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冲突是幼儿成长必经的历程(下)

经过对幼儿阶段“自我中心”需求的理解,做为大人的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我们应适度的尊重、接纳并适度地满足幼儿的自我中心;我们可以重新学习,支持成长中儿童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合宜”的自我表达,并等待他们的成熟。若此,今日的儿童,明日的成人,他们的“自我”才能美 好的成长。

二. “物权”概念不清

  1. 拿别人的积木
  2. 拿别人的杯子
  3. 拿别人的大木头
  4. 拿别人的小石头
  5. 拿别人的石头

幼儿一方面容易本能、随手的拿走别人的东西;本能的“自我主张”管教别人、侵犯别人;但当别人不愿意被拿、被侵犯或被管教时,“主张与对抗”、“侵犯与保护”的冲突就起。另一方面,幼儿也正在内化生活规范,幼儿看不见自己的问题,却能看清楚别人的错误。幼儿需要从“管教别人”的冲突中逐渐看见自己的问题, 并学习“自我管理”;从“抢”别人的玩具中学习尊重、询问以及“借用”的“社会化规矩”。

物权概念是人类意识进化的结果,从人智学的角度探究,人类的意识分睡眠、作梦以及醒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Steiner)。在睡眠意识期间,人类对世界的感觉是“一”。你和我之间没有的清楚的界线,我的、你的没有什么分别。幼儿阶段属于人类初期睡眠意识与作梦意识的阶段。当幼儿尚在睡眠意识状态时,我们告诉幼儿“这个东西不是你的,你不能拿”幼儿是难以理解的!唯有当幼儿逐渐成长,意识逐渐进入作梦或醒觉的阶段,幼儿的世界才逐渐一分为二,逐渐分清你、我之间的那一条看不见的界线。当然,醒觉之后的成人还更跃进身心灵的分别成“三”的世界呢!

人类发展有其一定的成熟期,演化必须经历时间,意识成为习惯必须累积经验。以发展心理学来说,幼儿在四岁以前尚无物权的概念,揠苗不能助长,幼儿必须经历时间、等待成长;需要透过冲突与修正的过程建立“物我与人我”之间的关系、界线,以及游戏规则……。

三. “人权”概念不清

  1. 我替你收木头
  2. 我替你收椅子
  3. 我替你收玩具
  4. 我在你沙堆上撒些沙子
  5. 这是大家的架子,每个人都可以进去!
  6. 又没关系!

幼儿的物权概念不清楚,“人权”概念更不清楚。人权意识是一个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人权”概念的形成需要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但是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社会人”对于许多成人仍然是一大课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人权”的奥义,想想自己,我们不都是还在“做事容易,做人难”上打转吗?

人权上,幼儿有自我中心、做事冲动,世界为“一”(我不觉得不舒服,你当然也不会不舒服之类的感觉)的问题。不过,时间经过,人将成长,这些问题不一定是大碍;最难以跨越的将是幼儿环境中,大人对“人权”的偏差信念!从许多情况看得出来,人权的态度来自模仿与学习。在家庭环境里,父母、家人之间,家人与亲戚、朋友之间,以及这群人对孩子们的态度;在社会上,在幼儿园所里,人们、老师、家长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还有孩子与孩子间的“人”的关系如何,待人接物有哪些重要元素?友善、尊敬、欢喜……?还是冷漠、敌意、排挤……?这些是最直接影响儿童一生对“人权”的概念与态度!

四. “意志力”发展阶段

  1. 大声唱、又笑、又拉扯
  2. 力道控制不好
  3. 双脚突然踢起来
  4. 踢人
  5. 硬要学人家的样子
  6. 任意骂人
  7. 打人
  8. 对着人灭火
  9. 推人、挤人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