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要让小孩“动”,不要怕小孩“脏”!舞蹈家许芳宜:身体快乐了,心智就健康!

对孩子而言,游戏除可发挥创意外,还具备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游戏中的孩子可以自己做主,不须依附于大人之下。一般来说,开始有行动能力的孩子喜欢凡事“自己来”——自己开门、爬楼梯、穿衣服、绑鞋带,透过一件件独立完成的事,为自我建立掌控周遭世界的自信。而在游戏的情境中,孩子也同样拥有了平常没有的自主权。

撰文:张丽玉、罗家玉
图片:Steve Slater@flickr, CC BY 2.0
原载:台湾《商业周刊》(网址

延伸信息

本文出自两位作者的新书:《游“戏”童年:扮戏x看戏x陪孩子玩出潜实力》,2015年2月4日台湾大好书屋出版。

英文的“Play”一词,涵义更为多样,除可翻译成“玩”之外,还代表“扮演”、“游戏”、“戏剧”、“剧本”等。因此,在“Play”多义的光谱里,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游戏与戏剧形式,例如:孕妇与胎儿间的假装游戏、孩童自发的想象游戏、说演故事、正式登台的剧场演出等,从随意即兴、形式自由、场地不拘的一端,到须重复排练以求完美演出的另一端,可说是包罗万象。无论是亲子间的游戏,或舞台上搬演的戏剧,对孩子的发展都有正面长远的影响。

玩游戏是人类最初的社交活动,可惜的是,长久以来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影响,不少台湾家长认为“玩=浪费时间”;而为了替孩子把握所谓的学习关键期,常以各式语言、才艺课程填满孩子的时间表,就怕他们虚度光阴、输在起跑点。

其实,“玩”才是孩子最无可取代的学习方式,爸妈则是孩子人生中的首要玩伴;陪孩子玩戏、扮戏、看戏,可以滋养孩子身体、情感、社会、认知等全人发展,是成长过程很重要的一环。

我在英国念书时,住的是校园里的家庭宿舍区,几乎天天都会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玩耍。这些不同国籍的孩子,没几个能以英语沟通,大多边说母语边比手画脚。“玩”成了他们的共通语言──扮家家酒、射水枪、踢足球、翻跟斗、堆沙丘,即使鸡同鸭讲,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这样的玩耍常持续到天色昏暗才结束,而英国的夏日天黑得特别慢,到了晚上八、九点,庭院里仍不时传出孩子追逐玩乐的欢笑声。

年纪、个性和文化背景相异的一群孩子,一整天相处下来,难免发生争执冲突。少了共通语言作为解决纷争的媒介,孩子反而可以用更丰富的表情与肢体语言,辅助有限的语汇表达想法。遇到难解的纠纷,有时孩子不免转向爸妈求助。家长通常听完孩子告状后会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很难过,但你要不要自己去跟他说?他可能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人际互动的问题,而非越俎代庖介入孩子的冲突之中,养成孩子依赖或仗势的心态。

结伴游戏,学习解读情绪感受

某次,我坐在庭院的长凳上晒太阳,院子里有几个小朋友追逐玩耍着,邻居家一个小女孩闻声而出,站在旁边静静看了好一会儿。我问她为何不过去一起玩,她摇摇头说:“因为他们不想跟我玩。”我不解地问道:“妳怎么知道他们不想跟妳玩?”她回答:“因为他们刚刚有看到我,可是马上就转过头去,然后讲话也变小声了。”我很讶异那么小的孩子,竟已能解读别人肢体动作所隐含的讯息。

眼神交会传递了重要的非语言沟通讯息,然而现在的孩子被越来越多的3C产品围绕,跟他们眼神交会的不是人,而是电子屏幕。数字媒体并非全然不具教育价值,但极易受3C产品声光刺激吸引的孩童,目光一旦被屏幕吸住上了瘾,便很难转移。已有研究显示,如此黏着电子装置,缺乏与人眼神交会、面对面互动的结果,让孩童无法精确解读真实世界里人们的情绪与感受。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两组十一至十二岁孩童为对象进行实验。其中一组五十一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户外夏令营,营队期间不可使用任何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另一组五十四名学生则过着和平常一样上网、滑手机、看电视的生活。两组学生于实验前后,皆看过四十八张包括快乐、悲伤、生气、害怕等各种情绪的人脸照片,以及演员互动演出不同情绪的影片。学生看完后,须辨识其中人物所表达的感觉和情绪。测验结果显示,远离屏幕五天的学生,解读脸部表情和非语言情绪线索的能力,相较于另一组照常作息的学生,有显著进步。

这项研究发现指出,非语言情绪线索的掌握,无法从屏幕上学到。过度使用3C产品,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会降低对他人情绪的感受力,逐渐丧失重要的社交技巧。由此可知,童年一定要有玩伴!结伴的游戏,提供了孩子与同侪接触的机会。与不同个性玩伴相处磨合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懂得如何察言观色、洞察他人情绪感受,学会调整应对进退的分寸。

身体学会的,谁也拿不走

人生为动物,本就好动,尤其对事物满怀好奇的孩童更是停不下来。他们正在成长的小小身躯里,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渴望,所有大小肌肉、骨骼、关节、平衡感、协调力的发展,都需要透过“动”来达成。除非累了, 孩子很难抵挡“动”的召唤,就像我们无法叫肚子不饿一样。

放手去玩,肢体感官更敏锐

在英国时,我常看到孩子在草地上、泥土堆里玩得全身脏兮兮,却不见家长喝止。有次在爱丁堡近郊的自然公园里,几个孩子把小山丘当溜滑梯,不是用屁股坐着滑下来,就是趴着把胸口当滑板溜。下坡途中碰到坑洞,还会踉跄前滚翻好几圈,但也没人喊痛不玩了,反而是一阵惊呼大笑之后,又手脚并用地爬回坡顶,争先恐后往下滑。整个下午几乎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孩童在攀、爬、坐、滑、跑、跳、滚、翻、抓、握之中,对于肢体的掌控越来越精熟,感官觉知也更形敏锐。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