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基於適量閱讀的原則(過量的內容不利於消化),我們將長的章節分為幾個部分發布(每周五更新一篇),特此說明。本篇為第四章第一部分(更多內容請閱讀《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專題頁)。如果您願意,請協助傳播;如果您喜歡,可以點文後的讚賞鏈接,請譯者喝杯咖啡或清茶。
特別說明:《自由的哲學》中文連載所有內容均由譯者授權發布,僅供學習,嚴禁轉載。
專題:《自由的哲學》中文版連載
出品:ChildLeaf Studio(子葉工作室)
第四章 作為感知所得[i]的世界 (1/6)
[401] 通過思考,產生了概念與觀念。概念是什麼,無法用言語來表述。言語僅能使人注意到,人擁有概念這一事實。當人看著一棵樹,思考會對他的觀察作出反應。他為觀察對象附加了一個思維對應體,並認為這個對象與其思維對應體是互屬的。當對象從觀察視野消失,則僅剩下其思維對應體。後者就是對象的概念。我們的經驗越豐富,我們對於概念的累積也就越多。概念絕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它們會聯結成一個有序的整體。比如「有機體」這一概念,就會與「有序生長、發展」等另一些概念聯繫起來。由其它單個物體構建的概念完全地融合、疊加在一起。我對獅子形成的所有概念,疊加到「獅子」這一總體概念上。任何單一概念便以這種方式聯結成一個完整的概念體系,其中每個概念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觀念與概念在質上是沒有區別的,觀念僅是更全面、更飽和、更豐富的概念。這裡我必須著重指出一點,請大家注意到:我將思考作為我的出發點,而非概念與觀念,因為後兩者是通過思考才獲得的,它們已經以思考為前提了。關於這一點,不能將我之前關於思考具有自性支撐、自性確定的屬性之論述,簡單地轉嫁到概念上來。(我之所以明確地指出這一點,正是因為在這一點上我與黑格爾不同,他是將概念設為首要和本原的。)
[402] 概念無法僅通過觀察而獲得。這一點可由以下事實得到說明:成長中的人是緩慢地、逐漸地形成對周遭事物的概念。概念是被附加於觀察之上的。
[403] 一位當代備受推崇的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ii],曾就我們對觀察回應時進行的精神過程,作了如下描述:
[404] 「當我們於九月天在田間散步時,聽到幾碼遠處有個地方在沙沙作響,在傳來聲響的溝渠邊,好似有雜草在晃動,我們很有可能就會轉向那個位置一探究竟,到底是什麼引起了這樣的聲響和動靜。當我們靠近並看到一隻山鶉正在溝里拍打翅膀時,我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我們得到了一樣被稱為現象之解釋的東西。請注意,這種解釋相當於如下內容: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曾無數次地經驗到,處於靜態位置的小個物體的騷動,是伴隨著所處其中的其它物體之活動造成的,並且我們已歸納出這種騷動與這種活動間的關係。於是,一旦當我們看到有一個實例呈現這樣一種關係時,我們就認定了對這一特定騷動的解釋。」
[405] 更為細緻的分析表明,實際情況與上文所述大相徑庭。當我聽到一陣聲響,我會首先尋找對應於這一觀察的概念。正是這一概念才引領我超越了聲響。也有人到此不再深究,他聽到了聲響並滿足於此。但通過我的進一步思索,我很清晰地認識到,我是將該聲響作為作用結果來理解的。即,只有當我將作用結果的概念與對聲響的感知聯繫起來時,才促使我超越單一的觀察,去探求背後的成因。結果的概念召喚原因的概念,然後我開始尋求引起這一結果的對象,最後我看到了山鶉這一形象。可是這些概念、原因與結果,無論它們涉及多少實例,我是無法僅通過單純的觀察來獲得的。是觀察引起了思考,而正是思考給我指明了路徑,將單個體驗相互關聯起來。
[406] 若我們從「嚴格的客觀科學」這一層面來要求,即,只從觀察來獲取內容。那麼與此同時,我們就必須摒棄所有思考活動。因為正是思考,憑藉其本質屬性超越了觀察。
