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osophie」是一門科學,用以描述以物質世界為起點來發現靈性世界的方法論,從而將人類的思想與靈性世界重新聯結在一起。因而,魯道夫·施泰納將「Anthroposophie」的科學論述更多視為真實靈體Anthroposophia女神的一個映像。
英文:許星涵
翻譯:郝婉淇
編者注:本文是許星涵老師為回應「華德福翻譯研習群」老師們的問題而專門整理而成的,經由婉淇翻譯(中文)、星涵老師校對,我們公開刊發,希望能有益於社群(尤其是翻譯以及閱讀外文版本施泰納著作的朋友),如需中英文對照版本,請點此下載。
詞源
anthropos[ἄνθρωπος] :古希臘語,意為「人」、「人類」
sophia[Σοφία]:古希臘語,意為「智慧」
♦ 進一步解釋
這個詞後來演變為神的女性面向(女神),智慧女神索菲亞。從這個意義中來說,它也被用於表示起源之母(德語:Urmutter)或世界之靈(德語:Weltseele)
在中歐對於基督教的歷史研究/論述中,索菲亞就被描述成為/作為/被看做是為上帝之子入世而做環境的準備之神。
另外一個靈體,也為上帝之子入世而做出準備的,是佛陀。
佛陀與索菲亞本質區別是,出現在世間的佛陀,入駐進一個特定人身中,而索菲亞並沒有。因此,兩者有著不同的能力與任務。
另外的幫助人類與思考之光(亦與索菲亞聯繫在一起)聯結的靈體是在天使階層中的第三階層(最底的)中最高級別中的天使(人智學中的名稱為Spirit of Personality 人格之靈,[德語:Geist der Persönlichkeit],希臘語:Archái),在中歐基督教歷史研究/論述中名為Michael,米迦勒。
米迦勒與索菲亞的本質區別是,米迦勒屬於天使級別第三階層中的天使,作為天使,他參與三級九層中所有天使長期的發展。索菲亞不從屬於這個等級體系中的天使,你可以說,索菲亞圍繞著他們,或者處在階層 ?所有天使內外部所有地方。所以,索菲亞和米迦勒有不同的任務。
請留意:宗教和靈性科學(人智學)談論相似的對象,可兩者(宗教和靈性科學)有著完全不同的目標。例如,在華德福教育的領域中談論索菲亞或者米迦勒完全不是談論宗教或試圖傳教。
Anthroposophia一詞歷史
中世紀以來,中歐已有諸多神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使用此名稱,如:
- 托瑪斯·沃恩(約1621-1666),英格蘭
- 阿格里帕·馮·內特斯海姆(1486–1535),德國
- 伊格納茨·特羅勒(1780-1866),瑞士
-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1796-1879) ,德國
- 魯道夫·施泰納(1861-1925),奧匈帝國、德國、瑞士
上述中的每一位都強調了Anthropo-Sophia人類-智慧女神或Anthroposophia(合成為一個詞)的不同的一面。那麼共同點就是,這些先哲都將她視為一個有生命的存在體,一個真實的靈體,伴隨人類且幫助人類找尋到與真正智慧的鮮活聯結。因此,實際上智慧被視為有生命的存在者:一個人,一個我們可以,像和身邊其他人類聯結那樣與之聯結的存在體。
中世紀人類的意識仍更多地與靈性世界聯結,所以人類非常自然地將Anthroposophia(人之智慧女神)視為一個靈體。只不過是後來,當人類意識越來越注重物質世界之後,人類失去了與靈性世界聯結的能力,而這份能力在過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從那時起,智慧便被視為對靈性世界基於假設的科學研究之結果,也因此被「Anthroposophie」(英語:anthroposophy;人智學)一詞所取代。
19世紀末20世紀初,魯道夫·施泰納將兩者聯繫在一起:
他談及作為真實存在的靈體Anthroposophia女神,她幫助人類與思考和靈性世界重新聯結。Anthroposophia女神抱有思維之光(德語「leuchtendes Gedankenlicht」),在施泰納先生的全集中搜尋,便會發現他並沒有經常用這個名字(GA 全集211, GA全集221, GA全集260, GA 全集265),此名字像是神聖的生命,一個很少被用到的聖名。
相反的,施泰納先生幾乎一直用蘊含現代科學理性的術語「Anthroposophie」(英語:anthroposophy;人智學)來作為「靈性科學」的同義詞(德語:Geisteswissenschaft)。「Anthroposophie」是一門科學,用以描述以物質世界為起點來發現靈性世界的方法論,從而將人類的思想與靈性世界重新聯結在一起。因而,魯道夫·施泰納將「Anthroposophie」的科學論述更多視為真實靈體Anthroposophia女神的一個映像。
「人智學」這個詞其實自從16世紀以來一再地為德意志與奧地利之哲學家、神學家與心理學家所使用,並非魯道夫·施泰納之新發明,而是施泰納在此有意識地採納當時靈性潮流而繼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