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如何把科學帶到華德福學校呢?

歌德式觀察提供另一種測量科學及觀看的自由,沒有任何實驗可以證明所有,而孩子式的思考,發現了有趣的細節,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讓感受鮮活帶來新視野及觀點。

編者注:本文作者為台灣善美真華德福學校工作,本文是她參加由葛拉漢老師(Graham Charles Kennish)講授的「華德福科學教師培訓」(信息)後分享的心得,與諸位教師分享。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Chiajung Hsu(FB
撰文:2017年2月14日

觀看事物時,產生了有趣的念頭,因而想去探究背後的價值(意義),與過往的經驗.論述產生衝突引發反思,生起了一個想法形成了概念,進而以實驗性的方式去證實,這就是科學的脈絡,科學形成科技,如同飛機製造前先有了想法(想如鳥兒展翅高飛),因而運用了各種技術去克服而實現想法並成為產品,讓人使用也產生了共鳴,對世界有了價值。

科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長久以來科學想要了解物質的方式,似乎都使用裂解.分解(分離)的方式來證明,這種思惟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也可能是另一個問題,分離方式(測量)提供了可量測,所有都是可以測量來證實的,測量證實了我的想法與論述,個體性發現了真實,你可以不用我是專家就相信我所說是,因為證據會說話,新的權威建立,產生新的自由,全新的權威宣告了一切,但代表一切真實嗎?科學主義者常把科學認為是固定不變眼見為憑,證據代表一切且是唯一的,但實驗性的誤差、切入觀點不同,推理而來的證據,僅是推理而來的,是部份的真實,這對於無生命的物質或許沒有影響,但對於活生生的如植物、動物,則會產生變動式的結果,量測的結果讓人無法確信。

科學理論通常有多種模式同時存在,但通常我們只想單一化,例如,光粒子論VS光波動論,因看待光的方式不同,依賴的儀器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預期」效果,觀者涉(攝)入其中,就影響了其本質,(我們無法逃離自已,總是要進入觀,才能見到,也影響了本質)。光照亮一切,但也難以察覺其存在,當我們尋找光時,是看見其被照物(光變成被看到的狀態,但不是光的本質)。

科學創造了新的科技,但當不能用心感受,不給予實際的經驗及過程中所做的一切去經驗去感受,那孩子的思考變成朝向智性,也把孩子的心抽離,忘卻了我們是與自然合一的,發展出純粹為了證實,為了創作而做的結果,雖創造出強大的科技產物,但也破壞著環境。

形塑科學的過程是有彈性的,當進入課堂內容時卻硬化了,給予孩子應該是活生生的,保護孩子的心魂,任何偉大的科學家產生理論前,都是一直在擴充他自已的視野,感知一直比我們看到的多;如何避免僵化呢?所有的知識透過自我轉化、藝術化更新,轉化了心魂產生了全新的力量,內在的自我成長帶來活化,與孩子共同學習,課程內容是優或差僅是一項載具,應是帶給孩子有生命力的經驗與學習過程,學習人性豐富生命,接納彼此間的不同。

如何把科學帶到華德福學校呢?

不要太早把整體區分開來,因一旦進入科學課程時,區分是重要的,分離性及心涉入,同時孩子用新的態度來看待,過往整體性的種子影響著其往後的世界觀,整體合一的感受是溫暖包容的,分離讓人覺察到自已及「自由」,知道你我的不同。

歌德式觀察提供另一種測量科學及觀看的自由,沒有任何實驗可以證明所有,而孩子式的思考,發現了有趣的細節,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讓感受鮮活帶來新視野及觀點。

華德福教育科學課程全覽介紹

  • 幼兒園時,最純粹的觀察,孩子觀察物品時,聚精會神完完全全地被吸入其中,老師的角色就是分享孩子看到的喜悅,見證這個時刻就夠了。幼兒期的孩子發展模仿力,對所教的事物有很強的連結性,感受季節變化及慶典帶來此時此刻感,清晰穩定的節奏,重覆且精細培育孩子的科學及與大自然相處能力。
  • 一年級時,生態科學前導,自然故事及童話故事,讓孩子與其合一,關懷動物植物,有生態圈整體的概念,故事裡人與動物是可以溝通的,青蛙變成王子的轉變與形變,如同化學反應般自然而成,逐漸地孩子由聽懂動物講話,轉變成動物不會說話的態度,代表著孩子長大,形成另一種能力。
  • 二年級時,分離感產生,此時透過聖人故事,保有與自然的連結及真實分離的能力。
  • 三年級時,進入九歲危機,開始經歷人與自然分離的過程,介紹從人與動物開始,把動物的形、生活形態、跟自然環境的關連介紹給孩子,讓孩子自我更加清晰及知道在世界的位置與任務。
  • 四年級時,自我初步進入,人與動物為主軸,逐漸轉換為介紹人類的特質,與動物不同之處,認知自已有著動物般的身軀,但不同在於自我的入住。
  • 五年級時,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平衡性及美感的建立,課程帶入植物學,以整體觀的方式進入,介紹植物優雅靜止穩定及傳花受粉,輕輕碰觸兩性關係,迎向青春期的到來。
  • 六年級時,全新的覺醒,孩子與其相遇,產生全新的力量,自已想要做、想要體驗,是進入科學課程的好時期,引導孩子觀察及觀察到衝突,如何達到平衡呢?
  • 七、八年級時,深化所學,探索所經驗現象的法則,及如何運用這些法則呢?
  • 九年級時,星辰身誕生,另一種玩,區分兩極性,孩子正處於兩極性的狀態,介紹物理學冷、熱現象,此時剛好是孩子的狀態,內在的轉變著,孩子要學習如何駕御這充滿力量的力量,任其奔跑跳躍。
  • 十年級時,比例、平衡的感知,思考結晶化,學習化學結晶,過程中體悟,如何才能形成美麗及平衡清徹的結晶體,需耐心等待,將很熱的物質用緩慢且穩定的速度將其冷卻,若快速將其冷卻則會產生很多細碎的結晶體。
  • 十一年級時,走出學校、看見世界,天文學、基因學帶入,此時孩子的思考力已強化,看待現有的知識、理論,對照歷史演變的角度,發展思索及旁觀清徹力。
  • 十二年級時,回顧所學,綜觀式的世界觀,帶領學生探究更深的理論,了解目前科學延伸帶來科技的助益與衡擊,保有彈性從中學習找到自我及自我與世界的連結。

感謝葛拉漢老師帶來全新的科學觀與人智學融入實際教學的務實經歷分享及哲理性的思索能力,深刻的經驗與情感交融,熱情的教授與學習耐力。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