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打開自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心靈生病的孩子與成人。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10月1日
孩子會(習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因為大人也不那麼走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因為習慣、適應工商產業與文化下的孤獨,提早獨立而與世界疏離。
孩子會太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因為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成人(特別是父母)也沒有(真實)走進孩子的世界:在孩子七歲前,乙太(體)仍與父母(特別是母親)相連、親附時,如果堅持在就寢上三歲以前分床、七歲以前分房,對孩子是相當殘忍的——孩子被強迫提前/提早獨立於不應獨立之時,造成孩子「『不(夠)成熟』的『獨立』」;這樣必須早熟卻未熟的孩子必須自力填補自己乙太上的空缺,造成一種性格上的瘦弱、孤單(不論體型癯、腴)。
〔補充說明:以前的孩子,生的比較多,又在大家庭/社區的環境下,父母的忽略可以被其他家庭成員與其他孩子/玩伴共同彌補,雖然並不那麼帶著父母的品質;現在卻是核心家庭/小家庭挂帥,鄰里不太相往來,加上少子化,讓孩子的成長環境比以前更封閉。〕
這樣的孩子也許仍會選擇性地進入與接受世界,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孩子早期接受(到)的,都是「不接受」;所以孩子進入世界之後的給予、給出,也是「不接受」。
孩子九歲半時,自我會再度出來,卻是(乙太上)行有餘力開始進入思想界域的自我;這個時期要對孩子的反叛/叛逆有必須的看見與尊重,九歲半才是讓孩子嘗試獨立的開始/正確起跑點。
孩子可能有著父母,心境上卻是社會中的隱性孤兒;孩子不會無端對自己即將步入的社會產生敵意與排斥,除非孩子連最親的父母都無法信任,而且始終無法信任……當孩子無法信任最親近的,又怎麼讓孩子取信於最疏遠/疏離的?——孩子先被世界推開,之後才習慣推開世界(來應對)。
「經濟(活動)」可以是家庭奮鬥、打拚的理由,卻不是替代、推諉家庭(功能)的唯一理由——家庭真正的理由與功課是「愛」。
〔補充說明:打拚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孩子不必跟著父母打拚,但卻看得見父母的打拚與努力,當中也有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愛。〕
在孩子十四歲之前(或至少至少七歲之前),重視孩子對「一體感/同體感」的需求,知道那是孩子生存、面對世界的根本。
好好溫暖孩子,在任何可以的時候,不論孩子多大。不要讓孩子隻身與機械、電子的科技冰冷(這是阿里曼力量)相處。電子、機械沒有人性(的溫度),當孩子習慣被「沒有人性」所託育,就不要究責孩子之後的無法人性,因為環境並沒有給出孩子可以人性的學習。當然,我們社會承襲的模式與價值觀也需要同步改變,否則就創造出了更多隱性的科技孤兒。
機械、電子等的科技/科學原則是「封閉性」:「封閉性」才讓所有變因、變數的精準控制與觀察成為可能;「封閉」才能有限,也必須有限,而且是極其精省/精簡的有限,否則一切都會失准與失效。
但孩子要的從來不是「有限」,孩子自「無限」來,也傾向「無限」。
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無限,卻也充滿自然的韻律:淋微雨也迎暴雨,拂輕風也受強風……讓孩子在軟與硬、溫柔與粗礪之間,經驗事物的變奏與彈性,孩子會因此更想擁抱世界,因為世界充滿訝異、感動、力量、讚歎與驚喜!
願意打開自己的孩子不會暴力/暴戾,打不開自己的孩子才會傷己、損人!
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慢慢打開自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心靈生病的孩子與成人。
不要太早推開孩子,只因父母必須打拚、掙扎於經濟活動;孩子這一生的童年只有這一次,孩子可以錯過一切,獨獨不能錯過父母(不帶附加價值與期待)真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