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华德福教育师资培训心得(第三篇)

华德福小朋友和其他学校的一样,追、赶、跑、跳、碰,做尽了小朋友会做的事,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们很快乐,而且动静皆宜,上一秒挂在树上的小朋友,下一秒在教室里编织毛帽。

作者:蔡明萦老师(台湾) 配图:pinterest

第三篇:思考与实践

经过了两周的洗礼,无论是在课程上、文化上或是与人、事、物的相处上都有更深更广的体验,第三周我们分成五组到各个学校以及幼儿园实习,将这些看到的、感知道的延续下去,并且可以在一个真实的教育场域看到华德福理念如何充盈于学校之中。

第三篇包含两章,第一章是我在实习最后一天的反省杂记,统合了所有我在普通华德福小学的所见所闻,并且分项述说;第二章是从实习学校回来之后的分组讨论情形与个人观感。

第一章:实习于普通华德福小学

我在学校理的角色比较像是个观察员,虽甚少参与小朋友的活动,但与他们一起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普通华德福小学分为A区与B区,此两区个别有一~十二年级,每个年级有一个班,我待在B区的二年级班,以下就老师、学生、课程与环境四个面向来做进一步的分享。

老师即为校长——学校里没有校长,或者说每位老师都是校长,他们定期开会讨论教学情况与学校事务。中午休息时间还可看到老师聚在一起愉快地用餐,在老师与老师之间流动着相互扶持与互相砥砺的氛围。老师也会有责备学生的时候,而学校里的老师都有共通的特质「对事不对人」,情绪的转换快,责备的是违反规定的行为、是事情,而非对人的评断。老师们相当有耐心,尊重学生、陪伴学生,给予学生自由但也坚定个人的原则。

学生的自主、真实的学习——小朋友对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是有「自觉」的,同样的工作,较早完成的人就再多练习几次,手工艺课也是如此,学期开始时大家进度一致,尔后便因学习步伐不一,而可以自己去选择「我要完成什么」,学习历程是简单而真实的。华德福小朋友和其他学校的一样,追、赶、跑、跳、碰,做尽了小朋友会做的事,比较不一样的是他们很快乐,而且动静皆宜,上一秒挂在树上的小朋友,下一秒在教室里编织毛帽。我不会忘记在我即将离开学校的那天,他们牵着我的手,在我的身旁唱着英文童谣的快乐模样。

课程丰富、时间规划大不同——课程可分为三大部分:

  1. Part1(导师) Main Lesson(约100分钟,全班一同参与)
  2. Part2(科任老师) 团康(40分钟,18人)/优律斯美(40分钟,18人)Or手工艺(40分钟,18人)/音乐(40分钟,18人)
  3. Part3(科任老师) 英文课(40分钟,全班一同参与)Or 法文课(40分钟,全班一同参与)在课程中均有歌唱与活动,以Main Lesson为例,它包含了朗诵、问&答、吹木笛、reading & writing、story telling、晨圈(配合诗来进行围圈、跑跳)…等等,丰富多样,活动间的衔接顺畅,学生的专注力高,老师也适时地调整上课方式,例如音乐老师因病请假时,导师视学生当日状况改变原定计划,把原本要做的手工艺改为户外教学—莱因河畔走一遭(距学校仅5分钟的脚程)。课程的开始与结束,每位老师都会和小朋友握手,这是了解孩子状况的方式之一,诚挚的眼神、暖暖的关怀,透过手和手之间的温度,照见两个人的心灵。

环境自然、家的感觉——不同于在台湾看到的教室,这里可以看到柜子、竹篮、布偶、挂着优律斯美的袍子的衣架,木制的季节桌上可以看到当季的新鲜花朵绽放,没有计算机,没有影音设备,但却富含了像家一般的温馨。墙壁上淡淡的红与若隐若现的白均匀地相容,是很舒适的色调,孩子的画挂在墙上,和谐中又带着活泼的生命力。孩子玩耍的地方是草地、泥土地、树干、石板椅、树丛间的小径、孩子们亲手搭建的木制小屋,当然还有邻近的莱因河畔,自然的环境,孕育着纯真的性灵。

这一周来的见习经验令人印象深刻,也在这几个面向上有些思考与反省,老师的「身教」,给予学生自由但也坚定原则;学生的快乐神情,「自觉」当下的学习;课程的丰富,营造节奏性、多元的学习;自然的环境,陶冶真、善、美的性情。那和谐温馨的氛围令人难忘,那悠扬的歌声在心头缭绕。

第二章讨论与分享

到教育现场观摩,是一个验证所学的机会,大家从实习学校回来之后,一起分享经验,有的具共通性,有的是实务与理论不符,我记下了几个我们讨论的内容:

(一)级任老师管起秩序来比科任老师容易

(二)理论和实务有差距(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

  1. 「握手」仪式不是每个班级或年级都有
  2. 有个五年级班老师说故事的时候没有管秩序,并且看著书念故事
  3. 特殊教育的分班并不是上课提到的「分龄」的方式;没有特别着重在精神层面

(三)特殊教育学校的班级一天有四个老师,不像台湾有固定的导师。课程和普通班很像,只是进度较慢。

(四)很特别也很温馨的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某个班级,每个小朋友每天会轮流听到学校老师念一首属于他的诗;老师运用优律斯美让孩子学习字母,效果不错。

(五) 在情绪障碍与学习障碍的学校有隔离室(教室里附属的小房间),一开始听到会觉得隔离室像是一种惩罚的工具,然而分享的同学(泓哲)有另外的体认,与其说是隔离室不如说是准备室,因为学生在里头冷静一段时间、准备好了之后,会再回到班上上课。在我实习的普通华德福学校也有类似的方式,只是违反约定的孩子不是到隔离室,而是到隔壁班教室,不知道学校老师用这种方式的缘由,但我的确看到「冷静」的作用,毕竟换了一个情境,而班上的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班上对于突然从别班出现的小朋友没有太大的骚动,老师之间也很有默契地互相配合。

p.s.这样的隔离是否剥夺受教权?这问题引起了一番讨论,怎么用、何时用、在哪里用都是影响的因素。

(六)幼儿园有很多工作可以让小朋友和老师一同进行。通常一个故事会讲三个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勾勒出故事的图像,但是在实际的现场,不难看到有的小朋友分心了。

(七)在Main Lesson中,学习新的东西的时间不多,老师并不急着教孩子很多东西,很强调「等待」孩子,然而高年级的内容还是可以感觉到深度,很想知道如何在等待孩子的同时,又能这样兼顾能力的加深加广。

(八)孩子需要爱以及陪伴,「玩」对孩子来说很重要,陪着孩子玩也很重要。

藉由讨论与分享,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不同学校的状况,然后在理论与实务之间进行思考与验证。理论基础是重要的,没有理论基础就不会看到教育现场的问题,而我们认知到的理论与实务间的差距,需要更多的请教以及厘清。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