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觸覺上的第一印象都很重要,所以要給予孩子有生命、有溫度的自然物質(如:棉布、羊毛、木頭、石頭……),而不是無生命、無溫度的人造物質(如:塑料)。
本文由作者授權本站刊發,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作者:陳琪瑩
人,用著十二感官,與外在隱微地連繫著:先用十二感官,將事物外在性地拆解;再用十二感官重組,來參與事物內在性的生命。
所以,心思敏感,是拆解的能力強;缺乏安全感,是重組的能力弱——因此十二感官無法內在性地給出願意參與生命的意願。
十二感官當中最基本、最物質性的感覺就是「觸覺」,所以讓孩子在觸覺上產生好感、不去排斥,就奠定了孩子願意進入感官的基礎。
然而,「觸覺」也牽涉到最物質性的溫/濕度交換、同/反感交換……,這是為什麼觸覺需要格外保護的原因。
任何觸覺上的第一印象都很重要,所以要給予孩子有生命、有溫度的自然物質(如:棉布、羊毛、木頭、石頭……),而不是無生命、無溫度的人造物質(如:塑料)。觸覺上的第一印象會無意識地左右著孩子生活的質量與開展性。當孩子習慣於無生命的事物,就會對缺乏生命與溫度的環境習以為常,造成對環境的冷感與排斥。
所以對於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孩子,事物一定要漸進式地給、漸進式地引介,以柔化過的方式保護。例如:孩子跟太陽的全方位接觸,是在柔和的晨光里或微醺的餘暉中;把玩的石頭是圓弧狀的,沒有稜角或銳角;水是溫和的潑灑,而非強烈的衝擊;用味道沉穩的木頭,而非嗆鼻的花朵……
但孩子心思敏感的危險性在於:一直拆解,卻無法進入複合/統合,造成感官上的裂解。所以要以大量的溫度覺導引孩子願意去統整的意願:和孩子眼神的交流相當 重要,要用儘可能天真、無所欲求的眼神和孩子交流;不要在孩子探索時任意喝斥或阻止;鼓勵孩子跨出自己,那怕即使只是小小的一步;飲食方面,不要給予味道 太強烈的食物;此外,作息也不要排得太緊張、太滿,因為「留白」、「留空」也是一種觸覺上基本的尊重,至少你給予了孩子選擇距離(前進或後退)的可能性; 不要強迫孩子硬去接觸他討厭到會哭鬧的事物,尊重孩子想保護自己的本能與需求。
如果孩子需要打開,他自己自然會打開,我們要給出的,不是焦急,而是等待。當孩子內在的以太被健康地建構起來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在十二感官上重組起來的能力;因為是出於自己力量進行的重組,安全感也會起來,自信心也會起來。
給孩子能獨立完成事情的機會與能力,也給孩子自由探索的邊界;當孩子自己的力量出來,安全感就自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