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基於適量閱讀的原則(過量的內容不利於消化),我們將長的章節分為幾個部分發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說明。本篇為第四章第六部分(更多內容請閱讀《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專題頁)。如果您願意,請協助傳播;如果您喜歡,可以點文後的讚賞鏈接,請譯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別說明:《自由的哲學》中文連載所有內容均由譯者授權發布,僅供學習,嚴禁轉載。
專題:《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葉工作室)
第四章 作為感知所得的世界 (6/6)
[437] 此外,在整個推論中還存在一個缺口。我正處於這樣的位置:我跟隨自身機體中的過程來到大腦中的過程,儘管當我越趨近大腦核心過程時,我的認定就越成為一種假想。外部觀察的通路隨著大腦過程而終止,更確切地說,它其實是終止於此處:當我在藉助物理、化學等輔助工具和方法來檢測大腦時,我所能感知到的。而內在觀察的通路則始於感覺,直至由感覺素材構建起的事物。在由大腦過程轉變為感覺的時候,觀察通路被中斷了。
[438] 相對於天真意識的觀點,即所謂的「樸素實在主義」{naive Realismus},這裡所描述的思考方式,被稱為「批判唯心主義」{kritischen Idealismus}。後者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將其中一種感知所得視作圖景;而在對待另一種感知所得時,卻像其所駁斥的樸素實在主義一樣,理所當然地將其接受。批判唯心主義試圖證明感知所得具有圖景的屬性,卻天真地將人自身機體的感知所得視作客觀確鑿的事實。不僅如此,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將兩個觀察領域混為一談,而其間找不到任何關聯。
[439] 只有當批判唯心主義以樸素實在的方式,將其自身機體作為客觀存在來接納,他們才能反駁樸素實在主義。一旦當他們意識到,對其自身機體的感知所得,與那些被樸素實在主義者認定為客觀存在的感知所得完全一樣時,他們就無法再將前者作為其理論的堅實基礎了。他們似乎也必須將其主體有機組織視作純粹的圖景綜合體。但因此,認為被感知的世界內容是由精神機體引起的這一考量,便不再具有可能性了。我們似乎也必須接受,對「色彩」之圖景僅僅是對「眼睛」之圖景的一個「修改」。而所謂的批判唯心主義,若不借用樸素實在主義,便無法證明自己。只有當樸素實在主義的自身前提,在另一領域未經驗證但仍被視作有效時,它才可被反駁。
[440] 而這一點是肯定的:在感知領域內的研究,無法證明批判唯心主義的觀點,也因此無法剝離感知所得的客觀屬性。
[441] 同樣,也不能將「所感知到的世界是我的圖景」這一理論視作顯而易見,而無需任何證明。叔本華{Schopenhauer}的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i]是用這樣的語句開篇的:
[442] 「世界是我的圖景{Vorstellung/表象}[ii]:——這是一個真理,對於任何一個生活著和認知著的生命存有都有效的真理;儘管只有人,能將其納入反思、抽象的意識中。並且,要是人真的這樣做了,那麼在他身上就有了哲學式的慎思。於是,他就會清楚而確切地明白,他不認識什麼太陽,什麼地球,而永遠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見太陽;永遠只是手,是手感觸著地球;他就會明白圍繞著他的這個世界只是作為圖景而存在。也就是說,世界無一例外地只處於一種與「他者」的關係中:「他者」對其進行著圖景化,該「圖景化者」便是人自身。——如果有一個真理可以先驗地說將出來,那就是這一真理,因為這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經驗所同具的那一形式之陳述。它比其他一切,比時間、空間、因果律等更為普遍,因為所有這些都要以它為前提……」
[443] 這一整段,在我前述事實面前就無法成立:眼睛和手,就像太陽和地球一樣,同屬於感知所得。以叔本華的意思,並借用他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反駁:看見太陽的我的眼睛,感觸地球的我的手,就像太陽和地球一樣,都是我的圖景。因此,無需更多闡述,就能廢除這一理論。因為,只有通過我真實的眼睛和真實的手,才能擁有對太陽和地球的圖景——作為自身之「修改」。而我對眼睛和手的圖景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批判唯心主義也僅能就此進行陳述。
[444] 想要理解感知所得與圖景之間的關係,批判唯心主義是完全不適宜的。它無法明確區分,在感知過程中感知所得上發生了什麼,和它在被感知前什麼東西已必然存於其中[iii]。就此,我們必須辟出另一條路徑。
(翻譯:王欣 校對:伍丹)
◂ 第四章完 ▸
小通知:因子葉工作室放春假,《自由的哲學》翻譯更新暫停兩次,分別是3月31日和4月7日。我們會從4月14日開始,繼續更新第五章,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掃碼關注ChildLeaf公眾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討論
[i]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美學家,唯意志論代表之一。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著於1818年。
[ii] 關於Vorstellung一詞的翻譯,參見第四章(3/6)注釋[ii]。
[iii] 見[42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