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已知动物描述未知动物,用已知植物描述未知植物。这是远古人一种常用的也是非常科学的方法。他们将未知的知识和已知的知识紧密有机地相互连在一起。对知识之树的形成非常有效。
本文由作者授权本站刊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者:華强(博客)撰文:2009年6月
鱼类尤其是淡水鱼类是不会飞的。极少数淡水鱼类在遇到天敌时会跃出水面,在空中滑行一段很短的距离。这是现代的常识。但是在阅读《山海经》时,我们发现远古的鱼很多都有翅膀,而且会飞。不仅鱼是这样,同样长翅膀的还有蛇和其它野兽。试举几例:
“纽阳之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下……”《山海经·南山经》
“泰器之山……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 飞,音如鸾鸡。” 《西山经》
“邽山……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 《西山经》
“涿光之山……其中多熠熠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 《北山经》
“子桐之山……其中多猾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 《东山经》
“牛首之山……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衕” 《中山经》
“鲜山……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 《中山经》
“耿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訆。” 《东山经》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远古的人们怎样看待鱼,或许会有所收获。
首先只要在水中活动并且长着一个鱼的身子(主体)的就可以叫做鱼,但是有的水生物身体不象普通的鱼,古人就会用另外一种外形和它比较接近的动物来描述它。鱼一般长有羽和翼。用我们的话解释就是羽毛和翅膀。说明那个时代人们是用鸟来解释鱼类的,也就是说生活在《山海经》时代的人类认识鸟类要早于鱼类。换句话说,就是狩猎要遭遇渔猎。这已经为考古和历史所证明。
所谓翼是指像鸟类翅膀一样的可以煽动的东西,这是鱼的胸鳍和扁平状的尾巴。而羽则是指鱼类下垂的肚鳍和下垂的尾巴,它们很像公鸡的尾羽或者凤凰的尾羽(说明一点,凤凰在远古是实际存在的,见闻一多、何新等人的著述)。最典型的莫过我们今天看到的金鱼的长裙一般的尾巴了。
至于鱼会不会飞,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肯定是不会。但是古人的认识取决于古人对于“飞”的理解。《说文》“飞,鸟翥也”段注:飞举也。也就是说升出水面向前滑行也算是飞了。确实,鱼类跃出水面向前滑行,今天也只能用飞这个字来描述。何况古人。鱼类不会像鸟类一样长距离翱翔在空气中,但是鱼类也可以飞的。
我用这个例子想说明远古之人观察新的事物的时候看见的常常是表象,所以他们也常常用他们熟悉的另一种表象来描述未知事物。这种形式上的类比并不涉及对新事物本质上的了解。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也不可能深入了解那些自由的鱼类。这种对表象的观察,用类似的已经了解的形式去描述,是远古之人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山海经》中人们描述新的事物的最常用方法。例如在谈到猩猩的时候,描写它的行为叫“伏行人走”,你看是不是非常形象:低下身体像人一样地行走。描写草类植物的状态叫“其状如韭”,说草的外表就像野韭菜。上面引文中对一种不认识的大鱼,也用了“其状如牛”的描写。但是,这种描述只局限于这些动物植物和鱼类的外表。只是“其状”而不是其它本质的性状。这就是《易经》中所谓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吧。
用已知动物描述未知动物,用已知植物描述未知植物。这是远古人一种常用的也是非常科学的方法。他们将未知的知识和已知的知识紧密有机地相互连在一起。对知识之树的形成非常有效。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方法被用在了汉字的创造中,从几个基本的独体汉字,逐渐延伸出部首和合体字,最后由于声音符号的加入称为有机地汉字系统,这样的系统有自己的自生能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活力。所以说,汉字是不断生长着的活的文字。而表音符号的文字是死的文字,需要一个一个死记硬背才能掌握。如当一个新的事物产生时,它的名字叫electronic computer或者就叫computer时,谁也不知道它是个什么玩意儿,但是你的朋友告诉你:“这个东西叫电脑”,你立刻就猜出八九不离十了。而汉字创造的原理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大禹甚至更早时期就已经在熟练地使用了。真是了不起啊!
远古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之四:重在观察表象,用已知诠释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