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關於幼兒玩具與內在心理關係的隨感

在瑞士,大人推著兒童車,小朋友推著玩具兒童車,車裡放個玩具寶貝,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孩子以父母照料他們的方式照料自己的寶寶,把寶寶認作自己,這是個深深的自我發展的過程。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然冉 
撰文:2015年9月15日

作者介紹

張集良:東南大學碩士。2008年開始內在自我探索之旅,研究生在讀期間與好友一起進行兒童教育實踐。現為巴塞爾新藝術學校三年級學生,學習繪畫藝術和人智學。

曾經,在做我們自己的兒童坊時,專門思考過玩具選擇的問題:我們是要很「華德福」的選擇天然材質的東西,還是參照其他知識和體驗,跟著自己的直覺和判斷。

最終,我們選擇玩具的標準是:

一,安全可靠,質量精良;

二,玩具要體現出材質或客體的內在精神:積木要有木的質樸紮實,布料要有布的柔軟舒適;金屬模型要有現代社會的味道……

三,要有簡單到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東西;同時要有可以很容易將強烈而豐富的情感投射進去的東西(通俗一點,就是「能感覺到能量」)。絲絨的玩耍布和手工積木兼具這兩個特點,玩偶,車模都滿足後者。

四,要有柔軟而具有流動性的東西,比如沙水池,決明子。外在流動感會透過觸覺和視覺喚起內在的呼吸感,從而帶來很深的自我療愈(曾經無意識的發現,後來通過繪畫練習確認了這一點。)

呼喚著自己的記憶,把自己一次次放回到孩子的位置。

我的觀點是對三歲以下的孩子,盡量少接觸塑料,金屬玩具和電子產品;三歲以上到八歲,可以玩在成人的看護下玩一些模型,塑料娃娃等等——一方面,他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帶有現代感的東西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因此遊戲世界中需要有些東西與之呼應 。另一方面,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內在氣質,對於年紀稍長的孩子,金屬的質感和塑料可以做到的細緻,不是用木塊和絲綢能夠取代的。

wanju2

在瑞士,大人推著兒童車,小朋友推著玩具兒童車,車裡放個玩具寶貝,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孩子以父母照料他們的方式照料自己的寶寶,把寶寶認作自己,這是個深深的自我發展的過程。與這個歷程相比,娃娃是塑料的還是手工的,確實沒有那麼那麼的重要。不過娃娃是否是被用心製作和精心挑選的,這很重要。

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源自現實生活的,不同質地的,製作精良的玩具都可以成為他們投射情感的對象。他們擺出的汽車的世界,動物的世界,都是心理某個面向的鏡像式的再現,體驗過心理劇的朋友都知道,當主角讓替身代替自己,和配角們一起再現那個場景,自己跳出舞台看劇中的自己時,新的意識,新的覺醒,新的可能性都在發生。

所以,就像我們需要不同明暗的蠟塊一樣,我們需要不同質地,不同主題,不同內容的玩具。

七八歲以後,以後有機會再分享。以上是我對朋友關於塑料動物模型的問題的回復

關於模型,補充兩句:這些模型的最後工序是手工完成的,所以生動,所以貴……每隻動物的眼睛都有所訴說,每隻動物的動態,毛髮細節都精準而鮮活,甚至把小羊反過來,還可以看到下面的腳趾。這些眼神,動態,細節,組合起來,顯現出了動物的內在(seelen),而動物的內在,也與我們人的內在有所呼應。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