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溝通是「讀到對方的心」、「讀懂對方的心」,而這需要時間醞釀,更需要彼此付出。如果「溝通」只有「溝」存在,而無法「通」下去、沒有東西願意被「通」,那麼互動就會因此中斷,而讓彼此之間的疙瘩愈來愈大。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5年6月9日
「稱呼長輩」不見得攸關「家教」: 「稱呼長輩」只是一個動作,區區一個動作如何含括、表達「『家教』可以含括、表達的」? 「稱呼長輩」不必然得與「家教」有連坐關係;事實上,「稱呼長輩」與「家教」相關的程度,與一個家族對「面子」重視的程度有等比關係。
「稱呼」,還不及「寒暄」,「寒暄」至少表達了某程度上「『表面式』的『關心』與『問候』」;但如果關心只是表面的,就不夠真實,還不如不要關心。真正的溝通是「讀到對方的心」、「讀懂對方的心」,而這需要時間醞釀,更需要彼此付出。如果「溝通」只有「溝」存在,而無法「通」下去、沒有東西願意被「通」,那麼互動就會因此中斷,而讓彼此之間的疙瘩愈來愈大。
「稱呼」(長輩)當然是必要的,但這需要之前雙方都做好功課,不是長輩單方面的「要求」與「以為」: 長輩與晚輩,除了血緣與位階外,有真實的連結嗎? 尤其是感情上的? 如果晚輩無法感受到長輩的關懷與慈愛,自然也會仿效長輩的冷淡與無情;這種情況下的招呼,可能比不招呼來得更糟糕,因為當中負面性的星芒能量,可能讓這種招呼更適得其反。更何況,如果僅僅一句稱呼,就能敷衍掉所有晚輩對長輩的關心;那這種關心,也未免也太廉價了。真正的關心,絕不應僅止於稱呼,應該還有後續性,更多的行動與愛。
至於「培養(孩子的)習慣」,什麼叫做「習慣」? 「習慣」會讓人麻痹、讓人失去覺知,所以人才能「習慣」,但「習慣」對人最大的弊病,就在於讓人「看不到」: 因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所以「習以為常」。但,你不是孩子(自己),孩子的命運不是你的命運;憑什麼要由你決定他該有什麼「習慣」? 更何況,在你要培養他的習慣之前,孩子本身就攜帶了轉世的習慣。習慣是要擺脫的,不是要加諸的。所以,如果你真的那麼想要「培養」,就請你培養不會阻礙孩子真正生命道路的習慣。
「家教」,在注重「承傳」的漢族文化中,儼然是家庭系統的「延續」、「光輝」與「生命」:沒有「家教」,彷佛就無以為「家」。但「家教」教出來的,應該是一種家族性的、融通性的普遍基準,而不是規則,讓人綁手綁腳、動輒得咎。基準提供參考線,容許個人性的變異與發揮;規則卻會「『吃』人」與「『廢』人」,對人的「箝制」大於「擴展」。
「家教」雖然攸關禮數、面子、榮光與家族的「傳統」,但時代潮流會興、會廢,「家教」也應該具有順應時代的彈性,必要時「與『時』俱進」。
真正的「家教」,其實在「不『教』而『育』」里。父母、家庭就是家教∕教育本身,因為孩子仿化著他所在的環境。教育從來都是全方位的,絕對不會只在口頭上的「耳提面命」與「訓斥」。如果父母或家庭(的表現)能給出孩子願意孺慕的動機,孩子由衷希望自己也能展現出父母或家庭中的某部分的特質,這就是成功的「家教」。當然,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家教」: 子女因為無法認同父母或家庭的行徑,而刻意選擇相反於他們的路徑……如果這種刻意規避「讓自己『肖似』家庭」,能讓孩子成為「更『接近』自己的『自己』」,那也算成功的——因為父母、家庭的表現,讓孩子勇敢選擇了不去重蹈覆轍。
「家教」弔詭的地方在於: 你教的,孩子不一定有意願去學、去接受;你不教的,孩子反而被濡染得很快、很深。孩子不一定會在所有父母所預期、規劃的地方學習。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父母與家庭才應該在所有細節上保持意識,而不是只把「要求」與「關注」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既然名之為「家教」,就是整個家族或家庭的事。如果還想要孩子養成被「家教」出的「『好』習慣」,那在「約『定』俗『成』」之前,請務必讓這樣的「家教」尊重、照顧到所有家庭的份子,無論老少尊卑。如果只單方面顧慮到尊長,就是偏頗的禮教。
「禮」是一種基本的相互尊重——如果當中有任何一方不舒服,就明顯「失之於『禮』」,就不是真正的「禮」,而是以「禮」之名行欺壓、侵凌之實。真正的「禮」發乎「『內』心」。「心」中願意、自發性的感恩,才是真正的「禮」。
「家教」的根本,在家族中的每個成員/個人身上。所以「家教」不「家教」,真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每個成員是否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果每個人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有深刻的意識與覺知,不刻意強調家教,也會很有家教;如果不是,再怎麼刻意、努力家教,終是蠻夷。
「家教」之道無它,「教好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