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魯道夫•施泰納學院的師訓畢業設計,都要求學生們用藝術的手法呈現自己對華德福教育大綱的理解……決定利用這次畢業設計,探索這樣一個主題:「我」和「世界」的關係是如何在這八年中逐步變化的,又是如何得到課程大綱的支持的?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伍丹(博客)撰文:2015年6月2日
寫在前面的話
每年魯道夫•施泰納學院的師訓畢業設計,都要求學生們用藝術的手法呈現自己對華德福教育大綱的理解。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我無數次被華德福教育大綱的智慧和美所打動,但除開精彩的內容,我對於大綱背後的線索——孩子的意識發展——更感興趣,也覺得了解了「為什麼」才能有自由安排課程的可能,於是便決定利用這次畢業設計,探索這樣一個主題:「我」和「世界」的關係是如何在這八年中逐步變化的,又是如何得到課程大綱的支持的?慚愧的是,我對於中國文化了解還太淺,無法觸類旁通,還只能借用美國華德福的課程大綱來解讀孩子的這段意識發展之旅。但在整個過程中,包括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都越發感受到實踐的重要性。這裡的很多內容仍然是來自書本和老師的分享,導致我越是探索,越想趕緊投入教學,去真正觀察和了解孩子的成長。這裡分享的文字和圖畫,就當做是拋磚引玉,如果對於想了解華德福大綱的朋友們有任何幫助,那是再好不過,但在眾多執教的老師面前,又顯得班門弄斧,還請諸位擔當!
一年級:「世界」引領著「我」,環繞著「我」
一年級:天使步步引領著孩子。在世界的環繞中,孩子夢幻地前進著。
一年級的孩子,「我」在哪裡?我目前的理解是,儘管孩子從三歲左右就開始稱自己為「我」,但這個「我」一部分是尚未完全入駐的「自性」引領著孩童模模糊糊地叫出了自己的「真名」,而一部分是對其他成人稱「我」的模仿。孩子的自我意識仍然是和這個世界緊密聯繫的。所以對他們而言,那真是萬物有靈且美,世界是他們的一部分,他們也是世界。萬事萬物的動態都會在孩子心中迴響,進而體現在行動的模仿上。所以石頭、花草、動物,當然還有人,都在對孩子「言說」。但這個時候的「言說」(Speech)有一種世界的客觀性,這也是為什麼對一年級的孩子講故事,哪怕是格林童話中的起起伏伏,老師也不要用太戲劇化的方式講,而是帶有一些抽離的姿態,用近乎史詩般的口吻,讓世界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而在引領孩子讀頌詞和詩歌時,也要把重心放在其中的「動態」,比如風的呼嘯,矮人「咚咚咚」的腳步等等,而非讓孩子太多地去體會內在的情緒,因為這時的「內在」是很模糊、很夢幻的。
二年級:「我」和「世界」的逐步分離
二年級:孩子走在童年的森林中,一面是動物所呈現的「小我」,一面是聖人的力量。他們感受著這種對立,開始探索自己的位置。
為什麼二年級要學寓言和聖人故事?特別是這個「聖人故事」(Saint Stories)是否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有關係?如果只看華德福教學大綱,很容易進行「西方」和「東方」的劃分。但若了解一下背後的線索,會發現有意思的共同主題。這個主題和著名的「九歲之變」有關係。一般我們提「九歲」,很容易被誤解為孩子已經到了九歲之後的變化。但施泰納博士其實說的是「進入第九歲的變化」,也就是孩子在八歲多的時候,這正是二年級。很多孩子從二年級的中後期開始,就慢慢進入了這個變化。他們的內心世界似乎開始攪動了起來,開始更明顯的「我」和「你」的區別。一些人類的「小我」特質此時變得更活躍,但另一方面,那個向上的力量也在尋找榜樣。寓言故事,特別是伊索寓言,多用動物的行為來描述人類的「小我」,在不說教的情況下,將人類本性中的一部分呈現給孩子,在孩子心中得到響應。但用動物而非直白的語言講述人類的「小我」,其實是在保護這個階段仍然稚嫩的孩童意識。與之相對的,聖人故事,在不說教的前提下,為孩子的內在提供了向上的鼓勵、支持。此時的世界,因著孩子內在的發展,開始了更明顯的分化。
三年級:「我」在這裡,「世界」在那裡
三年級:走出童年夢幻的森林,孩子來到了一條奔騰的大河面前。對岸的世界似乎很不同,但似乎也很有趣。「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帶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參與這個世界呢?
