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本質是愛、奉獻和謙遜——它們也指那些超越這個世界獨立存在的事物,它們會讓人更加接近自己的高我。一個人不要因為研究了神的法則,就依照神的意圖來行事,而是要依照自己的洞見。
編者注:本文為《Observing the Class Observing the Children》文集第十一篇,該文集共有十五篇文章構成,較為全面的介紹兒童觀察的實施。
本文由HiWaldorf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作者:Lorenzo Bavagli
英譯:Genie Sakaguchi
漢譯: Siewoon
魯道夫·施泰納的傳記圍繞著兩個觀點:知識和自由。知識基於自由,也最終因為自由而到達巔峰。愛是自由的源泉,也只愛才能最終讓人獲得自由。
彩虹鏡像著人類的愛與衝突。仔細想想,你就會知道:在色彩斑斕的反射中,我們才有了生命。——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分
對施泰納來說,知識總是披著神秘的宗教外衣,知識的獲得,從頭到尾就是神的出現。對現實中的想法產生意識,是人類真正的聖餐儀式(CW1 歌德 《自然科學著作》1887年)。在現實中,生命被思維概念充斥著,而同時,生命也被神附著著(CW4 《自由的哲學》1893年)。人智學是一條知識的路徑,這條路徑會引導人類內在的靈性存有,走向宇宙中的靈性存有(CW26 人智學指導原則 1924年)。
自由的本質是愛、奉獻和謙遜——它們也指那些超越這個世界獨立存在的事物,它們會讓人更加接近自己的高我。一個人不要因為研究了神的法則,就依照神的意圖來行事,而是要依照自己的洞見。因為在他自己的洞見中,活著神的意圖(CW2 《歌德世界觀的認識論大綱》1886年)。只有出於愛的行為才是道德的。只有為了愛而行動的人,為了客觀真相而奉獻的人,他們的行動才是真正自由的(CW1 1887年)。在地球進化史上,耶穌受難事件是自由的、愛的宇宙行為。人類為獲得那份理解而吶喊,而那份理解只能因愛而獲得(CW26 1924年)。
任何人只要看一看魯道夫·施泰納的公眾生活,就能很容易地發現,他前半生(1883年-1904年)的驅動力就是知識這個觀點,而後半生(1904年-1925年)則由愛的觀點主導。他的人生分為兩部分,每部分都是二十一年,這兩個部分在1904年這一年的縱軸上彼此鏡像。1904年是一條軸線,圍繞著它,魯道夫·施泰納生命中的永恆化作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時間立於永恆的面貌之前,即那永恆的當下:「我心魂的進化歇於這樣的事實,我在最隱秘的、真誠的、知識的喜悅中,立於神秘的耶穌受難地之前。」(CW28 《我的生平》 1923年)
在這個舉世矚目的事實之光中,人可以說由兩股流動組成:一股流動來自過去,匆忙地奔向未來;而另一股流動來自未來,努力地流向過去。來自過去的那股流動是知識之流,通過這股流動,人類在這個世界的基礎上立足紮根;來自未來的那股流動是愛之流,通過這股流動,人類在這個世界的基礎上逐漸成長。這一觀察,使人想起Paul Klee的一副名為「新天使」的畫作,上面有一段Walter Benjamin的名言:「這幅畫畫得是,一位天使看起來即將要離開他所凝視的東西。這是歷史天使必須要面對的。他的臉朝向過去。一連串事件發生在他眼前的某個地方,他只看到了那唯一的一場災難,成堆成堆的殘骸投擲在他的腳下。天使想留下來,叫醒死去的人們,整理所有毀壞的東西。但是一場風暴從天堂吹來,擋住了天使的翅膀,風暴如此強烈,使得天使無法靠近他們。這場風暴迫使他無法抗拒地轉身走向未來……我們把這場風暴叫作進化。」
但是我們還是能從另一條路徑上看到歷史天使。天堂並不在過去,而在未來。風暴並沒有驅趕天使,相反地,卻在拉他。拉拽天使的力量就是愛,愛從遙遠的未來作用於天使。天使沒有穿越時光,相反地,是時光穿越了天使,而天使站在永恆的當下向後看著。人類存在的偉大秘密,即現在讓一切成為可能的偉大秘密是:如何讓知識變成愛,知識又如何從愛出發持續不斷地更新自己?我們也可以這樣表達:「自由的科學」如何變成「自由的現實」?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找到施泰納所指的這兩個方面(知識和自由):它們在施泰納的生命中,也進一步清晰地得到了驗證,他的一生可以整體作為一個範例。知識和自由在生命中每一個清醒的時刻,都可以找到,因為知識總是會進入到行動中,而行動也會帶來知識。我們無法通過知識,而要通過行動才能改變世界。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我們不想改變世界,我們就不要行動。
對天使真正的觀察之眼來說,世界大背景不僅僅是以一系列災難的面貌出現,同時,它還以一塊有秩序的、充滿智慧的、且由隱形的和諧編織而成的布景的面貌出現。那些接近我們的知識,到達存有的領域,在這些存有的領域裡,所有的關係都浮現出來,知識伴隨著它的主題和了解它的人進一步被轉化。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法制,往深里探究,不過是塑形的意志以法制這一面貌顯現出來而已。
根據施泰納的思想,自然法則在現實中、在鮮活的不同層次的存有之間的關係中。而且,觀察之眼越能適應這個世界的塑形意志,它就越能抓住這股力量並被它所推動。智慧的意志變成愛,來自未來的愛與智慧相遇。愛接納過去也擁抱未來,對我們而言,是愛讓知識轉化為行動成為可能。
本文註解:
- 引用魯道夫·施泰納自傳的那段譯文出處: http://wn.rsarchive.org/Books/GA028/TSoML/GA028_c26. html;mark=210,38,57#WN_markFeb. 7, 2012.
- 引述Walter Benjamin的那段譯文出處: http://epc.buffalo.edu/ authors/bernstein/shadowtime/wb-thesis.html, Feb. 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