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給准老師的一席話

教什麼真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靈魂是否渴望與孩子們工作,是否也渴望給出一些能讓孩子真正了解生命、思索生命的東西。不要畏懼你的表現,去大方表現出自然而然的你。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9年10月27日

「當不當老師」並不是人生的重點,「是不是自己」才是。

執業的成就與重點從來在態度與境界,而不在專業與職業。

誠實問自己:在哪一種狀況下,我不會感到耗竭?唯有當你不在耗竭的狀態下,你才有可能真正地「給」、有品質地「給」。

當老師惶惑著,就無法讓孩子安住於當下;老師的不穩,也會吸引很多瑣細的事來瓜分自己的時間、精力,讓自己更無法穩住。

陀螺雖然忙,但當陀螺抓到了自己的重心/中心,就可以長時間維持平衡不墜地旋動著自己;當陀螺擁有自己的重心/中心時,會在外在創造出一種(願意追隨自己的)秩序與流動,事物會順隨那種流動,而不是一再攪擾──當你找不到自己的重心,才會被外境打散,忙得團團轉,卻左傾右斜,險象環生。

當生命確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時,萬事萬物是去成就、而非阻撓。

把金錢/賺錢/謀生的因素拿開,因為這真的是最末的考慮;在沒有經濟因素的牽制與考量下,你想怎樣生活?真的想教學/教書嗎?還是你只是想要找出/找到自己、沉澱自己?……不要怯於承認自己真實的感覺與知道。

對自己真的誠實,不帶任何道德批判,就是給自己最大的恩賜。

撥時間、優先權給自己想做的事,當作自己的蓄電、充電,善待自己,自然就會逐漸明白你生命的「想要」。

現在的教育是網罟,在其中苟延殘喘的是孩子們;成人明明知道網子拉上岸(教育的既定政策與方向)會造成網中魚的苦痛與死亡,但仍然費勁去拉──大人耗費的是將孩子拉向哪裡的心神,孩子苦痛的是活不下去的環境──網罟厲害在大小通吃,無論孩子叛逆力量大小,都難逃被「一網打盡」的命運。

撈上岸的魚,從來沒被珍惜對待(過);好多魩仔魚還沒有機會長大就已夭折;許多孩子還沒有展翅就已斷臂/折翼──教育/學校彷彿是一道高牆,像要保護孩子,把死亡隔絕在孩子觸目不及的地方;但諷刺的是,牆內卻有著許多無足輕重、正在發生的死亡,在孩子的希望里、心裡……

在限定/規定之下,即使走得再遠,還是走不出去,因為不敢違逆也不敢跳離;這樣沒有指望的體制性教育,對孩子而言是一種「葬送/送葬」。

外在的事物都可以是生命的教材,但也不要因為教材讓人眼花撩亂,而忘了自己真正該教出去的東西。

教什麼真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靈魂是否渴望與孩子們工作,是否也渴望給出一些能讓孩子真正了解生命、思索生命的東西。不要畏懼你的表現,去大方表現出自然而然的你。

真正的老師,僅僅一句話、一堂課,就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把握你當老師的機會,把新觀念的種子播進/種進下一代人——孩子的心裡。

成為老師,是一種責任、一種道德,更是一種能夠扭轉、雕塑出命運的神聖!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