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美國是個「大熔爐」。整個世界成了一個文化和種族的大熔爐。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地方,那裡沒有多樣文化的聚集。這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和問題。民間精神何在?他們是否旅行,他們是否互相同化?比如說,北美的民間精神是什麼?人真的會投胎轉世嗎?如果這是真的,正如斯坦納所言,我們的前世也許曾經生活於其他的種族和文化。也許這是我們今生不斷學習共同生存的一部分?當然了,我們無法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前世,但也許會在靈魂深處有所意識。我們從不同的故事中體味不同的文化,體味故事來源的那個地區的文化。我們是否在進一步地感知他人的情感,以求感同身受?我們開始品味別的文化,很快感覺其實並不是別的文化,而是越來越像我們自身的文化。
我們稱之為童話故事的,其實是精神世界的真理。童話故事運用語言智慧,穿著多姿多彩的外衣,和我們人類的心靈交談,刻畫我們個人的心靈成長。精神世界的真理,或神聖智慧(索菲亞)通過民間精神化身為地球文明。這是個普遍的真理,通過不同的語言文化被表現出來。沒有一種文化可以壟斷真理。也許你可以說某個地區的語言(比如英語)在講童話故事時,聽起來更美,但是也許我們要更加努力去吸取其他語言的智慧,通過美妙的翻譯。
每聽到一個故事,你都會想這個故事適合孩子嗎?故事必須適合孩子的年齡。故事裡主人公的任務有多難?壞人有多壞?這個故事是真的嗎?特別是,講故事的人和故事有怎樣的淵源?首先故事裡的畫面要讓我們自己覺得很舒服,就像是我們生活的場景一樣。
我們還需要看看童話故事,傳說,神話故事的區別。童話故事講人類的心靈成長,主人公代表著我們基本人性的方方面面。傳說呢,誇張點說,會將人類的人性挖掘到極致。神話故事講人類的發展,世界萬物由何而來。童話故事最適合幼兒的意識水平。
我們必須經常問自己,「孩子的夢幻意識呢?」孩子正在發展的意識水平是我們衡量故事是否適合孩子的標準。低幼期的幼兒正處在逐漸喚醒期,從夢幻意識到自我意識。這是一個逐步的化身,從孩子的生物體開始,在家人中,在家中,在一個特定的地點。孩子逐漸覺醒,意識到自我,七歲左右開始上學,我們開始引導孩子認知世界,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幼兒首先是個人,只是逐漸地被文化環境塑造。你可以說-幼兒首先化身為一個人,然後成為一個世界公民。隨著幼兒意識水平的發展,在父母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會恰如其分地拓寬。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身體,他們的家,後花園,鄰居,這一切一切就是他們的王國。
幼兒活在自己的夢想世界裡,幼兒園老師通過言傳身教指導他們。我們的目的不是喚醒孩子,而是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支持他們逐漸地自我覺醒。所以,我們不是直接傳授孩子抽象的知識。比如,開始講故事前,如果我說:「這是玫瑰公主的故事,這個故事來自於德國的格林童話。」這樣的開場白很抽象,等於無情地過早喚醒孩子。讓故事本身呈現必要的信息,這更有利於幼兒每日變化中的生活。在我們講述多元文化故事時,比如,非洲,亞洲,德國,北美,南美等等,故事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只不過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孩子們不需要這些信息,他們只需要故事本身滋養他們的生命。幼兒園的孩子不需要抽象的知識,能夠觸動他們的小小的心靈就可以了。我們可以通過包含視覺元素的偶戲來講故事,當然,問題馬上就出現了,主人公該是什麼顏色的臉,什麼顏色的身體等等。這個問題也許毫無意義,如果故事本身說明了小木偶有紅的,藍的或紫色的臉。不同顏色的臉代表了不同的精神面貌。是的,故事的重點是心靈的成長,而非物質身體的成長。
也許老國王,老王后是紫色的臉,著金裝。傻瓜,笨蛋會是紅色或金色的。這樣的話,作為觀眾的父母或孩子可以想像他們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著裝,他們想表達什麼。
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以。故事開始了……
哎呀呀,我居然沒有耐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