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走在另類教育的路上

我們選擇體制外的學校,不是因為害怕課業壓力,是因為我對我的孩子有更高的期待。世界何其大,對於有旺盛求知慾的年輕人值得追求的事物千千萬萬,考上好學校只是人生階段性的目標之一,不需要將之無限上綱成中學六年的唯一目標,以致壓縮人生自我成長與生活追求的其他所有面向。看看台灣現在國中生的每一天,你覺得那是一個青春少年或少女該有的生活質量嗎? 那些對知識沒有好奇,對生活沒有感覺,對生命沒有熱情的青少年,真是令我感到害怕。

我相信我的孩子在這些理念學校,透過良好的師生關係與正確的教學環境,可以進一步發展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並培養足夠的學習能力,我希望他們永遠對生命有一股熱情,對世界有一份好奇,熱衷學習,同時有一顆美麗而富正義感的心,能夠關懷別人。

四 弟弟的華德福教育

我們家弟弟從三歲就讀華德福幼兒園。今年要上小學,在我們確定讀體制外理念學校,而且也不搬離台北等條件下,我們考慮種籽或華德福共學團體。暑假時弟弟有去種籽試讀五天,第五天由校長老師們介紹種籽,我也有一些朋友的孩子就讀種籽,但這次就讀經驗的確讓我更明白華德福與台灣其他理念學校的差異。

相對於其他教育理論的世俗性格,華德福非常重視孩子身心靈的健康與自由,強調意志、情感、思考的平衡發展與靈性的力量,我覺得這是它最獨特的地方,也最不容易為外人所理解。基本上,華德福的世界觀就很不一樣,我們的主流價值是將整個宇宙、整個大自然視為人類要加以利用的客體,甚至連人本身也都被物質化、工具化,強調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只功利地強調理性和知性的開發,而忽略人作為一個整體,身心靈各方面的平衡。可是在華德福的眼裡,人與宇宙大自然同為一個整體,人與他所屬其中的世界是有連繫的,有情感歸屬的。所以人與世界萬物的存在,除了這個物質環境,彼此間還有精神的存有。

華德福教育的創始者施泰納對孩童的發展有所謂七年發展圖像,0-7歲主要透過身體活動來發展意志力,7-14歲是透過心靈感知的經驗來發展情感能力,14-21歲則是透過之前的情感基礎來發展理性思考能力。他認為人的學習方式不是只有透過理性思維,除了身體操作以外,還有心靈感受的力量。孩童在各個人生階段中漸進發展出不同的能力來理解這個世界與自我。可是我們的社會價值觀都傾向讓孩子提早學習理性思維,在孩子能力還不足的時候,不斷對孩子說教,要孩子討論與思考,反而讓這個時候要發展的意志力與情感力都受到了傷害。

台灣體制外的理念學校已經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當年成立之初,台灣剛解嚴不久,整個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之時,為了翻轉以往填鴨教育的威權與壓抑,他們都特彆強調孩童的自主發展與思考判斷能力,孩子很有主見,個個稜角分明。可是自從這幾年我接觸華德福之後,當我觀察這些理念學校時,我特別在意他們的孩子是否有一顆溫暖的心? 我並不希望我的孩子只是那種思考清楚,言詞犀利,可是內心卻很冷漠的人。我的想法是,雖然這些理念學校的老師都很溫暖,也很重視孩子心中要有別人,可是如何讓孩子心中要有別人呢? 除了老師做為典範外,這些學校的方式是「討論」,「不斷的討論」。可是華德福在這個階段的情感教育,不是靠言詞討論,不是用理性思辯,而是用圖像式的心靈感受,用整個課程設計教育環境來滋養孩子內在的靈性力量。透過大人典範、透過故事、透過藝術活動、透過接觸大自然等等,整個教育環境都在滋養孩子對人、對大自然有一顆溫暖、謙卑、與感恩的心,這種情感的力量會向上發展為思考的力量,也會向下撐起意志力的行動。說個淺白的例子,假設他以後是個學者,因著他對自然對人群的關懷,會支撐他深入研究的熱情,而他所研究的內容會是與這個世界有連繫的,甚至化為實際改善這世界的行動,不會光只是在研究室發表一些對這個世界完全沒有意義的報告。

我曾經和一位在學術圈的朋友聊天,她的孩子也就讀體制外理念學校,我提到「謙卑感恩的心」,她的反應是,孩子小的時候,她不會要求他有禮貌,因為等孩子長大自然就都會跟人打招呼。但其實我所謂的「謙卑感恩的心」與他所理解的「禮貌」,這兩者絕對是不一樣的心靈層次。可是,對很多習於用理性思維的朋友而言,假如他又沒有宗教信仰的話,他們很難真正體會什麼是內在靈性的力量,什麼是面對生命時謙卑而感恩的心靈感受,但這股力量卻是與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世界的態度息息相關。

我當初帶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單純是因為他們重視藝術與自然,就像一位華德福藝術老師Christopher Guifoil所說的:「好美,你看到就會愛上。」可是,三年多下來我深深感受到那種因為規律的簡單生活、美好的藝術活動與接近自然山林,所滋養出來的靈性力量--那種如同溫暖的燭光,對人心靈的滋養,不僅給孩子,也給我自己內心一股穩定的力量。在這惶惶人世,那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容與篤定。

五 結語

人生何其廣闊,可是孩子留在我們身邊的期間卻如此短暫,在這短暫的期間里,但願我能給孩子足夠的養分,讓他們把根扎深,將來長成枝葉繁茂的大樹時,才有足夠的勇氣與力量,挺住風雨;才有真誠的溫柔與關懷,分享綠蔭;才有清楚明白的方向,迎接陽光。


【投稿須知】想要投稿?想要發布招生、招聘、培訓及工作坊信息請進

You Might Also Like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