[407] 現在我們把討論從思考轉向從事思考活動的生命存有。因為正是藉此,思考才得以與觀察相結合。人的意識就是一個舞台,概念與觀察在此相遇,相互關聯。也經由這一點,人的意識被賦予其特性,它是思考與觀察間的媒介。只要人觀察一個對象,對象看上去就像是被動給到的;而只要他一思考,在他看來自己就是積極主動的。他將對象視作客體,而將自己視作思考著的主體。由於他將他的思考指向觀察,於是他就有了對客體的意識;又由於他將思考指向其自身,於是又有了對自己的意識或自我意識。人的意識必然同時也是自我意識,因為它是一種思考著的意識。當思考將注意力投向其自身活動時,它便有了只屬於它的本質,即,其主體同時也兼具客體性,能被視作對象。
[408] 然而,一定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我們只有藉助于思考,才能將自己確定為主體,並與客體相對立。因此,思考絕不能被視作單純的主體活動來把握。思考超越了主體和客體,是思考構建了這兩個概念,就像它構建其它所有概念一樣。當我們作為思考著的主體,將概念與客體相關聯時,我們不可將這樣的關聯視作純粹的主體性來理解。並非是主體作出了這樣的關聯,而是思考。主體並非因其是主體,從而才思考的;更確切地說,是因其具有思考這樣的能力,其自身看起來才成了主體。所以,作為一種思考著的生命存有,人所從事的這項活動就不僅僅具有主體性,更確切地說,它既非主體性的,亦非客體性的,而是超越了這兩個概念的。我絕不能說,是我個人的主體在思考;其實,是我的主體因思考之恩典而存在。就此說來,思考是這樣一種元素,它會引領我走出自身,並將我與客體關聯起來。但與此同時,它也會將我與客體分離開來,通過使我成為主體的方式,與客體對立。
[409] 人的二元性基於以下兩點:他思考,並以此涵蓋他自身及餘下的世界;但與此同時,他又藉助思考,將自己設定為與世間萬物相對立的個體。
[410] 下一步我們必須要自問:一直以來只是被我們簡單地視作觀察客體的其它元素,是如何進入我們的意識,並在其中與思考相遇的?
[411]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將已經通過思考被帶入的一切內容,從我們的觀察領域剔除出去。因為,通常我們當下的意識內容,早已以多樣的方式與各種概念交織在一起。
[412] 我們來設想一下,一個發育完全的人類智能,源於空無地出現,面對這個世界。那麼,在他啟動思考之前,他所察覺到的僅是純粹的觀察內容。世界以純然無關聯的感覺客體之聚集,展現在他面前:顏色、聲音、壓力感、溫暖感,味覺與嗅覺,以及愉悅和痛苦的感覺。這樣的聚集物,是純粹的、剝離思考的觀察內容。與之相對的則是思考活動,一旦讓它找到一個切入點,它就準備好施展它的活動。經驗立刻告訴我們確實如此。思考具備條件,將某個觀察元素與其它元素關聯起來。它能將一些特定的概念與這些元素聯接起來,進而將它們帶入一種關係。我們已在前文讀到,如何將一個遇到的聲響與另外一些觀察,經由將前者視為後者的作用結果,而將它們關聯起來。
[413] 如果我們現在還能記得,思考活動絕不能僅僅作為一個主體活動來領悟的話,那麼我們就無法試著去相信,這些通過思考而構建起來的關係,僅僅具有主體有效性。
(翻譯:王欣 校對:伍丹)
◂ 未完待續 ▸
掃碼關注ChildLeaf公眾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討論
[i] 第四章德文標題為Die Welt als Wahrnehmung。Wahrnehmung這一德語辭彙,在本書兩個重要的英譯本中(1964年Wilson版和1995年Lipson版),都被創造性地翻譯成percept一詞,而沒有遵循哲學翻譯傳統,直接與perception(知覺)一詞對應。此中用意,源於對書中所論述人之認識過程的精微解剖和各階段概念的精準把握。該中譯本嘗試用「感知所得」這一描述性語彙來與Wahrnehmung/percept對應,而沒有沿用「知覺」這一術語。「知覺」在漢語中的涵義有時會更廣、更雜,可能會引起一些誤讀。讀者若覺得「感知所得」不合適,也可嘗試用「知覺」這一概念代入,但請注意它在本書中表達的範疇與邊界。相應地,Wahrnehmung的動詞形式wahrnehmen(perceive,表感知行為、動作)則譯為「感知」。(譯者注)
[ii] 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實證主義主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