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給家長的教養建議

菇蕈類因為懼光、依賴性重,並以腐質(死亡性)為養料,有違孩子正在發育的特性,不宜太早並太頻繁地給予孩子。

不給與孩子酒精性 、刺激性與容易成癮的飲料。碳酸性與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可以為孩子成長中感覺較沉重的身體帶來「上升」的假象,所以會吸引孩子飲用;要讓孩子知道那是藥性在作用,而且也會傷害並控制發展中的中樞神經。

除了餐前共同幫忙準備食物、布置餐桌外,餐畢也讓孩子參與清理,學習共同從用餐中退出。

III. 衣著:

盡量不穿著人工合成的衣料。自然的布料能喚醒孩子對不同衣料(棉、麻、毛等/厚薄/織法)的觸感與感情(對應到手工、畜牧、編織課等),並保持觸覺上的敏銳與細緻。

布料以胚布色或布原色為優先考慮;如有色染,以不傷身體為主。色調不要使用原色或太強烈的色彩,可以以第二或第三層色輪的混色為選擇。春夏著裝可以艷麗一點,因為對應到季節的開放;秋冬則以大地收斂色係為主。

六年級以上的孩子建議不要穿到全黑,全黑對應到靈性上的黑暗與不抱希望,會加強孩子內在消極、厭世的成份。

衣物洗滌與身體清潔宜避免人工化學合成的界面活性劑(產品中具有清潔〈cleansing detergency〉、起泡〈foaming〉、乳化〈emulsification〉、溶化〈solubilization〉等作用的效果增強劑,或凡成分表中前綴、字詞、或音節里有PEG及 -eth〈如: Sodium lauryl ether sulfate《SLES》、Sodium laureth sulfate《SLS》 〉及Polysorbate 60 & 80者,都證實含有1,4-Dioxane),因會嚴重影響孩子與環境的荷爾蒙。

IV. 起居:

孩子活動的環境布置盡量降低色彩明度、柔軟化,以給予孩子被包覆、呵護的感覺;讓環境與對象呈現一種和諧的秩序性,創造出寧和的空間感。

低年段孩子的生活空間中,稜角需要柔化,避免過分阻撓以太體的形成與流動。此外,因為孩子視線高度較矮,視像中的比例構成與成人感知的大不一樣,太寬敞、宏大的房間反而會帶給他們視覺與精神上的壓力。建議自然舒服就好,並且尊重孩子的意見。

孩子的活動空間盡量避免以石材裝潢: 所有礦石都具有放射性,但石材因為形成過程經過高度壓縮,才能形成有密度的紋理,放射性也因此會比一般岩石來得更強;持續釋出的礦化放射線,對處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是偏向死亡性的模仿(孩子的身體狀況會時時刻刻主動模仿環境,進行必要的更新與調整)。

簡化孩子活動空間的味道,特別是孩子所屬的房間,平靜孩子的杏仁體(大腦底部對「恐懼」反應的應急判斷中樞)。

降低音量對孩子的影響,以布料、地毯/壁毯或吸音材質減少環境中容易反射聲音的面積,來保護並單純化孩子的聽覺。

有空時帶孩子到戶外曬太陽、曬月亮。

睡眠可以幫助個人經驗內化,讓以太體進行身體上的建構與修復,並裁剪、修整神經系統。睡眠時不要點夜燈,讓身體適應自然的暗(光線會影響荷爾蒙的作用),調校內在的生理時鐘。充足的睡眠能鞏固自我體中「我存在/我是(I-being)」的感覺,讓孩子有彈性與韌性面對未知的事件或狀況。

中、低年級每日至少睡足九至十小時;高年段盡量九點之前就寢(以太體的工作主要在前半夜,星芒體的工作在後半夜),至少睡足十一到十二小時(這時期身體骨骼的快速建構與星芒體的成長需要比之前更長、更好的睡眠質量)。

