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学习的斑斓世界——华德福教学手册》,植物板块

我们就是要在过程中让相关学科,能够抒发其特点的科目都参与进来,进行全方位学习。 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让孩子认识到外在世界之中有着因果的关系,为他们下一步智性理性的发展通过感知和想象打基础。如英国华德福教师科瓦奇在《植物》一书中所谈到的,“给予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满足他们的情感、想象力及孩子懂得的诗意。只提供单调的知识,会使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枯萎,死亡!”。

撰文:2014年12月6日   配图在线图辑之五年级植物

四川这边出版社朋友相邀,最近在发动国内有华德福实践与体念的小学教师同仁们在编一本《学习的斑斓世界——华德福教学手册》,通过该书尝试把华德福课程的丰富多彩,学理的条络清晰,实践的无限创造,通过中国华德福老师们近十年艰巨又扎实的工作案例展现出来。全书分主要内容是1-8年级主题教学板块介绍,共40个板块。除课程简介外,1-8年级,每个年级5个代表性主题教学板块。从学科来说,涵盖语文、数学、史地、艺术、体育、物化、舞蹈、园艺等科目,其中包括华德福特色的科目:湿水彩、形线画、优律司美。希望有面、有线、有立体。华德福世界是第一本这样的书。

下面是我根据自己教学写的五年级代表板块《植物》。

植物板块

“为什么不像花一样跳个舞?”

“为什么不听听树的心跳?”

于是一天孩子们被分成五组,随着音乐的节奏,穿着优律思美鞋在光滑的木地板上开合,真的像花一样收拢,放开。而另一天在早上主课的时间,做完晨颂的短诗“我看世界中/有灿烂阳光/有闪耀星辰/有石头陈列/有植株生长⋯⋯”,以及聆听两位同学昨天自己做的植物的短诗后,他们被安排到校园中,每人找到一棵大树,拥抱着,静静的,听树的心跳。

像这种感受性的学习,是植物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植物的学习远不止这些。

“五年级这是青春期风暴来临前相对平静的时期。从学生跑步与体操中可以看出优雅与和谐。这正是研究植物的好机会,因为植物的生长与动态体现出其外形美、姿态美、颜色美。尊敬、感激、有趣的感觉需要渗透到主课中,并加深学生作为地球生物的敏锐感.”

“研究植物要求安静,准确的观察力,感受其成长,欣赏其外形的转化,结构的变化。歌德的植物研究和现代研究对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国际大纲》五年级植物)

国际大纲是指《施泰纳华德福课程的教育任务和内容》(the Educational Tasks and Content of the Steiner Waldorf Curriculum)

大纲谈到两个东西,在五年级植物的学习中非常重要,一个是感受,包括审美感受;另一个就是观察。客观观察。而这两者,是了解主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而五年级的孩子,也是这两者达到的一种平衡,优美,健康,能投入地工作和尽情地感受,而这种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内在世界风暴迭起,外在世界现实卷席而来。

像低年级一样 ,可以从体验和感受开始,事实上,华德福教育的所谓黄金律之一就是从体验和感受入手。如有的老师用《植物为什么不会走路》的故事作为植物教学的第一课。这个故事以动物的动和植物不动开始,当老师讲到“树不高兴了,鸟飞来想落脚停息,树转身走开”时,孩子们的惊讶和兴奋全部写在脸上。这是他们非常熟稔的本领,发挥想象力,感受力。

而观察,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却完全是新鲜的内容。因为孩子的意识发展以前是模糊的,从三年级开始,自我意识可以说真正开动起来,进行内在的工作,到五年级,孩子现在开始对外部世界清晰起来,能够真正观察——“看”周遭的世界了。

培养准确的观察力是困难的,一方面我们比较难静下心来真正细致的观察一个植株, 把自己客观化——我们总是生活在我们的观念和感受中,就如同弗朗西斯·培根说的 各种假象;另一方面,我大胆猜测,也许是中国人的情感感受性更强,更难客观地“分”,把自己从客观世界分离出来,我说中国人是“人情”与“天道”,西方人是“自我”与“世界”。也许我们的“万物有情”使我们分离不够,更难形成科学性的概念吧。所谓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当然,这是一说。我自己在英格兰华德福师范培训时,刚开始学歌德植物观察,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观察起,并也完全不懂有何作用,盯着一个植株看几分钟就足够了,哪里需要几十分钟,数周时间?也难怪我,智慧如王阳明守仁先生,也格竹7日,格不出什么东西来,最后大病一场!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