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你自己被卡在原生家庭裡,你也卡著原生家庭;你與原生家庭互相「卡卡」。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6年8月4日
不只是你自己被卡在原生家庭裡,你也卡著原生家庭;你與原生家庭互相「卡卡」。
會被卡,是因為家庭/家族是一個非常親密的群體,不太容許當中的個人性存在;如果不是為了讓人有意識地「獨立」、「自由」,家庭、社會與國家都沒有發生與存在的必要——家庭/家族、社會與國家都會強烈制約、壓抑「個人性」,要求「個人性」服從,「『個人性』的需求/渴求/吶喊」於是在這種結構制度中興起/升起。
「家庭/家族」是鍛鍊個體「自由」、「獨立」的基本箝制單位。當人三十五歲之後(第五個七年期),就要有完全獨立的準備,因為你已經全然完整,家庭/家族不能再當成你的藉口,因為整個家庭/家族已然在你之內,你已經不再負累、虧欠(著你的家庭/家族),你必須開始「個人化」你內在家庭/家族的影響與作用、「個人化」出你自己安排的家庭背景,從中走出你想要的命運。
〔補充說明:家庭/家族為你完全量身訂做,因為早在你投生的幾個世紀之前,你(的魔掌)就進入/伸入了家庭/家族系統,你在靈性層面左右著家族先祖無意識/潛意識中的擇偶與婚配(即使是媒妁之言),以期達到最能符合你目的的肉身/身成條件。你不僅選擇你的父母、你的家庭/家族,你也控制著你的父母、你的家庭/家族……所以,「你在出生之後必須受到父母、家庭/家族的控制/影響」也是非常自然的回饋——你們彼此在物質與靈性上交互控制。〕
原生家庭/家族塑造出你,但你也別忘了:原生家庭/家族也是你的塑造,彼此互不相欠。
要看清任何關係很簡單,就是以「第三者/旁觀者」或者「造物者」的全觀角度保持「不涉事的『超然』」:你看著關係,卻清楚知道自己(可以)不在關係裡。這樣的觀察會幫助你脫離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讓你可以看清楚,關係裡的家人和你,到底在玩些什麽。
當你對原生家庭/家族有著很深的情緒時,不要壓抑,知道那些情緒並沒有過去,仍在現在、現在仍在,否則不會困擾著你:好好看著情緒、承認情緒、接受情緒,好好讓情緒發洩、讓情緒有流動的能力;當然,會引發情緒,就是因為情境相同/類似,所以,冷靜地對所有當事者說出你內在真實的感覺,你不需要他們同情、諒解、補償……,但需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曾做出什麽,會那麽深地烙印著你、傷害著你……;而你自己也要看到:你為什麽接受他們烙印著你、傷害著你?你用這樣的烙印與傷害換取什麽?換取他們的養育?他們的關注?他們的愛?但千萬不要忘了:真正的愛中從來沒有傷害。
當你遇到再次的情境,能夠坦然笑看、甚至心如止水,就表示你真的走過了——情緒反應的高低可以讓你自我檢視自己是真的走過了,還是假裝自己已經走過……你騙得了自己,卻騙不過自己的情緒。
如果別人都不愛你,你還是可以愛著自己;如果別人都不肯定你,你還是可以肯定著自己——力量從來都在你自己身上,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去「在乎」(關係)、也可以選擇要不要(關係)「保留」或「失去」。
會原生、生長在那樣的家庭/家族,就要知道:那樣的家庭/家族提供了你這一世靈魂上所有學習的基礎,要心懷感恩;知道:不管那是不是你小我/低等我的想要,卻是你高等我的安排與想要,也是你的想要;只是為了成就這一世的你真正的自由,這些安排都預先在你的記憶中泯除……你安排著你自己、也安排著你的家庭/家族,要怪,就該怪你為自己出了這樣棘手的功課,但你也要看到你的安排是多麽看得起你自己、看得起你可以穿越與克服的勇氣與能力。
由你(正向地)去影響家人,而不是讓家人(負向地)影響著你,就是你對出生/原生家庭/家族的報恩,也是你進入家庭/家族的目的——正如家庭/家族是你的功課,你也是出給家庭/家族的功課——好好經營,就能好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