩子可以自己做主,不须依附于大人之下。一般来说,开始有行动能力的孩子喜欢凡事“自己来”——自己开门、爬楼梯、穿衣服、绑鞋带,透过一件件独立完成的事,为自我建立掌控周遭世界的自信。而在游戏的情境中,孩子也同样拥有了平常没有的自主权。
近年来,台湾有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正视孩童自由玩乐的价值,不少幼儿园愿意给予孩童充分时间与空间自由游戏探索。但孩子能否无忧无虑地在玩耍中成长学习,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手里。
玩,真的很重要!不过,一切需要爸妈的支持和鼓励,孩子才能把握人生中重要的学习契机,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