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关于家教

真正的沟通是“读到对方的心”、“读懂对方的心”,而这需要时间酝酿,更需要彼此付出。如果“沟通”只有“沟”存在,而无法“通”下去、没有东西愿意被“通”,那么互动就会因此中断,而让彼此之间的疙瘩愈来愈大。

作者:陈琪莹  撰文:2015年6月9日

“称呼长辈”不见得攸关“家教”: “称呼长辈”只是一个动作,区区一个动作如何含括、表达“‘家教’可以含括、表达的”? “称呼长辈”不必然得与“家教”有连坐关系;事实上,“称呼长辈”与“家教”相关的程度,与一个家族对“面子”重视的程度有等比关系。

“称呼”,还不及“寒暄”,“寒暄”至少表达了某程度上“‘表面式’的‘关心’与‘问候’”;但如果关心只是表面的,就不够真实,还不如不要关心。真正的沟通是“读到对方的心”、“读懂对方的心”,而这需要时间酝酿,更需要彼此付出。如果“沟通”只有“沟”存在,而无法“通”下去、没有东西愿意被“通”,那么互动就会因此中断,而让彼此之间的疙瘩愈来愈大。

“称呼”(长辈)当然是必要的,但这需要之前双方都做好功课,不是长辈单方面的“要求”与“以为”: 长辈与晚辈,除了血缘与位阶外,有真实的连结吗? 尤其是感情上的? 如果晚辈无法感受到长辈的关怀与慈爱,自然也会仿效长辈的冷淡与无情;这种情况下的招呼,可能比不招呼来得更糟糕,因为当中负面性的星芒能量,可能让这种招呼更适得其反。更何况,如果仅仅一句称呼,就能敷衍掉所有晚辈对长辈的关心;那这种关心,也未免也太廉价了。真正的关心,绝不应仅止于称呼,应该还有后续性,更多的行动与爱。

至于“培养(孩子的)习惯”,什么叫做“习惯”? “习惯”会让人麻痹、让人失去觉知,所以人才能“习惯”,但“习惯”对人最大的弊病,就在于让人“看不到”: 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所以“习以为常”。但,你不是孩子(自己),孩子的命运不是你的命运;凭什么要由你决定他该有什么“习惯”? 更何况,在你要培养他的习惯之前,孩子本身就携带了转世的习惯。习惯是要摆脱的,不是要加诸的。所以,如果你真的那么想要“培养”,就请你培养不会阻碍孩子真正生命道路的习惯。

“家教”,在注重“承传”的汉族文化中,俨然是家庭系统的“延续”、“光辉”与“生命”:没有“家教”,彷佛就无以为“家”。但“家教”教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家族性的、融通性的普遍基准,而不是规则,让人绑手绑脚、动辄得咎。基准提供参考线,容许个人性的变异与发挥;规则却会“‘吃’人”与“‘废’人”,对人的“箝制”大于“扩展”。

“家教”虽然攸关礼数、面子、荣光与家族的“传统”,但时代潮流会兴、会废,“家教”也应该具有顺应时代的弹性,必要时“与‘时’俱进”。

真正的“家教”,其实在“不‘教’而‘育’”里。父母、家庭就是家教∕教育本身,因为孩子仿化着他所在的环境。教育从来都是全方位的,绝对不会只在口头上的“耳提面命”与“训斥”。如果父母或家庭(的表现)能给出孩子愿意孺慕的动机,孩子由衷希望自己也能展现出父母或家庭中的某部分的特质,这就是成功的“家教”。当然,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家教”: 子女因为无法认同父母或家庭的行径,而刻意选择相反于他们的路径……如果这种刻意规避“让自己‘肖似’家庭”,能让孩子成为“更‘接近’自己的‘自己’”,那也算成功的——因为父母、家庭的表现,让孩子勇敢选择了不去重蹈覆辙。

“家教”吊诡的地方在于: 你教的,孩子不一定有意愿去学、去接受;你不教的,孩子反而被濡染得很快、很深。孩子不一定会在所有父母所预期、规划的地方学习。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父母与家庭才应该在所有细节上保持意识,而不是只把“要求”与“关注”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既然名之为“家教”,就是整个家族或家庭的事。如果还想要孩子养成被“家教”出的“‘好’习惯”,那在“约‘定’俗‘成’”之前,请务必让这样的“家教”尊重、照顾到所有家庭的份子,无论老少尊卑。如果只单方面顾虑到尊长,就是偏颇的礼教。

“礼”是一种基本的相互尊重——如果当中有任何一方不舒服,就明显“失之于‘礼’”,就不是真正的“礼”,而是以“礼”之名行欺压、侵凌之实。真正的“礼”发乎“‘内’心”。“心”中愿意、自发性的感恩,才是真正的“礼”。

“家教”的根本,在家族中的每个成员/个人身上。所以“家教”不“家教”,真的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每个成员是否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有深刻的意识与觉知,不刻意强调家教,也会很有家教;如果不是,再怎么刻意、努力家教,终是蛮夷。

“家教”之道无它,“教好自己”而已。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