華德福學校的三年級學生,往往讓很多成人都羨慕不已。學做飯、學園藝、學建築等等。如果只用「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來評價這一年的大綱,就不算公允了。之所以要安排這麼多「接地氣」的課程,是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經歷九歲之變,已經走出了童年夢幻的王國。突然一下,眼前呈現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何去何從?有的孩子可能會害怕這個陌生的世界,退縮著不願成長,而有的孩子又可能走到另一個極端,完全被眼前的世界吸走了。這時候的大綱,就是為了支持孩子此時充滿不確定的意識,幫助他們在「我」和「世界」之間建立一個健康平衡的關係。聖經故事在國外的使用,並不是出於宗教文化的目的,而是因為這背後有人類的精神原型。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他們,不也和三年級的孩子們一樣,突然「落地」了嗎?講這些故事,孩子意識深處的不安和焦慮,得到了響應,他們會知道,這個老師了解了「我」。而大量的實踐性課程,是為了讓孩子們「重新愛上這個世界」。哪怕孩子在此之前在父母老師的帶領下已經有很多豐富的體驗,因為意識的發展,他們熟悉的世界、熟悉的活動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這時的他們不再只是夢幻地跟著父母老師去參與世界的活動,而是通過學習知識和技能,開始自主自立地探索這個世界。這個「我」在精神上開始「立」起來了。
四年級:「世界」你好,「我」來啦!
四年級:小小雷神索爾縱身一躍,迫切地想要探索這個世界。從左上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大綱元素:北歐神話中的奧丁、本地地理(我選擇了家鄉四川),獅子和打鐵。
在理解四年級孩子的意識發展時,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施泰納博士經常把四年級和五年級放在一起,說這是「童年的黃金時代」。但四年級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和五年級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我這個沒有教學經驗的人,還真得在學校里和四年級的孩子接觸後,才有了一點點線索。因為朋友在四年級班上實習,我才有機會經常觀察和接觸這些孩子。一段時間下來,他們給我的感覺只能用「活力無限」來形容。他們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在課里課外尋找利用的渠道。他們就是一個個小雷神索爾(Thor,北歐神話的人物之一),揮舞著鎚頭,縱身跳到老師面前,渴望著挑戰和成長。四年級的課程大綱則在很多方面提供了支持。北歐神話提供了精神原型。一方面眾神已經走到他們的「暮光時代」,他們知道神是要死的,新的人會誕生。這仍然響應著孩子們從夢幻的童年到自性醒來的過程。另一方面,故事中的人物形形色色,神給孩子們榜樣,邪惡的角色則給他們警示,在故事中教育孩子去駕馭自己新近發現的力量。而本地地理則是孩子擴展他們世界探索之旅的第一步,之後他們會走到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此外,動手的課程也相較三年級有了更多力量上的要求,比如木工、打鐵。一開始我以為這些小孩兒會嚷嚷著叫累,不過朋友在實習後告訴我,那些小男孩、小女孩打鐵打得那個起勁,沒有這個程度的挑戰是無法滿足他們的!但另一方面,儘管四年級的孩子迫切地想要探索這個世界,課程大綱卻不可操之過急,一下子給孩子太多難以消化的抽象信息。比如四年級的經典課程「動物和人」,之所以從動物開始而非從礦物(六年級課程),正是因為孩子此時更容易和有生氣的動物建立連接。而無論是介紹地理信息還是動物的生活習性,語言仍然是故事性的,而不是信息的堆疊。否則,小小雷神探索世界的熱情,很快就被澆滅了,剩下的可能就是課堂上能量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的搗蛋鬼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