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我」和「世界」和諧相處
五年級:回溯遙遠的過去,歷經古印度、古波斯和古埃及文明,五年級的孩子落腳到希臘文明,在這裡找到他們意識的家園。
五年級的孩子大概是小學階段中最優雅的了。他們往往身體比例協調,身段輕盈靈活。經歷了三年級的不確定性,又在四年級時慢慢學會了駕馭自己的新力量,五年級的孩子似乎對自己的狀態感到比較滿意,也似乎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儘管只是暫時的)。在宏觀層面,經歷了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紀元,在第四個文明紀元時,人類來到了自身文明的拐點——古希臘-羅馬文明。孩子的意識從幼年一路發展到五年級的狀態,則是在微觀層面經歷了這些文明紀元。五年級的孩子就恰好處在這個拐點上。因此,貼切他們的意識發展,此時的大綱會帶領孩子們回溯他們的源頭,學習古代文化,再落腳到希臘文明,從而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位置,為下一個階段的考驗做好準備。帶領我們學習華德福大綱的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她的一個觀點。在她執教的這些年中,她觀察到很多老師在古代文明上花了大量的時間,甚至在古印度文明上就把時間花得差不多了,最後匆匆提一下古希臘文明。儘管華德福老師有相當的自由,但她認為這樣的做法欠妥,因為這種安排似乎並沒有體現出對於孩子意識發展的支持。五年級的孩子是小小希臘人,他們需要相當的時間去浸泡在希臘文明的思考、感情和意志上,像希臘人一樣思考人生、像希臘人一樣創造美與和諧。
六年級:請「世界」的秩序,助「我」度過考驗!
六年級:一面是沉重的身體和向下的重力,一面是思考之光帶來的向上之力。環繞著孩子的是有序的世界:頭頂的星空,腳下的礦物、動物和植物褪去童年故事的色彩,充滿著有序和智慧。哪怕是人類社會,也有這樣的秩序。在這樣的秩序中,「我」可以錨定了。
很多老師提到,一到了六年級,五年級那個和諧優雅的孩子似乎就不見了。他們的身體變化很大,也變得沉重,比例開始變得不協調,男孩女孩也慢慢開始經歷青春期身體的變化。這具曾經如此熟悉的身體,現在似乎成了孩子們的難題,他們的自我要重新學習如何駕馭它了。而在感情上,青春期前內心世界的變化也讓他們無所適從。從很多方面看,六年級的孩子都在經歷一種「混亂」。而此時閃亮的,是他們的思考之光——邏輯思考的能力誕生了。儘管孩子在十二歲之前就已經會使用「因為。。。所以。。。」這種包含邏輯關係的句子,但這其實是語法本身所帶有的邏輯,並未內化成孩子的思考稟賦,就像小孩子會模仿著說這種因果關係從句,卻並沒有領會其背後思考的線索。而此時的大綱,則是要調動這新誕生的思考力,去探索物質世界的秩序和智慧,用世界的有序幫助孩子度過自身經歷的無序。正因為此,孩子們開始學習物理、天文、也從之前的動植物過渡到更有序的礦物,在人類文明方面,學習以秩序聞名的古羅馬文化,甚至在數學上開始學習有序的商業數學。世界的這種有序性,正是這個階段孩子意識發展所需要的支持。
七年級:「世界」,讓「我」把你看看清楚!
七年級:「我」遙望遠方,期待乘風破浪。
看七年級的孩子,會感受到他們從二年級後期慢慢發展起來的那個「我」強大起來了。「我」是一個獨特有力的「個體」——這是七年級孩子意識深處的姿態。「我」和「世界」更明顯地對立起來。但因為這個「我」已經越發羽翼豐滿,對面的「世界」倒並不顯得可怕。這就好像人類從中世紀的秩序性中醒來,有力地步入文藝復興,大膽地追求和展現人類的力量和個體的獨特性。一個個文藝復興時期的故事會激起孩子內心的熱情,像那個時期的人們一樣去探索這個世界。儘管之前孩子們已經在大綱的支持下從很多角度深入參與世界了,但此時的教學更需要去面對開始蘇醒的精神個體。如果只有感官世界的豐富性,孩子是難以得到支持的。他們需要體會到世界背後涌動的人類意志,特別是像歷史這樣的課程,並不是為了把人類的過去死板地扣在孩子的腦中,而是要讓他們感受到人類個體的思考、感情和意志在面對宏大的世界時,並非渺小和脆弱的,而是有著無可替代的創造性。有這樣的引導,這些逐漸成長的人類個體才能在未來面對我們當前社會的渾濁面時,勇於改變、不會退卻。
八年級:「我」——「我們」
八年級:從左至右依次為優律司美的「I」,「A」,「O」。「I」——「我」是獨立的個體;「A」——「我」向這個世界敞開,為其驚嘆;「O」——「我」願意為了「我們」的成長而努力。
八年級不是華德福教育的終點,而是一個中點。這一年,大綱要支持孩子的意識開始一個重要的過渡——從「我」到「我們」的過渡。人類意識的發展不能僅僅止步於「我是獨特的」。如果是這樣,我們的社會將充斥著小我的戲碼和衝突。「小我(Me)」和「真我(I)」的區別在於,「小我」只看到「我」和世界、和他人的分離,因這種分離而產生不安和焦慮,導致一心為己。「真我」看到了這種分離,但又在更高的層次看到了同一性。沒錯,「我」是獨立的,但「你」也是獨立的。我尊重自己的獨立性,也尊重「你」的獨立性。這種自性最終會發展為博愛。所以在大綱中,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走出自我的狹隘,為這個世界、為其他人而驚嘆,進而學會去愛。這也是為什麼這一年的歷史要學習近代史,特別是人類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故事,因為孩子的自性在這裡看到了人性之美——可以為了理想,為了他人而犧牲小我的力量。於我而言,優律司美中的「I」「A」「O」最能代表此時意識發展的主題:「I」——「我」是獨立的個體;「A」——「我」向這個世界敞開,為其驚嘆;「O」——「我」願意為了「我們」的成長而努力。但八年級只是一個開始,整個高中階段華德福的大綱都在引導這逐漸成長的自性,為二十一歲那年「真我(I)」的真正誕生做準備。
註:以上圖畫均為色粉筆(Pastel)和彩色鉛筆的混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