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关于华德福教育三年级课程的一些释疑

让“不存在”(想法)转为“存在”(实现),是三年级课程的主轴。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6年10月2日

三年级的孩子,课程重心在“创世纪”(创造出新世界的动力),所以小规模的形塑出我们的世界——农耕课或建筑课(择一而行)——让“不存在”(想法)转为“存在”(实现),是三年级课程的主轴。

〔补充说明:主课程中,只要是具有创生力量、世界源起的民族故事/传说,都可以带入。〕

三年级的孩子会进入物质体上真正的成熟,心脏可以容纳较大的血容量,脉搏呼吸比也会逐渐熟化成4:1,开始在身体的宽幅上结构自己,生长重心也转向四肢与新陈代谢系统。

〔补充说明:三年级的孩子会在8.5 到9.5岁之间发生“九岁危机”,危机期间持续半年到一年不等,这是因为孩子的自我体萌芽。这段期间的孩子容易疲倦、易怒、晕眩、过敏、睡眠模式丕变、头疼、腹痛等,但都是过渡。〕

此时的孩子会经历心魂上的二极性:由原先“灵性的‘客观’”转向“物质的‘主观’”,所以孩子容易混乱,因为孩子看着世界的观点徙移了——孩子对世界的态度从“同感”转成“反感”,也因此容易对原先习以为常的事物开始质疑与挑战。孩子会有不安全感,因为以前熟悉的世界竟然被自己推翻了。

农耕课或建筑课要帮助的,是让三年级的孩子重新稳定和“环境”的新关系:“如何真实与大地/环境互动”,让孩子经验“‘人’的力量”可以如何进入与改变环境,所以:

——“建筑课”并不是要让孩子知道建筑的历史、流变(那比较会是九年级、十年级,以艺术性/艺术史回顾人类、认识人类的重点),而是让孩子亲自去夯土、搭柱、立梁、建造……合力盖出一些可以让人或孩子在当中活动的空间(不一定要完美, 但一定要结实);这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在先人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让孩子真的流汗,也真的累倒,让孩子在工作中筋疲力尽……当建筑接近尾声,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真正盖出实体的工地,让孩子对专精于各行各业的人,心存感激与景仰——大人竟然可以盖出我们孩子盖不出来的东西,如果我们要完成自己的心愿,一定要好好长大,而且长成有能力、有技术/专长的大人——也让孩子知道自己能有今天,是被多少人默默以自己不曾知道的方式 支持着。

——“农耕课”是要让孩子体验农夫的辛苦,让孩子从一锄、一锄地整地、松土、犁田开始。可以先找一块区域尽可能挖深,让孩子了解哪些共同形成了这样的土层;让孩子闻土、吃土、认识土,然后让孩子决定要把怎样的作物种在这样的土地上,从种子开始种起。种子可以允许不发芽,因为“生命”本来就跟“死亡”一起。孩子除了作物的播种、照顾与收获,还要架设或种植围篱(歪七扭八也可以容许,但要孩子自力),设计灌溉与排水等,如果行有余力,可以圈养温血动物(如:羊),因为动物界是自然界中最亲近人类的层界。

〔补充说明:如果选择农耕课,建筑课就可以省去,因为两者最终目的相同。〕

另外问题:

——台湾的本土,也是无限多的外来文化堆叠而成,哪些是“本”,在台湾岛似乎特别难介定,原住民就等于“本”吗?

台湾的文化,承袭闽粤客居多,原住民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人种(不过,很多汉族也与平埔族通婚了),所以,就文化的流变来说,我们可以认识原住民文化(五、六年级课程),但不用把原住民文化因为“本土”之名而抱得太紧,因为台湾是个多元杂居的社会。

把可以真正感动到老师自身的台湾文化、文物与故事,介绍让孩子认识,不贪多,但要深入。

——乐器的部分,需要给孩子优美的文化介绍吗?什么是对九岁孩子优美的乐器?当孩子不懂得使用时,仍选择乐音不过于刺激的乐器以照顾孩子感官吗?

三年级的音乐课,很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音乐中充满的神性、神圣力量/元素,因为宇宙就是被声音/音乐所创造。

弦乐器(特别是小提琴),会在这时介绍给孩子。弦乐器的引入是为了帮助孩子正确发展神经系统上的“松—紧”与“数学”——神经系统是一种死亡,一旦被建构出来就等于“完成”也等于“死亡”;所以,神经必须在优美的艺术性中建构出自己,而弦乐可以提供完美的共振与示范。基本上,乐器只要有弦,不论中、西,都可以胜任;但二胡五音,提琴七音,而地球性的内在发展结构基础为“7”,所以老师可以斟酌说明,让孩子慢慢选择出自己的主要学习乐器。

乐器介绍,只要以能让孩子感动的方式与故事说明,就是优美的。

适合三年级孩子的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胡琴、七弦琴等;一些打击乐器(如:铁琴、音钟、音砖、三角铁、铃铛等)也可进入音乐伴奏中。

〔补充说明一:要弦乐提供出对神经系统完美的示范,练琴/演奏的心情一定要好,不然会适得其反。〕

〔补充说明二:二胡五音是木(角)、火(征)、土(宫)、金(商)、水(羽),切合中华文化的以“五”为正,也切合很“中国人”的体质。〕

——课程中,最该优先思考的是:

  1. 人类成长历程身体或灵性的考量?
  2. 文化的触碰?

但总觉得一切是不是该回到:在这土地上追寻我们与万有和谐的共生方式呢?

其实,所有的文化都有偏颇,所以对于课程考量,要先以“人”的灵性发展为主(如何让“身”与“心”、“灵”正确叠合),文化反而次要。

文化在语言课的音乐性之中,那样的文化才有生命,也才有“人性”。

与一切和谐共生,是日常的态度,不在单一课程里。所有可能成为孩子心中权威的大人,都要如此示范出自己。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