睡眠方向以南北向為佳,因為人體的磁力線也對應著地磁線進行修復、校正的工作。床鋪四周盡量不要擺置電子類用品或設立插座,避免磁場干擾。

V. 休閑育樂:

多以藝術化、流動性的活動滋養孩子的以太體。

盡量多說故事給孩子聽,故事能幫助孩子由現在「有限」的點走向「無限」,增加生命的開闊性。

不要讓孩子的耳朵習慣廣播節目、音樂或故事光碟——錄製的音樂或故事版本質量再怎麼好,都只是機械複製化的經驗,會傷害孩子聽覺的敏銳度。人聲對孩子而言,比樂器演奏來得友善、自然,為了要真實重現原音,孩子必須學會真實聽到——孩子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確定自己的音準與口型,這是一種想像與紀律上的訓練;最好的音樂老師其實就是孩子自己。

建立沒有電視的環境。電視(節目或錄像光碟)引發的視覺過程是非自然與不正常的,一般正常的視覺運動會涉及肌肉的眨動變化,電視視覺中止或停滯了眼睛正常的眨動過程(眨眼有潤滑與保護眼睛的作用);一般正常的觀察牽涉到眼球各方位的運動、追蹤,電視視覺卻只局限在定點,孩子眼睛的活動範圍與靈活性會被制約成被動與狹窄。另外,為了傳輸效率,電視畫質與音質犧牲掉很多細緻的表現,加上運鏡及編輯效果,造成色彩與比例上與真實世界並不相符;立體也被壓縮成平面。觀看電視唯一動用到的只有視覺與聽覺,會讓其他感官閑置,彼此之間的協調功能不健全。電視畫面的大量出現與快速剪接,讓孩子難以處理與連結到自身經驗,造成片段而紊亂的思考過程(孩子要到十四歲之後,腦部的迴路才開始成熟到可以處理思考、真正學習思考),這也間接導致孩子身體上的不安與躁動。

中、低年段的孩子請避免遠距離的旅行(特別是搭飛機)。如果必須進行,則選用搭乘愈緩慢的交通工具愈好,並把距離切分成好幾段、旅行時間加長,一次移動的距離不要太長。孩子的以太體不夠成熟,與物質體的連接還不夠穩固,長程而快速的旅行會斷裂或破壞孩子以太體與物質體之間的自然連結,造成孩子昏沉、疲倦、容易生病。

以自然或手作的媒材讓孩子玩耍,玩具盡量讓孩子親自發想、親自動手做。

避免孩子從事有競賽感、具狂熱性、或太屬於高消費性質的運動。

容許孩子無所事事及自由玩耍。

VI. 教養:

以行為或行動教育孩子,而不是以言語。

不以「物質」為承諾來獎賞孩子,讓孩子由行動的滿足感中得到自然的獎賞。

不要拿孩子與班上的同學相互比較 ,比較是因為會恐懼自己所在的位置與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既然獨一無二,比較就沒有意義。

在十四歲思考能力發展未臻成熟前,不要提供孩子太多選項,紊亂孩子的神經系統。

VII. 醫療照護:

不隨意接受預防接種。疫苗是用經過刻意處理後減弱或缺乏活性的菌種,來引發接種者產生抗體,但身體的智慧會了解這並不是病菌真實的感染與入侵,當過量與密集的接種進入身體里,會造成生理機能的干擾與誤判,反而間接誘發孩子對外界的過敏。

孩子發燒時不靠退燒藥或人工干預措施來退燒。發燒為的是代謝掉基因上靈魂不想再承接的父系或母系元素,以完成更接近自己藍圖的身體範形,所以發燒是一種自然而健康的蛻變。

以自然、順勢的人智醫學療法處里孩子的病痛,喚醒孩子天生的自愈力。

教育對親子雙方都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今天我們有緣接觸華德福,也希望華德福能真實利益到我們及孩子。希望大家一同努力、配合,幫助華德福教育更深地落實。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