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天生是由做中學習。生來好探險,好操作工具,好建造物品,也好歡樂。」
作者:周妙妃 出處:《琉璃光養生世界》2012年2月 配圖:pinterest
前文提到了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消耗地球資源太多太快,所以造成了全球性的問題,包括地球暖化、森林減少、水質土壤惡化、物種消夫、糧食供需不均等等,背後其實是盲目追求虛幻的經濟成長與進步所帶來的人心惡化。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無法支持我們繼續下去。有心人要開始學習永續自足的正確觀念,落實在生活上,勿以善小而不為。
永續自足的生活,可分三個面向考慮:地球能源、資材、人力。日常生活要以這三個資源,而非僅用金錢成本數字,為考慮。
如前文舉例:
地球能源方面,有效運用太陽能和木材比使用電力和瓦斯來得永續自主。現今的國際貿易,將本地可以生產的農漁牧作物遠從世界另一端送來的供應方式,是消耗地球能源的最大殺手。它將破壞森林、土地、水源、物種、和我們的健康。
資材方面,減少建造工廠、道路、都市、車輛,及減少消費,都可以減少地球資材和能源的消耗。
人力方面。永續自足的生活,並不是要開倒車回到過去沒水沒電的原始生活,而是要由現在往前走。內在是時時審查日常生活對地球資材和能源的每一筆「消費」,養成以地球資源(而非金錢)為成本的思考習慣。外在是運用我們比以前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尋求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
舉例來說:住家太熱,裝冷氣機是不得己的,因為一台泠氣機背後隱藏著工廠、石油、車輛、電力等地球資源。所以,為了讓住家較舒適涼爽,可以進一步上網查永續自主的居家信息,或跟學校、社團學習綠建築的知識。進一步運用對氣候、風力、建築、植栽的新知和過去老祖宗的智慧,在屋頂做棚架種爬藤植物防哂,西邊種植物並加上窗帘擋住西晒;在南和北邊把窗戶加大,並在底樓和頂樓開通風口造成煙囪效應,增加風的流動。減少泠氣機的使用,甚至可以不裝,改用較省電的電風扇就夠了。
所以永續自足的生活方式可說是積極因應未來的方法,是一種不同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種不同的生活習慣。
以金錢為成本的考慮方式,讓我們的食物充斥了殺蟲劑、塑化劑、瘦肉精等污染的威脅。享受天然風味和營養的食物竟然如此不可得、我們只在這些不必要的添加物含量多少上面妥協。
現今食物有許多安全的問題,實在跟經濟學上所謂「成本」的考慮大有關係。大型的經濟貿易僅注意貨幣數字的高低,,所以一方面要賣出更多的商品,一方面又要壓低開銷成本。為了「要馬兒肥」,所以要在短期內不顧一切的製造出可以銷售的美麗商品,所以使用殺蟲劑或有害添加物;另一方面「又要馬兒不吃草」,所以降低食材的質量,漠視農人和勞工的付出,又爭取政府的獎助。
目前的經貿方式不但把食物當作商品,也把人物化了。僱用的人是「成本」,消費的人是「獲利」。至於永續自足的未來所考慮的環境破壞恐怕不在這些企業的收支報表上。我們的三餐是可以安全營養又永續自足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種菜,與人交換分享,加上選用鄰近鄉鎮生產的其它產品。食材不但當季新鮮,也不消耗儲藏、運輸等資源,何不試試改變自己的生活呢?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讓孩子從小就有永續自足生活的正確觀念,學習生產食物,了解地球資源的來源與去處,珍惜物資,懂得循環再利用,養成關心環境、自我負責、照顧他人的好習慣。
◎從校園農耕中培養永續的生活習慣
美國的哲學和教育家John Dewey 說過,孩童天生是由做中學習。生來好探險,好操作工具,好建造物品,也好歡樂。
父母和老師帶孩子們學珠算、學鋼琴,也可帶他們播種、施肥、採收和烹飪。教他們在房孵豆芽、教他們在窗檯、在屋頂種菜種果,帶他們採收烹煮食用。童年的記憶會影響一個人終生,他們會知道食物的來源,會辨認安全的食物。長大後,如果他們從事農藝就是農夫、園藝家和營養師;有些可能成為藝術家,筆下一定充滿自然界繽紛多彩的植物與動物;或者有些看到農耕受到氣候影響,成為觀察天文氣象的科學家;也或者有些看到植物在不同土地的生長情形而成為改良土壤的專家,或者復育森林的工作者。如果不是從事相關職業,也知道敬畏自然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