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華德福教室里的黑板畫之:八年級的精華

八年級完成後,孩子對人類以及宇宙應該有一副周全的大致圖景。最後一年應該不只是把所有之前的經驗帶到一個頂峰,而且應該使得兒童完全並有效地進入他們自己時代的生活中。

本文由HiWaldorf翻譯、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專題:華德福教室的黑板畫系列
譯者:韓萌萌

一個頂點和新的地平線

在中學的最後一年,八年級學生正走在理解他所處世界的人性的道路上。這是通過滋養他們靈魂的數年指導並為他們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他們從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意志力出發而行動來實現的。在這條路上,一個滿足了孩子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需求和心靈模式的課程大綱使得他們參與了進來。有了這種教育上的自由,課程大綱使他們擁有了邏輯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新能力,他們現在來到了下一段旅程——邁向成年——的門檻。在全世界的國家革命中,這些能力施展在人類自由的理想里,現在八年級學生學習了人類在其中的奮鬥。他們心中有一種需求或尋求新挑戰的強烈情感。他迫切感到教育過程的一部分不只是做一個既定計劃的接受者。這裡他願意出去冒險並尋求他能做到的以及他的極限是什麼。另一個內容豐富的學年結束時,他最終準備好進入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並歡迎快要到來的改變。

不對八年級課程大綱做一個概述,更合適的是概括下Marjorie Spock (1985年)的一個節選。在這裡,她對發展中的孩子的中學階段和這些終生構成經驗的頂點做出了一種準確的描述:

根據變形的施泰納原則,人類從八歲到二十一歲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顯著的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需要一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在第一個階段,一直到第二次出牙開始,世界是兒童的老師。他全身心地深入到他的環境里,通過模仿以及用敏銳而開放的感官來吸收印象。在這個年紀,指導孩子會被認為是自以為是的。為他提供人類世界真善美的印象就足夠了。除此以外,大自然本身會為他提供人類不能提供的照護。在幼兒園裡,和幾個簡單的玩具玩耍就能讓他得到無止盡的心滿意足。儘管他會問無數的問題,學到的答案如同空氣或頂多像一種安撫人的音樂一樣進入他的耳朵。他不想被教導。他太忙於學習歡迎打擾了,他那敏銳的感官感知到的比我們知道如何教給他的要多得多。

但是,隨著五六歲時發生的成熟,孩子開始從世界撤回到他自己存在的堡壘中。慢慢地,這個世界對他來說變成了一個謎語。現在他真得需要知識了。在這個時期,只要我們能夠像藝術家在畫作中有效地說出事實的話,我們就能好好地教導他們並把這個世界帶給他們。

童年的第二個階段與中學的八年階段大致對應。中學教育的任務是給處在成熟期第二個階段的孩子一種對人以及他們所住世界的理解,為他們提供豐富而溫暖的知識以便於使他們的心、意志力以及頭腦參與進來。這樣的理解是童年後期所有真實能力的基礎。在魯道夫•施泰納意義上受教育的孩子是真正實際並且具有藝術感的人類。

八年級完成後,孩子對人類以及宇宙應該有一副周全的大致圖景。最後一年應該不只是把所有之前的經驗帶到一個頂峰,而且應該使得兒童完全並有效地進入他們自己時代的生活中。(p.109)

Meteorology

氣象——新墨西哥州陶斯之上的風暴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