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父母親的許可權

父母親的許可權,就是去幫助孩子、準備孩子要出髮長成自己的力量,在最本然、無擾的狀態下--保護孩子的本心、本性,而不用父母的意志干涉。

作者:陳琪瑩  撰文:2014年12月14日

父、母親是因為孩子的出生,才開始進入學習與體驗父、母親的角色的;所以事實上,是孩子先當了父母的老師,父母隨後才成為孩子的老師的。

父母親的許可權,就是去幫助孩子、準備孩子要出髮長成自己的力量,在最本然、無擾的狀態下--保護孩子的本心、本性,而不用父母的意志干涉。

如果父母親事必躬親,孩子一舉一動都難逃法眼,這樣的親子關係顯然缺少了「互信互任」,只是「諜對諜」的攻防戰而已。既然是親子,何苦這樣艱辛地拉鋸?

成績,本質上都是「一次性」的,並不足以代表孩子真正的實力,老師出題上主觀的偏好、思維認知……孩子的身、心、靈狀況、家庭氣氛、考場環境(溫濕度、吵雜度、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乃至於位置左右他人的磁場與心境……)都影響著成績表現。如果孩子不肯交出成績單,很肯定的是孩子成績考差了,有自知之明,也預期著自己可能得到的懲處,所以乾脆隱而不報(這跟警局吃案同理)。父母要看到過去自己的反應與行為塑造出了今天的結果:孩子會藏成績單,就表示成績已經過不了孩子自己這一關了,孩子對自己有感覺、有良心/道德的量尺在,才會覺得羞恥,怕父母知情、傷心或憤怒;會下這樣的決定,孩子覺得這是他範圍內可做到的「保護到自己,也保護到父母」,這是孩子式的幼稚與體貼。如果父母對於成績真的有「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豁達和胸襟,孩子應該也不會對「坦白成績」如此懼怕。

討厭念書,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書本的內容與編排太枯燥、沉重,不容易讓孩子感興趣。如果讀書只是為了考試,或者教師只做敘事性的呆板陳述,這樣死亡性的事實,如何勾得起孩子活潑的興趣? 孩子本能上有趨向「活性」的動力,如何把知識的「死亡性」轉變成為「活性」是老師的責任。與其指責孩子不讀書,不如慶幸孩子天生的敏感,還有區辨生命質量中「死活」的能力。

當孩子被塞進一大堆大人自以為是的知識之後,孩子根本消化不了,索性不去消化--「消化」需要處理的都是「異於自己」的東西,「異於自己」,對自己來說就是「毒」,當自己沒辦法解「毒」,還硬要吞那麼多「毒」做什麼? 又不是想不開。如果每天都要面對這樣重複性的枯燥與乏味,還不如做白日夢來得實際、多采多姿。

生活無目的,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生命以及成人世界生活的反彈。當孩子周圍的大人給他的是生命上的「無奈」、「無助」與「不得不」,孩子自然沒有動力去進入世界、進入生命。所以現在的「無目的」也是為著之後更大的目的: 「無目的」是一種對現況的察覺與不滿,因為不知如何因應,乾脆「無目的」--但這是一種生命的沉澱、回應與整理,要尊重到孩子的「無目的」,卻也要同時給出家長生命上的「有目的」,這樣才能啟發、帶動孩子前進。

父母會用身質的上一層來帶領孩子身質的下一層,所以父母要用自我體來帶動孩子的星芒體;父親自我體的示範尤其重要,因為孩子要投生,就是要向父親的自我體學習與看齊,父親要顯露出對自己工作與責任的幹勁與熱情,即使在家庭場域里,而不是「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

這樣狀態的孩子,至少對生命上的覺知還是健康的,沒有被體制扼殺。想想你自己小時候想逃離(某些)課本的心情,就能同理孩子的困境;也想想你自己小時候若做錯了事,會希望父母怎樣對待你。用那樣的方式支持、疼惜自己的孩子,也順便同時支持、疼惜小時候的你自己。這應該是孩子回報你最好的禮物:幫你回頭去看小時候的自己、修復你自己。

如果孩子面對課程出現困難,就與孩子坦承地討論,一起想辦法解決--陪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而不是罵了罵就算,把問題丟給孩子一個人處理--父母親星芒體如果穩定,不動輒發飆失守,孩子的以太體也會穩定、平順,父母親的情緒其實決定了孩子體內荷爾蒙的分泌與濃度。父母的溫感要流向孩子、接納孩子、支持孩子,孩子的物質體才會有想健康建構自己的慾望。父母的物質體要健康、正常,孩子所處的環境才會穩當。

父母其實大大左右著孩子的開展,父母自不自知而已。所以不要小覷自己的影響力,要對自己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有更深刻的意識與覺知,時時提醒自己「典範」的角色。這就是父母親的許可權所在、負荷所在。既然當了父母,就勇敢承接這份唯有父母才體會得出的滋味吧!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