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从“一”开始的语文(一)

为什么一开始重点画竖直线,是因为竖直线对应人体的脊柱。我思索着中国最简单的文字是“一”,它是变化最少的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写法一样,却又是最常用的字。为什么西方人重视竖线,而我们中国人却用横线?

本系列写成于:2010年  配图:仓颉画

在华德福学校,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通常上的第一节课是形线画(Form Drawing),老师教学生们画一条竖线。从一个简单的故事,或事物中,引发学生对竖直线的关注,先在地上练习走竖线,再用手在空间画竖线,然后在黑板或桌子上比划,最后才用笔在纸上画出来。

形线画是华德福教育的特色,作为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由鲁道夫斯坦纳首创。他指出,形线画对孩子们的激励有很多方面,所以影响非常深远。它可以帮助孩子自然地进入几何领域;也可以帮助孩子领悟艺术;对创造性的工作有所帮助;还可以使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变得健康。学生在积极地创造和构建形状时,他们也是在构建自己。同时,他也是在创作相对应的事物。

斯坦纳强调形线画与写字和几何之间的关联。“他建议在一年级时就教孩子们画各种线条:直线、曲线、角、螺旋线、钝角、锐角等。这种训练可以使手变得灵巧起来。这类图画训练应该早于书写教育。”(《Form Drawing》 Hans Rudolf Niederhauser and Margaref Frohlich 著 侯清译电子版)

为什么一开始重点画竖直线,是因为竖直线对应人体的脊柱。我思索着中国最简单的文字是“一”,它是变化最少的汉字,从甲骨文至今写法一样,却又是最常用的字。为什么西方人重视竖线,而我们中国人却用横线?罗马字母是用竖线I,II,III表示1、2、3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I是一根手指,II是二根手指,容易想象的是古人最早利用手指来计数。而我们中国古人从哪里得到启示,要用横线来表示1?

在中国的文化里,一字的地位举足轻重,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是万物的开端,混沌的宇宙,二指天和地,三指天、地、人。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一,唯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礼记礼运》中说:“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一”在中国文化里是个核心字,第一节课我们教学生练习写“一”,未尝不可。它既是汉字也是数字,也是最基本的笔画。

在备课会上,我和听众分享了对“一”的看法,当大家一起读完老子和许慎关于“一”的说法,一位听众说:“我知道为什么古人用横线来写一了,一生二,一把天地划分开来。”这个想法太奇妙了,有可能古人认为天地原来是合一的、不分的,而“一”象征把天地上下分开来了。

后来我听说有“一画开天”的词语,上网查了一下,【汉语大詞典】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  宋陆游《读易》诗。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祇一画,即可见一之意也……此即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  清王筠《说文释例》卷一。

对于中国的学生,我们可以先学画横线,再学习竖线、斜线、曲线,还可以用横线、竖线、斜线、曲线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比如八卦就是不同的横线组合的,太极图是曲线组合的。把美术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浸润到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遗产。

一画开天

2010年8月30日至9月3日 共5天

第一天:

斯坦纳说:“儿童认为自己是一个形象(Image),他们也希望一切的事物都以形象表现,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见到学生们多么需要老师们能运用想象力,能有艺术的气质,如此老师才能以一种真正「活跃」的心灵与学生们相见。”由于儿童的这个特点,华德福小学一定是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引入要讲述的内容。而传奇、童话与神话故事,“它们是以想象性的图形表达了高层次的真理”。经由老师,“这些童话、传奇与神话再度有了灵魂与生命。当你在诉说这些故事时,你的一字一句散发着你对这些故事的虔诚、相信之心,便将真理带入了儿童的心,真理便在你与儿童之间交流。”要让学生学习“一”,可以先讲一个故事。根据故事中的情景,学生临摹老师的画,或自己创造。

如果我们的古人是从天地万物的划分来发明横写的“一”字,是否可以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好像一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盘古在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睡着觉,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看到四周一片漆黑,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哗啦。震耳欲聋,大鸡蛋突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害怕天和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站在它们之间,他随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子也变得长极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就这样,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撑天柱地的辛苦工作。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和地都稳固了,不会重新会合起来,这时盘古才放下心,但他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盘古临死的时候,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星,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诞生了。(参考网上资料和《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 )


【投稿须知】想要投稿?想要发布招生、招聘、培训及工作坊信息请进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回复