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学习新教育过程中的误区—-写给大家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们啊,我要大声发出一个呼喊,就是把眼睛从孩子身上拉回一点,多看看自己多看看配偶啊。”

作者:甜妈(上海甜妈学堂配图:微明大地书院一角

亲爱的妈妈们: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甜妈儿童之家和我们育人沙龙课堂的爱护和支持,有时候在外面培训,也会有一起参加培训的伙伴突然跑过来对我说“你就是甜妈啊”,这份真诚的热情却时常让我心生惭愧。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不过6年,却莽莽撞撞开始做着所谓“带领”的角色。无论是从自己所学内容还是个人成长状态,都是需要不断提高再提高的。而随着我们体系的日益完善,妈妈亲子学堂、儿童之家、小学、家长委员会、成长课堂以及还在混酿中的诸多计划,都让我越来越视时间如珍宝,也越来越怕忽略大家的来信,可事实上还是有不当心的忽略。微博微信也逐渐取代博客,是否能坚持来耕耘这块我们的精神沃土,对我也是一个考验。你们看,真实的我就是如此,不完美,甚至做事有点粗枝大叶有点分身乏术却依然乐在其中,感谢大家对这样一个我的包容,感谢我的团队成员的完美相遇。

那么,今天我就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这些年我看到的那么多的妈妈们的成长过程中,和大家聊聊,我们作为普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在探索新教育的路上,都会犯的一些错误。成长之路,不可能不犯错,甚至从另一个层面说,也没有“错误”一说。这些我“看到”的弯路或许在我今天告诉你之后,依然无法避免。但就让这颗种子埋在你的心里,总有发芽的那天,总有对大家有帮助的地方。

误区一:到处学习,获取太多的信息

妈妈们啊,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完美的教育。可是你要知道,完美这个东西,本就是人性中贪婪的欲求,哪里存在呢?甚至当我们祈求给孩子完美时,这个念头就已经损伤了教育。我去家访时,喜欢看看人家家里的书橱,看看里面的书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个家庭。有时候有些家庭不得了,几乎搜集了坊间大部分的教育类的书,蒙氏华氏,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各个层面各个细节。有个妈妈和我说“先看一本书说9个月断奶就行了,我就断了,后来又有本书说要两岁断奶,我就后悔啊后悔,再后来看一本书说需要哺乳到4周岁,我就彻底不看这方面的书了”。有木有这种情况的?大家说说有木有?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加上工作关系,作为一名“专业”教育工作者,我家里一度可以开设教育类的图书馆。有时候两本书彼此之间的说法会有截然相反的情况, 这会使得妈妈们书看得越多,越不敢做教育。为啥,怕犯错呗,总有一本书说“你做得是不对的”。

那怎么办?我们今年在儿童之家的妈妈群中成立了读书会,就先开始尝试带领大家学习慢读精读一本书。读书需要先选一本好书,然后粗度,然后细读,真正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年下半年会推出对外的读书沙龙,用我们的方法带领大家专心读书,真正能学以致用,期待大家的加入。

误区二:过于重视技巧技术

亲子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你和孩子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什么?不仅仅指亲密,也包括适当的距离。这个分寸的把握不是靠学几个技巧技术能会的。儿童之家有个孩子,我们发现他在与人的社交方面有些特别,他总是在不停的用各种方法试探别人,说他很喜欢小朋友吧,没有感觉到他内心情感的流露;说他不喜欢吧,他又总是用语言去拉拢别人。这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是很特别的。于是,我们去家访,这个结果真是太有趣了。他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不停地看书学习,掌握了很多的方法,于是他妈妈就用各种方法去试,“延迟满足啦”“共情倾听啦”“我信息表达啦”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好方法,可问题是,妈妈的眼睛里没了孩子,只有方法。孩子成了妈妈教育的对象,内心真正的链接断了。妈妈用技巧对待孩子,孩子也学会用技巧去对待他人。

亲子教育要学技巧,可那只是辅助。就像写作文一样,你学会了比喻句学会了排比句等等,可如果文章没有内涵没有精神,即使你所有技巧全部用上,这依然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无法打动人心。

误区三:理归理,做归做

有些刚踏入新教育大门的妈妈,对于学习到一些有用的方法会非常激动,太好了太好了。可有一段时间去实践过的妈妈,就会发出“甜妈,道理我都知道,可要紧时候,我又回去了,用不出来啊,怎么办?”的呼喊。有木有?不要说教育,我是学佛之人,在佛法里都很害怕一种状态,就是“法油子”。这样的人什么法都懂,什么派别都学过,可是都在脑子里,对他实际的心行毫无用处。越是这样的人,越到后面,所有的学习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因为“都知道了”。就如油滴入水,无法融合,只能浮在表面。

那怎么办呢?我常常说,看一个妈妈是否有良好亲子关系,不要听她说的,就看孩子的状态,看她做的。因此,结合前面说的两点,我们不要着急到处找方法,而是真正沉下来,把学到的一些方法,踏踏实实去实践,能做到一点是一点。这做到的一点,就是你自己的了。

这需要一个团体,需要一群朋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督促。也需要老师带领,示范给大家看到底该如何做。儿童之家和亲子班的家长为什么成长的快,就是有一个团体。这也更需要你自己有一颗谦卑的心,不要以为“我都知道了”,你知道一分也是知道,知道十分也是知道,障碍我们的恰恰是这个“知道”。知行合一靠的是我们的意志力,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强化了我们的大脑,完全忽略了意志力的训练,我们只能靠自己靠团队从头学起了。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