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記得的重要一點是,沒有公式可循,我們還處在不斷觀察以及不斷加深幼兒知識(通過持續的學習)的階段。我們的觀察能夠幫助我們形成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有意識的去創造適合兒童個體需求的照料方式。
本文由HiWaldorf組織翻譯、首發,如需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作者: 克麗絲汀·克里斯琴森 翻譯:車前子
原載:《Gateways》
背景資料
作者:來自丹麥的根本哈根,已經有19年與幼兒園裡三歲以下幼兒工作的經驗。2000年開始,她和一位同事創辦了一個托幼班,每天開放時間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
Gateways:是北美華德福幼兒教育協會(官網)的通訊,是一本提供給那些跟孩子們在華德福幼兒教育環境一起工作的人士的專業雜誌。通訊每年發行兩期,分別為秋季和春季。
在我們為三歲以下的孩子成立托班時,無論是在面向一到六歲兒童的幼兒園,或者是在一個獨立的托班,其中一個誤區是,借鑒幼兒園的生活模式,直接照搬到3歲以下的托班裡。需要記得的重要一點是,沒有公式可循,我們還處在不斷觀察以及不斷加深幼兒知識(通過持續的學習)的階段。我們的觀察能夠幫助我們形成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有意識的去創造適合兒童個體需求的照料方式。
當考慮是否要把晨圈和故事融合在日常節奏中時,我會先開始觀察以下兩種關係,孩子相對大人是怎樣活動的,以及大人相對孩子是怎樣活動的。比如,一歲的孩子活動的時候,不會離開大人多遠。當大人在洗衣、熨燙、擦窗戶的時候,孩子就在附近——在大人的腳邊玩耍,爬著離開或走開,然後再回來。她「圍繞」著大人,向外部世界走去,然後再回來。而且,如果孩子走得太遠,大人會跟近,這樣他們再一次「連接」。(把這與6歲孩子在允許地帶的外圍玩耍,常常離開大人視線相比。)兩歲的孩子會做更遠一些的冒險,而且會從沙坑的另一邊望過去,通過視線與大人連接,而,三歲的孩子會在花園的另一邊呼喚「看我呀」。
這種一對一的接觸是成長的基石,特別是在生命的頭幾年,雖然我們照顧的是集體生活中的孩子, 對這一點有意識是很重要的,比如,當我們考慮一個班的規模的時候。年幼的孩子通常會單獨圍繞著大人活動——所以,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注意不要強求孩子們圍成傳統的唱歌的圓圈形式,而是要轉換形式。在哪裡能夠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圈?
對於我們,這是在早晨九點鐘,家長剛剛離開的時候。我們在衣帽間集合,為去花園活動做好準備。在我們穿好戶外服以後,當我們還坐在地板上的時候,我們會唱問候早上好的歌曲。然後我們唱兩到三首與當時的季節和節慶相對應的手指謠,然後以「來吧,讓我們去花園」這首歌作為結束。通常,我們這種小聚的時間都不會超過10分鐘,大部分時候都更短些。
歌曲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們進餐之前,幫助孩子們躺下睡午覺之前,以及在一天中以一些隨意的方式: 當一個孩子換尿布的時候,或者坐在我的膝蓋上「騎木馬…」的時候。這些傳統的韻文和歌曲會滋養孩子和成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孩子對自我的感覺。
基於相同的原因,講故事在孩子過三歲的時候才比較合適。
安排孩子成群圍著自己來講故事,成人與孩子之間就產生了距離,有時設置一個有娃娃的故事桌,會在身體層面把自己與孩子們分開。這會打擾孩子與成人之間在一起時日常的關係流動,在那樣的時刻,成人應當專註在每日生活里諸如烘焙、晾曬、打掃花園小路的這樣家務事中,而孩子就在她的近旁玩耍和探索著世界。
我們班裡有圖畫書。有時候,將近三歲的賽爾瑪,通常最後一個睡午覺的孩子,會在沙發上挨著我坐並「閱讀」一本書。我們一起看圖畫,分享。花園裡來回的身體活動轉化成了兩人間的對話,塞爾瑪指著一個狗或者小貓問這個叫什麼名字。在托幼班裡,珍惜與每個孩子一對一相處的時刻,不刻意去營造集體圓圈的形式,是很重要的。
之後,當孩子三歲的時候,巨大的變化開始發生。曾經那個在外在表象和內在喻意上都握住成人的手的孩子,在此時,可以伸出他的另一隻手來握住站在他旁邊的孩子的手,融入並成為歌曲圓圈的一部分。雖然他已經表達「我」有好幾個月了,這是孩子的「中心感」的進一步標誌,因為只有當我們把一些東西整合在我們自身當中時,我們才能在形式上表達它。「圍著」大人轉的那段時期,跑圓圈和繞著物體(樹、餐桌)跑的遊戲——所有這些活動和其它很多活動滋養了孩子的自我感覺。 隨之而來的是對其他人的感覺,以及邁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